Workflow
超级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库存周期未来或被AI彻底消除!洪灏与拉斯·特维德高能对话,深谈超智能、商业周期与捕获价值的机会……
聪明投资者· 2025-09-17 16:13
对投资者而言,更具现实意义的讨论,是关于周期与价值捕获的视角。特维德指出,库存周期可能在 AI的实 时预测下 最终消弭 ,但资本开支周期与房地产周期仍会存在,只是节奏会更密集、更快速。 他强调,理解经济未来,不能只看数据,更要观察三件事:技术演化路径、创新集群以及价值捕获机制。 两年前,聪明投资者曾经专访过的 拉斯 ·特维德(Lars Tvede) ,昨晚跟洪灏有一场对话。这位因为《逃 不开的经济周期》等书在业内知名度超高的高产作家,又带来了自己的新作品。 (点击阅读: 聪投访谈|对话拉斯·特维德:市场就像人和狗在散步,创新永不停止,即使是在衰退的时 候…… ) 在资本与技术加速交织的年代,我们 确实很 需要新的坐标去理解世界。 拉斯 ·特维德的最新著作《超智能与未来》( Hyper Intelligence ),正是从 "宇宙叙事"的高度出发,追 问智能演化的方向。 而在与洪灏的这场对谈中,这种宏观视角与现实经济的脉络相互交织,构成了 有点烧脑的 思想碰撞。 特维德认为,智能的发展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宇宙演化的一部分。 AI 正在逼近一个 "创新者阶段",具备自 我管理与自主演化的可能性。一旦跨越这个门槛,人 ...
AI产业迎新纪元,万亿级投资风暴来袭!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07:57
当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千行百业,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及其联接基金所承载的,早已不止于指数的波动,而是在同步一个时代的科技自 强与资本红利。 9月11日,阿尔巴尼亚总理埃迪·拉马宣布任命人工智能"迪埃拉"担任公共采购部长,人类政治史翻开了前所未有的篇章。这不是科幻剧本,而是 现实政治中的一幕——全球首个非人类、无实体的数字部长正式登上国家治理的舞台。 (原标题:AI产业迎新纪元,万亿级投资风暴来袭!) 几乎在同一时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All-In》播客中预言:五年之内,人工智能的总体智慧将逼近甚至超越全人类智力之和。技术奇 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逼近现实。 如果说阿尔巴尼亚的任命是AI突破权力边界的先声,马斯克的预判是技术演进的未来预警,那么,我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则是大国对AI时代的"战略定调"。这一中国首次以顶层设计形式出台的纲领性文件,将人工智能从产业 热点直接跃升为国家战略,完成了从单点突破到全局融合的历史性跨越。 从有没有、强不强,到用不用、怎么用——中国正在回答的,已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文明如何与AI共生的未来 ...
AI产业迎新纪元,万亿级投资风暴来袭!
券商中国· 2025-09-17 07:38
全球AI产业趋势 - 人工智能总体智慧预计五年内逼近甚至超越全人类智力之和 [2] - 全球算力竞赛烈度空前 科技巨头以空前速度迭代模型 GPT系列 Gemini Llama持续突破 [4] - AI竞赛从技术单点突破走向生态全面对抗 美国主导算法与芯片 中国强推应用自主 欧洲寻求监管 中东资本入场 [7] - AI产业告别广撒网式发展 迈入深度专业化新阶段 聚焦场景落地与生态构建 [7] 中国AI产业发展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首次以顶层设计形式将AI列为国家战略 [2]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未来五年以32.1%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2029年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 [9] - 2023年专利申请受理数达556.2万件 PCT专利全球占比跃升至25.5% 2024年底有效发明专利475.6万件 [13]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28.8% 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8.6%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77% [13] - AI服务器渗透率12% 液冷散热渗透率11% 工业软件渗透率20% AI Agent渗透率7% AIPC渗透率19% AI手机渗透率13% [14]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国产大模型DeepSeek性能比肩国际顶级模型 成本仅为同类二十分之一 [10] - 模型迭代频率从年压缩至月甚至周 创新速度逼近临界点 [11] - DeepSeekV3.1发布 以UE8M0 FP8 Scale超高参数精度重新定义国产AI性能天花板 [12] - 国产AI软硬件协同迈进新阶段 向芯-模-用一体化全生态闭环迈出关键一步 [12] 投资机会与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年内上涨近58% 近一年涨幅达167.46% [3] - 指数成份股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1110.84亿元 2027年有望增至1644.37亿元 [17]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二级市场5个月涨幅近57% [17]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年内累计上涨超80% [18] 指数产品特点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半导体权重高达47.81% 精准卡位国产AI算力自主化核心环节 [15] - 指数精选30只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 覆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关键环节 [16] - 前十大权重股占比71% 高度聚焦产业龙头 半导体占比47.81% IT服务15% 软件开发16.87% [16] - 20%涨跌幅机制与中小盘弹性 高研发投入与技术壁垒 政策红利发展机遇 [16]
后AGI时代,当99%的人类价值归零,资本主义是否会幸存?
36氪· 2025-09-12 15:29
AI技术发展现状 - OpenAI、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预测AGI将在未来几年内突破 黄仁勋断言AGI将在5年内实现 [1] - AI学术界普遍担忧社会尚未为AGI时代做好准备 政府、产业及社会缺乏系统性准备框架 [1] - 国内讨论多聚焦AI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 但缺乏对后AI时代社会运转机制的深度思考 [1] 技术对社会的基础性影响 - 技术通过改变族群分布和物理世界交互方式 从底层重塑政治社会生态 [6] - 传统政治研究长期忽视技术变量 18-19世纪前思想家未经历工业革命洗礼 [7] - 凡勃伦首次提出机器塑造人类世界观 工业革命使中产阶级思维理性化 [8] AI时代核心原理 - 涌现法则揭示智能产生规律:模型规模足够大时智能自然涌现 底层逻辑与人类智能一致 [11] - 人类当量概念量化智慧产出:AI每秒处理100万token 成本仅1元 效率为人类5倍 [11] - AI已通过图灵测试且达博士智能水平 可替代99%人类工作 因博士学历人口不足1% [12] 技术替代路径与经济影响 - AI替代过程从简单智力活动开始:客服、自动驾驶优先 管理流程、法律文书次之 [24] - 工作流(workflow)配合度是替代关键 当前AI与人类工作流程尚未完全融合 [13][14] - 咨询行业案例显示:AI可替代初级研究员工作 专业人士凭核心洞察(insight)保持不可替代性 [15][16] 经济结构变革 - AI具通缩特性:缩短产业链 整体减少就业岗位 与蒸汽机革命创造就业形成反差 [19] - 经济学家验证:计算机时代TFP未显著增长 自动化替代效应大于新岗位创造 [21] - ATM机案例显示技术替代分两阶段:先替代银行职员 后降低服务成本扩张就业 [22] 资源分配与货币体系 - 算力或成未来稀缺资源 可能催生锚定算力的新货币体系 [26][30] - 物质丰富但分配不均:1%人群控制算力资源 99%人群可能成为"无用阶级" [27] - 资本主义持续存在:货币和暴力仍是严肃需求信号 算力稀缺性维持交换体系 [29][30] 就业与社会保障 - UBI(全民基本收入)可实现基本物质保障 历史有类似实践案例 [35] - UBJ(普遍基本工作)提供价值认同 通过公共基金创造本地就业岗位 [35] - 推荐算法可实现去中心化分配 通过细分需求市场支撑小众供应生存 [36] 人机交互与情感替代 - AI情感替代效率极高:情绪价值供给成本低 且无冲突风险 [37] - 人类将适应无实体交互:深度对话70%通过对话框实现时 实体存在必要性下降 [40] - 年轻一代将自然接受AI恋爱关系 如同当前世代适应网络社交模式 [41] 算力集中与治理模式 - 算力集中于头部公司 1%精英由资源占有者和能力突出者共同构成 [42] - 算法治理具无偏私特性:根据用户行为反馈调整规则 实现"you deserve it"状态 [44] - 信息茧房本质是用户自主选择结果 多平台竞争将优化算法推荐精度 [46] 超级智能与文明契约 - 对齐问题本质是低级智能约束高级智能 技术持续突破将使超级智能必然出现 [49] - 文明契约基于时间序列:超级智能1.0对待人类的方式将成为2.0对待1.0的参考 [52] - 资源非竞争性:AI占据银河系级空间 与人类资源需求不对等 降低直接冲突概率 [56]
23岁“神童”被OpenAI扫地出门后,募集15亿美元专投AI,半年收益率47%
新浪财经· 2025-09-07 17:23
今年上半年,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约6%(包含发放的股息在内),PivotalPath公司数据显示,同期美 国主要科技对冲基金平均收益率约为7%。也就是说,一个23岁小伙单独操盘的基金收益率,接近华尔 街"老手"们的7倍。 据报道,近日,23岁的德国小伙利奥波德·阿申布伦纳在美国旧金山创立的Situational Awareness基金取 得了惊人的收益率。据一名内部知情人士透露,该基金目前掌管着超过15亿美元的资金,今年前两个季 度的资产收益率高达47%。 阿申布伦纳个人官网照片 ▲ 阿申布伦纳被誉为"神童"。他2002年出生于德国,曾就读于柏林当地的约翰·肯尼迪学校,这是一所用 德英双语进行教学的精英学校。2021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作为毕业生优秀代表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 业,当时只有19岁。由于学业优异,他曾被邀请为牛津大学的全球优先事项倡议进行研究,并与牛津大 学的菲利普·特拉梅尔合作撰写工作论文。 阿申布伦纳于2023年加入OpenAI,参与名为"超级对齐"的项目,该项目主要研究未来潜在的超级智能 如何与人类价值观保持一致。当时的OpenAI首席科学家苏茨克维尔正是该项目的领头人,阿申布伦纳 与苏茨 ...
从重金挖角OpenAI/谷歌到招聘急刹车:Meta MSL主要人员梳理,半数华人+75%博士成主力
36氪· 2025-09-05 15:38
核心观点 - Meta在2025年8月中旬突然暂停人工智能部门招聘并出现员工离职潮 此前公司以高额薪酬和签约奖金大规模引进AI人才 但组织重组、管理问题和文化冲突导致内部动荡 同时高昂的人才成本引发市场对投资回报的担忧[1][2][31] 人才引进策略 - 2025年6月以近150亿美元收购Scale AI 49%非投票股权 并将创始人Alexandr Wang纳入Meta领导超级智能团队[2] - 通过九位数美金签约奖金和高达1亿美元总薪酬方案 从OpenAI、DeepMind等头部企业挖角关键人才[2] - 截至7月19日 MSL团队44名员工中40%来自OpenAI 20%来自DeepMind 15%来自Scale AI 75%拥有博士学位 70%为研究人员[10] - 从竞争对手挖角超过50名员工 包括OpenAI超20人、谷歌至少13人、Scale AI至少6人[30] 组织架构调整 - AI部门重组为四个独立小组:TBD实验室(由Alexandr Wang领导 专注超级智能研发)、AI Products & Applied Research(由Nat Friedman领导 负责产品化)、MSL Infra(由Aparna Ramani领导 负责基础设施)、FAIR(由Yann LeCun领导 专注基础研究)[32][33] - 重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研发效率 充分发挥前期数十亿美元人才投资的效用[33] 管理层变动 - Alexandr Wang(28岁)担任MSL负责人 但缺乏AI背景引发内部质疑 要求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等向其汇报[6][9] - 高层团队包括Nat Friedman(前GitHub CEO)、Daniel Gross(前Y Combinator合伙人)、Yann LeCun(FAIR创始人)、Joel Pobar(编译器专家)和Mat Velloso(前DeepMind产品高管)[12][13][14][19][21] 人员流失问题 - MSL成立不到两个月至少有9名员工离职 包括前Scale AI高管Ruben Mayer和前OpenAI研究员AviVerma[34] - 至少3名研究员重返OpenAI 例如Rishabh Agarwal在加入5个月后离职[3] - 老员工因资源被新团队挤压和待遇不平衡离职 例如在职9年的Chaya Nayak和10年的Loredana Crisan[35] 内部管理与文化冲突 - 新员工对Meta官僚主义和未兑现的算力承诺感到失望[35] - Scale AI提供的数据被内部评价为"质量欠佳" 其众包模式与行业高技能专家模式存在分歧[36] - 频繁组织调整导致工作不稳定 有员工反映经理多次更换[35] 战略与财务压力 - 摩根士丹利警告高昂股权薪酬可能稀释股东回购能力和资本回报[31] - MIT报告显示95%生成式AI项目未能快速实现收益 加剧市场对投资泡沫担忧[31] - Meta AI助手用户活跃度仅占月活用户10%左右 高层考虑采用Google Gemini或OpenAI模型作为权宜之计[38]
Meta斥资百亿美元建设人工智能项目基地
财富FORTUNE· 2025-09-03 21:03
Meta Hyperion数据中心项目概况 - Meta在路易斯安那州里奇兰教区建设全球最大数据中心Hyperion 总投资100亿美元 占地面积超400万平方英尺(约37.2万平方米)[2] - 项目规划算力能耗达2吉瓦 可能扩展至5吉瓦 相当于400万户家庭总用电量[3] - 园区包含9栋建筑 服务器集群将支持人工智能训练及开源大型语言模型开发[2][3] 能源需求与供应方案 - 区域公用事业公司安特吉将新建三座燃气涡轮机 总装机容量2.3吉瓦 为数十年来首次扩建[6] - 数据中心耗电量达新奥尔良市用电量的两倍 预计占全美总用电量12%[5][11] - Meta承诺建设1.5吉瓦太阳能和电池储能设施 并承担32亿美元燃气发电厂前15年电力成本[12] 行业竞争与投资规模 - 亚马逊/谷歌/微软2025年各自计划投入750-10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10] - Meta2024年数据中心预算约700亿美元 较2023年280亿美元大幅增长 2026年预计继续大幅增加[10] - OpenAI星门计划获1000亿美元前期投资 规划5000亿美元数据中心园区 需新建超100座燃气发电厂[11] 地区经济与政策影响 - 项目获路易斯安那州销售税豁免 预计带动当地工业发展[19] - 州监管机构提前两个月批准安特吉建设计划 被视为全国性测试案例[6][7] - 路易斯安那州新法案将天然气纳入"绿色能源"定义范畴[15] 基础设施挑战与争议 - 项目使安特吉在路易斯安那州能源需求增加30% 遭石油公司联盟反对[8] - 全球燃气涡轮机制造能力短缺 未来五年产品基本售罄[15] - 美国电网需求过去15年稳定后 2023年增长3% 创本世纪第五高增幅[11] 行业发展趋势 - 美国现有约3800个数据中心 弗吉尼亚州集中500座形成"数据中心走廊"[9] - 未来五年预计46吉瓦燃气发电装机容量投入使用 新建规模增长20%[11] - 开发者优先考虑电力土地价格/电网连接性/税收优惠等因素 项目向乡村地区扩散[18][19]
扎克伯格为何一边裁员一边开出亿元薪酬?
虎嗅APP· 2025-09-03 18:29
以下文章来源于每日天使 ,作者每日天使 黑底白字,简洁排版——这不像Facebook CEO的风格,更像AI研究员的个人网站。他甚至没有在自 家社交平台上分享,而是直接向那些可能拒绝他的顶尖AI人才示好:看,我也懂你们的语言。 在这份备忘录中,扎克伯格提出了Meta的AI愿景——让每个人拥有专属的AI助手,帮助实现目标、 创造理想世界、体验任何冒险。他将此包装为与OpenAI的差异化路线: 反对让AI把人类变成"领救 济金的"被自动化群体,而是强调AI的个人化服务属性。 从哈佛宿舍里诞生的Facebook到市值万亿的Meta帝国,扎克伯格用了20年时间将一个校园社交网站 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集团。从"连接世界"到"元宇宙"再到"个人超级智能",这位40岁的科技巨 头每一次战略转向都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投入和组织变革。 每日天使 . 纪录科创时代闪耀群星人物 与国家时代命运共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改变世界,创造财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每日天使 ,嘉宾:MG·西格勒(MG Siegler,科技评论员,《Spyglass》创 始人,前TechCrunch资深编辑)、亚历克斯·坎特罗维茨(Alex Kantrow ...
扎克伯格为何一边裁员一边开出亿元薪酬?
虎嗅· 2025-09-03 15:16
扎克伯格备忘录分析 - 扎克伯格发布"个人超级智能"战略备忘录 采用黑底白字排版模仿AI研究员风格 旨在吸引顶尖AI人才 [2][3][12] - 备忘录提出Meta的AI愿景是让每个人拥有专属AI助手 强调个人化服务属性 与OpenAI的自动化路线形成差异化 [3][15][16] - 备忘录本质是招聘宣言 展示Meta拥有大规模基础设施和资源 向AI人才传递合作信号 [3][25][27] AI行业竞争格局 - 科技巨头通过股权投资控制主要AI初创公司 微软持有OpenAI约33%股份 谷歌和亚马逊合计持有Anthropic超36%股份 [76][77][78] - 英伟达持有OpenAI、XAI、Mistral、Perplexity、Cohere、ScaleAI等公司股份 形成广泛产业布局 [74] - 所有公司都在训练相同的大型语言模型 技术路线实质相同 术语差异仅是营销包装 [5][69][70] 人才市场分化 - AI顶尖研究员获得亿元级别薪酬合同 普通员工却面临大规模裁员 行业出现极端分化 [7][91][92] - 微软在投入750亿美元AI基础设施的同时裁员15000人 体现资源向顶尖人才倾斜的策略 [93][105][106] - 企业通过裁员向华尔街展示财务审慎 同时推动AI技术全面融入业务体系 [93][96][97] 社交生态演变 - 社交互联网从朋友动态转向"为你推荐"动态 用户更多消费内容而非朋友互动 [28][29] - AI朋友可能取代真实人类社交 提供无限制交互服务 但可能加剧社会孤独感和封闭性 [30][34][37] - Meta拥有数十亿用户的社交平台优势 可基于个性化服务历史推进AI助手战略 [26][43] 战略方向调整 - Meta经历多次战略转向 从加密私密通信到加密货币Libra项目 最终聚焦AI领域 [44][45][46] - 公司通过广告基础设施支撑多元尝试 在保持核心业务同时探索新技术突破点 [50][53][54] - 战略摇摆反映大公司在技术浪潮中的焦虑和机会主义特征 [8][41][42] 术语定义争议 - 行业存在术语通胀现象 从AI到AGI再到超级智能 概念不断升级但缺乏明确定义 [11][58][59] - 微软因合同限制不能从事AGI研发 转而发展"超级智能"变体 体现术语的策略性运用 [61][63][66] - 扎克伯格提出"个人超级智能"概念 本质仍是大型语言模型训练 未有技术突破 [68][69][71] AI应用影响 - AI写作工具可处理邮件等繁琐任务 但可能削弱人类独立思考和观点形成能力 [108][112][115] - 写作过程本身具有组织思想的价值 创意性写作难以被完全替代 [108][112][114] - 学生使用AI工具完成作业现象普遍 需要建立使用边界和教育规范 [114][116][118]
刚刚,Ilya一个神秘动作,OpenAI全员狂欢:AGI来了
36氪· 2025-08-31 01:45
Ilya Sutskever个人动态引发的行业猜测 - Ilya Sutskever更换X个人头像及背景封面 从休闲风格变为正装形象 背景图更换为土星图片[1][5][8] - 土星背景被解读为多重象征意义 包括涌现秩序、对齐与护栏、时间与审慎、格局与谦卑、几何与效率 与深度学习及超级智能概念高度契合[10] - Ilya Sutskever关注列表仅保留三个账户:SSI、OpenAI和Dachshund Community[11] OpenAI内部AGI突破传闻 - OpenAI多名研究员公开发声宣称"感受AGI" 包括高级活动经理Kay Sorin、应用AI研究员Shyamal Hitesh Anadkat及研究员Bill Chen[17][18][19] - 爆料人称OpenAI在AGI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采用"电子游戏法"训练出超人水平AI智能体 并将其能力泛化至数学等领域[22][23] - 行业推测突破可能涉及游戏训练数据迁移至其他领域的技术突破 或是应对谷歌Nano-banana竞争的市场营销行为[24] SSI公司动态与行业影响 - SSI公司主页背景由白底变为黑底 目前尚未推出任何产品但已获得巨额融资[13] - 行业对SSI是否已实现超级智能产生广泛猜测 引发全网对超级智能发展状态的讨论[3][16] - OpenAI与SSI的动态同时引发关注 显示人工智能行业竞争加剧 头部机构可能在AGI技术路径上取得关键进展[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