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限时进食
icon
搜索文档
华中科技大学揭示低碳水结合限时饮食的持续减重机制:肠道菌群或成关键突破口
GLP1减重宝典· 2025-10-13 21:09
内分泌早知道 . 深度分享内分泌用药经验、病例剖析、指南专业解读并紧跟国内外内分泌领域前沿进展,「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以下文章来源于内分泌早知道 ,作者关注内分泌的 全球肥胖问题持续加剧,中国超重及肥胖人群已突破6.1亿大关。在众多体重管理策略中,膳食干预作为生活方式调整的核心手段,低 碳水化合物饮食与限时进食模式因其显著效果备受科研界关注。 Ce ll Re p orts Me di c i ne最新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刘刚教授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为期12周的严格膳食干预试验,首次证实 即使在相同热量限制(减少25%)条件下,健康型低碳水膳食联合限时饮食仍能产生显著的额外减重效益 ,并揭示其对肠道微生物组 的深远影响。 这项创新性研究采用标准化供餐模式,发现干预结束后虽然出现预期中的体重回升现象,但健康型低碳水膳食的减脂效果具有显著持续 性, 在干预终止28周后仍能维持 。更值得关注的是,研究团队通过先进机器学习技术,成功鉴定出与减重效果高度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组合,并据此 开发出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预测模型 (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保护,专利号CN202411331 775.7)。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不 ...
掌握饮食节奏,轻松享“瘦”!Science重大发现:顺应脂肪生物钟助力高效减肥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7 13:13
肥胖与代谢研究 -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肥胖率不断上升,减肥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和医学研究重要议题 [6] - 肥胖根本原因是营养过剩环境下能量摄入与消耗失衡 [7] - 紊乱的生物钟和不合理进餐时间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 [7] 限时进食(TRF)机制研究 - 非活跃期进食的小鼠体重增长显著高于活跃期进食组,差异源于能量消耗减少 [9] - 活跃期进食能增强脂肪组织中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促进能量消耗 [11] - 脂肪组织昼夜节律紊乱会降低产热相关蛋白UCP1和时钟基因BMAL1表达 [13] 脂肪组织产热调控 - 缺失ZFP423基因的小鼠产热能力增强,ZFP516蛋白表达上升 [15] - 脂肪产热增加可通过EBF2、PRDM16等基因通路抑制非活跃期体重增长 [15] - 代谢组学分析显示脂肪昼夜节律受基因和转录动态调控 [17] 减重方法应用 - 科学减肥需使进食时间与脂肪组织工作节奏同步,避免能量过剩 [18] - 白天生物钟活跃时正常进食,晚上减少进食可优化代谢效率 [19] - 《柳叶刀》子刊显示68%患者通过减重手术实现体重减半 [26] 学术平台定位 - Obesity World定位为同步国际肥胖代谢研究进展的学术桥梁 [2][29] - 平台聚焦医学减重临床与教研领域的前沿科学转化 [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