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

搜索文档
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效果可持续4年以上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9 12:59
司美格鲁肽长期疗效研究 - SELECT试验验证了Wegovy在肥胖/体重管理和心血管益处方面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肥胖/超重患者连续四年注射司美格鲁肽后平均减重约10%且体重减轻持续65周未见反弹 [2] - SELECT试验招募了来自41个国家的17,604名患者 是史上最长的临床试验 旨在评估司美格鲁肽与安慰剂对体重减轻、安全性和持久性的影响 [5] - 研究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大于27且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成年人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减少了20% 尽管纳入的患者没有糖尿病 [6] 试验设计 - 论文证实了所有亚组在4年内体重减轻 超过55%的司美格鲁肽患者不再被认定为肥胖症 该数据集增加了司美格鲁肽的证据 人群中有75%是男性 [7] - 研究包括来自41个国家的17,604人 没有减肥指导 患者接受了针对其心血管风险的标准护理 试验中监测了所有中风、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 [9] - 研究主要终点是59个月内首次发生综合终点的时间 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非致命性中风 次要终点包括与心血管指标相关的测量 [10] Wegovy的疗效 - 每周服用2.4毫克Wegovy共208周 体重减轻5%或以上、10%或以上、15%或以上、20%或以上和25%或以上的人数分别为67.8%、44.2%、22.9%、11%和4.9% 而安慰剂分别为21.3%、6.9%、1.7%、0.6%和0.1% [11] - 第104周时 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患者中约有52.4%的BMI有所改善 而安慰剂组为15.7% 约有12%的患者BMI低于25 kg/m 而安慰剂组仅为1.2% [11] - Wegovy组体重平均减轻10.2% 安慰剂组减轻1.5% Wegovy组腰围减少7.7厘米 安慰剂组减少1.3厘米 Wegovy组腰围身高比减少6.9% 安慰剂组减少1.0% [13] Wegovy的副作用 - 司美格鲁肽组16.6%的患者因不良事件而停药 安慰剂组为8.2% 司美格鲁肽组和安慰剂组分别约有33.4%和36.4%的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 [14] - 研究发现司美格鲁肽与SAE较低有关 这些SAE由心血管疾病或感染引起 BMI等级对SAE没有影响 BMI等级较低的人停药率确实较高 [14][16] - 研究人员将启动SELECT Life试验 该试验将长期跟踪SELECT试验中参加试验的患者 SELECT Life将是一项采用调查方法的观察性研究 [16]
减重≠减脂,使用司美格鲁肽等GLP-1药物时不要一味的节食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4 08:56
减肥与减脂的区别 - 减肥指整体体重减少 包括脂肪 肌肉和水分的流失 而减脂聚焦于减少脂肪含量和降低体脂率 是更科学健康的减重方式 [2] - 单纯减肥可能导致肌肉流失 降低基础代谢率和免疫力 身体易反弹 减脂注重保留或增加肌肉含量 延缓反弹并使身体线条紧致 [2] 身体成分与科学减脂 - 身体成分分为"瘦体重"和"脂肪总重" 普通体重秤无法反映脂肪减少情况 男性体脂率应保持15%~18% 女性为25%~28% [4] - 体重基数大群体优先减重 体重基数小群体应以减脂为主 科学减脂需通过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充足睡眠和积极心态等多维度干预 [4] 饮食控制与减脂 - 节食可能优先消耗肌肉而非脂肪 肌肉减少会降低脂肪代谢效率 男性每日热量摄入应控制在1750-1950大卡 不宜低于1200大卡 [6] - 饮食控制核心是"吃得对"而非"吃得少" 每公斤体重摄入不少于1克蛋白质 热量缺口控制在消耗热量的15%以内(300-500大卡) [6] 健康膳食模式 - 地中海饮食以蔬菜水果 鱼类 五谷杂粮 豆类和橄榄油为主 与体重改善 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风险下降相关 [8] - 江南饮食特点是食材种类丰富 蔬菜水果摄入量大 白肉多于红肉 油盐摄入少 烹饪方式清淡 有利于控制体重和降低慢性病风险 [10] 奶制品与营养素配比 - 奶及奶制品提供优质蛋白质和膳食钙 每天推荐摄入300~500g液态奶或等量奶制品 对超重 肥胖和慢性病有潜在改善作用 [11] - 改变三大供能营养素配比(低碳水 低脂肪 高蛋白)有短期减重效果 但长期效果不明显 极低热量饮食短期可减重2%~15% [12] 生酮饮食与进食时间 - 生酮饮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10% 脂肪和蛋白质供能比3∶1~4∶1 可抑制脂肪生成和积累 短期减重效果显著但长期安全性不明 [13] - 不吃早餐和夜间饮食与体重增加有关 不吃早餐会增加饥饿感和胰岛素抵抗 吃早餐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和胰岛素敏感性 [14] 进食速度与膳食补充剂 - 进食速度过快与肥胖有关 降低进食速度可减少热量摄入和饥饿感 增加饱腹感 建议每餐进食时间>20分钟 [15] - 天然膳食补充剂如肉碱 白芸豆提取物等减重效果缺乏足够证据 建议谨慎使用 [16] GLP-1药物 - 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诺和盈)获中国NMPA批准上市 是全球首个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GLP-1RA周制剂 [17] - 诺和盈可实现平均17%(约16.8kg)的体重降幅 并为患者带来超越减重的多重健康获益 安全性得到广泛验证 [18]
夏季想减肥的朋友 快上车
央视新闻· 2025-07-09 09:16
减肥期间饮食建议 - 早餐坚持吃有助于保证人体所需的钙、矿物质和维生素,提供足够氨基酸帮助消化 [3] - 多吃深色叶子菜可促进肠胃蠕动,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且低糖健康 [4] - 用五谷杂粮代替精细主食可补充多种营养并减少热量摄入,其粗纤维促进消化 [5] - 减少盐分摄入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提升排毒效率并促进新陈代谢 [6][7] - 用白肉替代红肉更适合减肥人群,白肉脂肪含量低且蛋白质含量高 [9] - 控制糖分和油脂摄入是关键,糖和油属于高热量物质,过量摄入易导致热量堆积 [9] 运动减脂方法 - 早上11时前运动减肥效果更明显且更易坚持,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跳绳等适合减脂 [13] - 游泳能减轻关节压力并调动全身肌群 [14] - 中速跳绳30分钟消耗约300千卡,快速跳绳30分钟消耗约480千卡 [14] - 骑行是周期性有氧运动,建议每周3次、每次1小时左右,可燃烧更多脂肪并塑造肌肉 [14] - 力量训练如器械练习、俯卧撑等可提高肌肉力量、增加肌肉体积并促进骨健康 [16] - 利用碎片时间运动如爬楼梯、步行等可积少成多增加热量消耗 [18] 生活习惯对减肥的影响 - 每天保证7至8小时睡眠很重要,睡眠不足会扰乱激素平衡导致食欲大增 [19] - 每天至少饮用1.5至2升水,远离含糖饮料和酒精这些"隐形热量炸弹" [21] - 焦虑和压力会引发暴饮暴食,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有助于减肥 [22] 减肥雷区 - 极端节食会让身体进入"节能模式",代谢率下降且体重易反弹 [24] - 单一饮食如只吃水果或代餐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引发脱发、皮肤变差等问题 [25] - 部分减肥药可能含有违禁成分,盲目服用或引发心悸、腹泻等副作用 [26]
中国人为何越减越胖,减肥一生却陷入“越减越重”困局?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5 17:51
肥胖现状与定义 - 国际上衡量胖瘦最常用标准是BMI指数 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BMI在18.5-23.9为正常 超过24为超重 28以上为肥胖 30及以上为中重度肥胖[4] - 2016年《柳叶刀》数据显示全球肥胖人数首次超过体重偏轻人群 中国肥胖总人数跃居全球第一 超过美国[5][11] - 中国成年人肥胖率已超过50% 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率接近20%[5] 肥胖成因分析 - 40%-70%肥胖与遗传因素有关 包括基因遗传和生活方式"传承"[11] - 现代社会食物供应充足但体力消耗减少 "多吃少动"成为主因[11] - 社会环境变化如外卖便利 汽车普及导致活动量减少[11] - 生理心理因素如夜宵综合征和情绪性进食[12] - 中国肥胖呈现地域差异 北方比南方胖 西北比东部更易发胖 女性重度肥胖比例高于男性[14] 肥胖健康风险 - 腰围过快增长需警惕腹型肥胖 男性超过90厘米 女性超过85厘米即属腹型肥胖[15] - 肥胖直接或间接诱发200多种疾病 与17种癌症密切相关[15] - 脂肪堆积导致冠心病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胰岛素抵抗引发糖尿病[17] - 脂肪在口咽部引发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膝关节造成骨关节炎 在肝脏形成脂肪肝[17] 科学减重方法 - 医学减重理念将肥胖作为疾病 通过筛查 评估 诊断 治疗和监测等流程进行科学管理[20] - 改变生活方式是减重基础 需从四点入手:保证充足睡眠 每天称体重 保持规律作息 减少盐油糖摄入[21][22] - "吃动平衡"是核心理念 饮食控制占80%作用 运动占20%[23] - 主食选择应多吃杂豆 全谷物 薯类等粗粮 提供持久饱腹感[25] - 推荐高纤维 高蛋白食物如生菜 西兰花 鸡蛋 富含钾的"排水食物"如菠菜 冬瓜[26] - 应远离添加糖和精制糖 代糖饮料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和食欲[27] 减重实践建议 - 饥饿分为胃肠型饥饿和心理性饥饿 需对症处理[29] - 运动建议每次30-40分钟有氧加20分钟力量训练 可拆分进行[32] - 减重需长期坚持 防止反弹 应梳理不健康习惯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33]
跳绳也玩黑科技!智能计数,每天抡起来,越来越轻盈~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8 11:40
产品功能与优势 - 智能电子计数两用跳绳具备有绳和无绳双模式,有绳模式采用280cm±5的PVC跳绳,无绳模式采用负重球设计,可自由切换[17][24] - 无绳模式配备内含铁块的负重球,增强运动负荷,锻炼核心肌群并加快卡路里消耗[26][27] - 有绳模式保留传统跳绳乐趣,配合音乐节奏提升运动体验[31] 技术创新 - 采用双霍尔磁场传感器和智能芯片实现精准计数,确保每次跳跃都被记录[35] - 手柄内置精钢轴承实现360°顺畅旋转,避免卡壳[42] - 高清智能显示屏实时同步显示跳绳次数、消耗卡路里、公里数等数据[39] 用户体验 - 手柄设计采用防滑纹理,提升握持稳定性[37] - 跳绳长度可调节至2.8米,适配儿童、青少年及健身人士[41] - 无绳模式适合室内使用,避免噪音干扰[29] 运动效果 - 跳绳10分钟可消耗114千卡热量,燃脂效率相当于游泳40分钟或跑步30分钟[11][33] - 长期坚持跳绳可降低体脂率,增强身体协调性并促进血液循环[50][52] - 全身性运动能同步锻炼上肢、下肢、腰部和臀部[50] 市场反馈与促销 - 产品因高颜值和黑科技设计获得用户好评[49] - 当前促销价59元/根(原价89元/根),限时抢购[56]
瘦身经验帖背后,是精心算计的“减肥托”
北京青年报· 2025-06-24 09:12
行业现状 - 社交媒体上存在大量伪装成"瘦身经验分享"的商业推广内容,商家通过多个小号自导自演制造虚假测评,诱导消费者购买高价减肥产品 [1] - 商家利用"既想瘦又怕累"的普遍心理,将"躺瘦"包装成可实现目标,并刻意模糊科学减肥规律,使用"分解脂肪"等伪科学话术 [1] - 营销手法形成完整套路:用完美案例激发欲望、用"反弹警告"制造焦虑、以"专属方案"提供虚假安全感 [1] 产品风险 - 宣称"纯植物提取"的减肥产品实际可能含有西布曲明、酚酞等违禁成分,这些成分会导致代谢紊乱、肠道损伤甚至心脏疾病 [2] - 产品副作用具有滞后性,消费者出现健康问题后往往面临商家失联、维权无门的困境 [2] 行业影响 - 虚假经验帖导致"七天速成"等伪科学观念盛行,削弱公众对科学减脂的信任,扭曲健康管理方向 [2] - 形成以"减肥托"为核心的灰色产业链,包括受雇水军和虚假博主,暴露出平台监管失察、软文界定模糊等监管漏洞 [2] 监管建议 - 需要建立穿透式审查机制,对减肥类内容实施标签化管理 [3] - 建议将"种草笔记"纳入广告监管范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3] - 需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推广科学减脂理念,增加规范体重管理服务供给 [3]
减肥焦虑的年轻人,困在热量数值里
虎嗅· 2025-06-22 07:30
社交媒体减肥风潮 - 计算卡路里成为社交媒体流行趋势 用户通过APP严格监控每日摄入量在2000大卡以内以实现热量缺口 [1][9][10] - 食物被简化为数据标签 社交平台涌现"100大卡食物测评"等量化内容 [11] - 0卡0糖概念催生商业机会 元气森林凭借该概念营收从2018年2亿元飙升至2021年70亿元 三年增长近35倍 [14][15] 卡路里理论的局限性 - 卡路里测量方法基于实验室燃烧原理 与人体实际吸收存在差异 个体肠道菌群差异导致吸收率不同 [19][20][21] - 食物热效应差异显著 蛋白质消化消耗能量达30%-40% 远高于碳水化合物的5%-6% [24] - 极端量化易引发心理问题 研究显示卡路里追踪者暴食症风险增加 案例显示用户因严格计算陷入抑郁 [25][26][28] 营养结构对减脂的影响 - 斯坦福大学研究证明低脂/低碳饮食更有效 600名受试者未刻意控制卡路里仍年均减重12磅 [6][31][32] - 激素调节比热量控制关键 2017年研究显示长期卡路里限制会刺激食欲激素 导致减重停滞 [30][35] - 专家推荐原始饮食结构 蛋白质30% 碳水化合物40% 脂肪30%的配比更利于健康减重 [36] 行业商业机会 - 0热量食品需求激增 气泡水行业将"0卡0糖0脂"作为核心卖点 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强烈 [14] - 健康饮食教育市场潜力显现 研究显示22节营养课程即可帮助用户建立科学饮食习惯 [31]
轻食代餐受追捧,真能实现减肥梦?专家提醒需谨慎
央视网· 2025-06-20 17:05
代餐食品行业现状 - 市面上轻食及代餐食品品类繁多,消费者主要购买目的是减脂减重 [1] - 常见代餐形式包括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代餐粥等 [5] 代餐食品的科学依据 - 中国营养学会指出代餐作为能量平衡的一餐可有效降低体重和体脂,是营养素补充和减少能量摄入的方式 [3] - 代餐减重需满足限定条件,并非适用于所有人,肝肾功能异常者可能出现健康风险 [3] 代餐食品潜在问题 - 部分代餐产品通过抑制神经中枢、刺激肠道等非健康方式实现减肥效果,可能造成腹泻、肠道功能紊乱或肝肾损害 [5] - 长期用"果蔬+代餐"替代正餐可能导致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缺乏,引发脱发、月经不调等问题 [5] 科学减重建议 - 科学减重关键在于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仅靠代餐并不科学 [5] - 使用代餐需专业医师或营养师设计营养方案,配合饮食生活方式调整才能保证持续减重效果 [5] 轻食产品市场风险 - 轻食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存在食材清洗不净、营养成分标注模糊等问题 [7] - 部分商家使用低质量食材和添加剂以降低成本 [7] - 长期食用单一轻食可能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影响人体代谢功能 [7]
平均减重22.8公斤!医学专家是如何评价替尔泊肽的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1 11:01
Mounjaro的减肥效果与机制 - Mounjaro最初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现成为对抗肥胖的有效工具,通过模仿天然激素调节血糖和食欲 [2] - SURMOUNT-5的3b期临床试验显示,72周时参与者平均减重50.3磅(22.8公斤) [4] - 双靶点机制(GIP和GLP-1)调节食欲、改善血糖控制并增强脂肪减少,提供全面体重管理支持 [4][5] 临床试验与专家评价 - 肥胖医学专家Michael Harris博士认为Mounjaro的数据具有开创性意义,是现代肥胖治疗的基石 [4] - 内分泌学家John Doe博士指出Mounjaro的多目标方法比传统单一机制药物更有效 [5] - 专家Elizabeth Brooks博士强调Mounjaro的减肥效果优于Wegovy,是长期减肥的成功选择 [5] 多重健康益处 - 替尔泊肽(Mounjaro活性成分)改善血压、血脂、BMI和腰围等代谢指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6] - 替尔泊肽治疗肥胖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III期研究显示心衰风险降低38% [8] - II期SYNERGY-NASH研究表明73%患者实现MASH消退且纤维化未恶化,59%患者纤维化改善 [8] 未来应用与公共卫生意义 - 替尔泊肽正在探索慢性肾病、酒精和药物滥用等新适应症,可能大幅降低慢性病医疗负担 [9] - 肥胖并发症包括代谢紊乱、躯体异常和精神健康问题,增加社会巨大经济压力 [9] - 研究表明BMI 40-50 kg/㎡群体活到70岁的概率仅50%,而正常BMI群体为80% [11] 行业前景与专家展望 - 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高政南指出有效减重干预可降低50%以上2型糖尿病或睡眠呼吸暂停风险 [11] - 全球肥胖联盟主席Robert Lee认为科学进步可能使人类对抗肥胖的战争迎来转折点 [11] - GLP-1产业链专家库覆盖数百位专业人士,成为行业顶尖人士获取真知灼见的首要选择 [14]
为什么女性减脂比男性更难?
虎嗅· 2025-06-09 07:32
无论男女,减肥几乎成为多数人贯穿一生的话题。且如男性爱练力量,女性爱做有氧一样,男女的减脂效果差异并不小。 由于先天情况的不同,女性减肥比男性更困难、漫长,是有科研佐证的事实。 男女在减肥30天后的差异 例如睾酮,既能增加蛋白质的合成,还可以提高静息代谢率,并且男性睾酮的分泌量是女性的20倍。这也意味着在同等情况下,男性会燃烧更多卡路里。 图源:Youtube视频Weight loss:guys vs girls 在不少社交平台都会看到"情侣共同减肥"的相关内容分享,普遍女性在体重上比男性减的更少,并且对比减肥前后的身材,女性变化的视觉冲击似乎也更 弱。 从身型上来看,男性脂肪分布相对集中,属于"苹果型"身材;而女性的身材更偏向"梨形",脂肪的分布也更分散。这也是造成男女减脂前后,视觉效果差 异的一大原因。 除去脂肪含量和分布以外,荷尔蒙差异、新陈代谢率等因素,都会造成男女间减肥效果的不同。其中"睾酮"和"雌性激素"在体内的占比,更是引起两者差 异的主要原因。 不同BMI水平下男女体型的差异 而女性在雌性激素善于储存脂肪的特性下,体脂也通常比男性要多6%—11%。[1] 此外,女性减肥的阻碍不只是"每月的例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