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隐私权
icon
搜索文档
@抖音辟谣:“红老头”事件“已核实237人身份”“11人HIV阳性”等为谣言,已处置相关谣言1.4万余条
齐鲁晚报· 2025-07-09 09:55
谣言处置与案件进展 - 抖音平台累计处置相关谣言信息1.4万+条,并对传播谣言的账号予以处置 [1] - 警方通报显示,焦某某(38岁)假扮女性与多名男性发生性行为并偷拍视频传播,网传“60岁大叔与千余人发生亲密行为”信息不实 [4] - 焦某某因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侦办中 [4] 法律分析与刑期预判 - 律师指出,传播淫秽物品罪(非牟利目的)通常可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如传播300~600人次或社会影响恶劣)可处2-7年 [7] - 焦某某若被认定传播淫秽物品且造成恶劣影响,可能面临2年以上刑期 [7] - 焦某某行为还涉及侵犯隐私权、肖像权,需承担民事责任 [7] 公共卫生与疾控响应 - 疾控部门已介入“红老头”事件,官方承诺对密接者提供检测服务 [8] - 焦某某是否患有传染病属个人隐私,后续将根据情况通报 [8] 案件社会影响与媒体报道 - 事件引发公众对疾病传播的担忧,警方与疾控部门均作出公开回应 [4][8] - 多家媒体(如法治日报、现代快报、中国新闻网等)参与报道,综合信息源包括警方通报、律师解读及疾控声明 [9]
婚检HIV阳性也不能告知?保护隐私权不能牺牲健康权
南方都市报· 2025-06-29 21:04
婚检HIV告知的法律困境 - 现行法律严格保护患者隐私权 医师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均禁止医生未经同意泄露HIV感染者信息 违者面临吊销执业证书等处罚[1] - 隐私保护导致健康权受损案例频发 河南湖北等地出现婚检后配偶感染HIV的案例 感染者终身面临难以治愈的疾病[1] - 医生陷入双重风险困境 按规定保密可能遭投诉或人身威胁 违规告知则面临处分和当事人追责[1] 健康权与隐私权的法理冲突 - 健康权是宪法和民法典保障的优先权利 世界人权宣言将其列为首要权利 当权利冲突时不应过度倾向隐私权[2] - 民法典规定重大疾病婚前告知义务 但属于事后救济措施 无法弥补已造成的健康损害[2] - 地方立法尝试突破 云南规定医疗机构可代为告知配偶 但与上位法存在效力冲突[2] 立法改进方向 - 建议修订医师法增加告知例外条款 允许医生在特定条件下披露婚检结果[3] - 提议修改艾滋病防治条例 明确感染者拒不告知时医疗机构的代为告知权[3] - 优化婚检流程设计 通过双方签署同意协议整合检查报告 实现隐私与健康权平衡[3]
印度警方用“脑波读心”断案,被科学界质疑为“江湖骗术”
虎嗅· 2025-06-18 10:09
BEOS技术发展现状 - BEOS技术由Axxonet公司开发,核心理论基于美国神经科学家劳伦斯·法韦尔的"大脑指纹"理论,通过分析P300脑电波信号识别犯罪记忆 [6] - 系统售价近12万美元,印度政府计划2028年前培训15万名法医专家推广该技术 [8] - 2000年以来已在印度至少700起案件中应用,主要用于筛选嫌疑人和佐证调查结果 [7][8] 技术商业化推广 - 印度国家法医学大学通过向圭亚那、孟加拉国等输出技术获取国际合作资金 [9] - 警方采购设备形成预算支持链条,部分官员涉嫌从供应商处收取回扣 [9] - 政府将BEOS包装为"科技打击犯罪"的政绩工程,内政部宣称其提升破案效率但缺乏实证 [10] 科学有效性争议 - Axxonet引用的关键研究样本仅110人,声称90%准确率但误判率5%,未通过同行评审 [12][13][14] - 斯坦福大学专家指出脑波无法区分真实记忆与虚构场景,测试设计存在实验者主观干扰 [4][16] - 印度科学委员会2008年批评BEOS实验设计漏洞显著,无关语句会触发相同脑波反应 [4] 司法程序缺陷 - 测试数据不向辩方完全公开,算法作为商业机密未接受独立审查 [5][15] - 嫌疑人常在未获律师在场时被迫测试,部分测试在警方拘留所进行涉嫌刑讯 [8][17] - 印度最高法院2010年裁定强迫测试违宪,但警方通过"诱导同意书"变相实施 [17][22] 国际扩张风险 - 2023年技术已推广至乌干达等非洲国家,引发未经验证技术跨境输出的担忧 [5][18] - 慕尼黑工业大学专家警告需制定国际法规防止神经技术滥用 [18] -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草案提出将"思想隐私权"列为基本人权 [26]
解聘通知泄露个人信息,员工起诉获支持
人民网· 2025-06-17 08:51
案件概述 - 某公司在厂区公告栏张贴包含员工郑某姓名、身份证号码、户籍、住址、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的聘雇合同到期终止通知书 [1] - 郑某认为公司无权公布其个人信息并要求撤回 公司在张贴两三天后撤回 [1] - 郑某以公司侵害其隐私权为由提起诉讼 要求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 [1] 法院判决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 [2] -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号码等 私密信息适用隐私权规定 [2] - 法院认定公司公布郑某身份证号码、户籍、家庭地址等私密信息超过必要限度 构成侵权 [2] 判决结果 - 法院判决公司在厂区公告栏张贴向郑某赔礼道歉的声明以消除影响 [3] - 因公司已撤回通知书且侵权行为持续时间短、影响小 法院不支持郑某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请求 [3] 法官提示 - 个人信息使用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 [4] - 处理员工个人信息应征得同意并采取技术措施保护私密信息 [4] - 公司内部公开函件需对员工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等私密信息进行遮蔽处理 [4] - 对员工离职原因描述应客观属实 避免影响员工后续就业 [4]
美最高法院允许“政府效率部”获取社会保障署敏感数据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07:25
此前,美国马里兰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德博拉·博德曼裁定,除特殊情况外,"政府效率部"不得获取社 会保障署涉及个人信息等敏感数据。之后,特朗普政府上诉至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美国联邦第四巡回上诉 法院,该法院支持下级法院的裁决。对于该结果,特朗普政府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诉讼。 特朗普1月20日在宣誓就职当天签署行政令,组建由马斯克牵头的名为"政府效率部"的顾问委员会,并 称这将大幅削减联邦开支,以恢复联邦政府的能力和效率。"政府效率部"自成立以来因获取多个联邦政 府部门信息和进行大规模裁员,遭多方批评,并面临多项诉讼。 5月30日,马斯克正式从"政府效率部"卸任。(完) 中新社华盛顿6月6日电(记者沙晗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当地时间6日裁定,"政府效率部"可以获取社会 保障署涉及个人信息等敏感数据。 在当天的裁决中,6名保守派大法官认为"政府效率部"可获取相关敏感数据,3名自由派大法官表示反 对。 美国社会保障署负责管理社会保障,包括退休、残障人士等社会福利。该机构掌握绝大多数美国民众的 个人信息,包括学校记录、收入状况及医疗信息等。 该诉讼原告包括美国教师联合会、美国退休人员协会和美国州、县、市雇员联合会。原告认为,"政 ...
“高铁1小时”升级周边游:酒店如何产生更多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20:17
优质周边游趋势 - "优质周边游"成为新趋势 包含高品质住宿和玩乐套餐 主打舒适感和松弛感 [1]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十大热门火车线路均为"1小时高铁直达"路线 包括广州南-深圳北 昆明-曲靖 北京南-天津等 [1] - 旅游热度延长至假期后首个周末 受天气晴好和拼假等因素影响 [1] - 热门线路覆盖一线及非一线城市 如曲靖 玉溪 万州等 反映避开人潮的反向旅行潮流 [1] 酒店行业品质化升级 - 高星级酒店预订热度显著增长 四星级同比增长54% 五星级同比增长28% 低星级同比增长24% [2] - 优质周边游预订热度同比3位数上涨 [2] - 酒店餐饮行业展会规模超4万平方米 上千品牌参展 显示行业向品质化 连锁化 智能化发展 [2] - 高端酒店布局需评估地区复购潜力 需具备独特吸引力才能持续吸引游客 [2][3] 酒店差异化发展路径 - 未来酒店分化为两个方向:满足基本住宿需求的轻便简洁型 和 注重"体验式服务"的复合型 [4] - 体验式酒店需设计丰富活动 如瑜伽课程 健康讲座 冥想活动等 [5] - 部分酒店盲目跟风建设健身房 游泳池等设施 但使用率低且维护成本高 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5] 酒店社交功能拓展 - 69%受访者计划独自旅行 其中21%千禧一代和Z世代希望通过旅行结识新朋友 [6] - 酒店可打造共享社交空间 满足数字游民 自由职业者等群体的社交需求 [6] - 酒店员工角色转变为"引导者" 通过组织活动增强客人归属感和幸福感 [5][6] 隐私保护与科技应用 - AI技术渗透酒店行业 提升效率但带来隐私保护问题 [7] - 部分客人愿意分享个人偏好以换取个性化服务 [7] - 隐私保护可成为品牌核心价值 明确保护规定的酒店将获得消费者信任溢价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