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隐私权
icon
搜索文档
“粉丝见面”女生被开除事件,到底谁在作恶?
虎嗅· 2025-07-16 09:51
事件概述 - 2024年底大连工业大学学生李某某与乌克兰电竞选手Zeus的亲密互动视频被后者发布至粉丝群引发网络热议[1] - 2025年7月8日校方发布公告拟对李某某给予开除学籍处分[4] - 处分依据为2024年12月16日的不当行为造成恶劣负面影响[4] 舆论争议焦点 - 隐私权争议:公告使用实名被部分舆论质疑侵犯隐私[6] - 法律程序争议:校方引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第六款存在适用错误[8] - 性别议题争议:事件被部分舆论解读为"荡妇羞辱"[16][21] - 身体自决权争议:涉及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边界讨论[28][30] 涉事主体行为分析 - Zeus行为:在粉丝群传播亲密内容被指为惯犯[14] 发表声明推卸责任[11] - 李某某行为:拒绝与校方沟通长达数月[9] 被指违背公序良俗原则[28] - 校方行为:采用公告送达方式保障申诉权[7] 但法律条款引用存在瑕疵[8] 社会影响层面 - 暴露现代社会共识机制面临的挑战[32] - 反映价值观冲突导致的社会撕裂[33] - 引发对跨国两性关系规范的讨论[26] - 凸显媒体在事件中的推波助澜作用[18][23]
解聘通知泄露个人信息,员工起诉获支持
人民网· 2025-06-17 08:51
案件概述 - 某公司在厂区公告栏张贴包含员工郑某姓名、身份证号码、户籍、住址、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的聘雇合同到期终止通知书 [1] - 郑某认为公司无权公布其个人信息并要求撤回 公司在张贴两三天后撤回 [1] - 郑某以公司侵害其隐私权为由提起诉讼 要求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 [1] 法院判决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 [2] -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号码等 私密信息适用隐私权规定 [2] - 法院认定公司公布郑某身份证号码、户籍、家庭地址等私密信息超过必要限度 构成侵权 [2] 判决结果 - 法院判决公司在厂区公告栏张贴向郑某赔礼道歉的声明以消除影响 [3] - 因公司已撤回通知书且侵权行为持续时间短、影响小 法院不支持郑某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请求 [3] 法官提示 - 个人信息使用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 [4] - 处理员工个人信息应征得同意并采取技术措施保护私密信息 [4] - 公司内部公开函件需对员工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等私密信息进行遮蔽处理 [4] - 对员工离职原因描述应客观属实 避免影响员工后续就业 [4]
美最高法院允许“政府效率部”获取社会保障署敏感数据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07:25
政府效率部数据获取权限裁决 -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6比3裁定政府效率部可获取社会保障署涉及个人信息的敏感数据,保守派大法官支持,自由派大法官反对[1] - 社会保障署管理美国社会福利项目,掌握民众学校记录、收入状况及医疗信息等关键个人数据[1] - 诉讼原告包括美国教师联合会等组织,认为数据获取侵犯隐私权,而特朗普政府主张此举为查清联邦机构欺诈浪费问题所必需[1] 政府效率部成立背景与争议 - 特朗普在就职当天签署行政令组建政府效率部,由马斯克牵头,旨在削减联邦开支并提升政府效率[2] - 该部门因获取多政府部门信息和实施大规模裁员引发广泛批评并面临多项诉讼[2] - 马斯克于5月30日正式从政府效率部卸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