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食赛道扩张与盈利
icon
搜索文档
创始人被留置,90后儿子接班!好想来港股上市悬了?
搜狐财经· 2025-10-16 16:11
公司业务转型与增长 - 公司从菌菇业务成功转型至量贩零食业务,零食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2%大幅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8%以上,菌菇业务在2024年占比仅为1.7% [4] - 公司营收实现爆发式增长,从2022年的5亿多元增至2024年的323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25亿元 [6] - 门店网络极速扩张,从2022年的160家加盟店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53万家,覆盖29个省份,并成为国内首个门店破万的量贩零食品牌 [3][6] 财务表现与负债状况 - 公司盈利能力承压,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约为3%,远低于历史最高21%的水平,2023年甚至出现亏损 [6] - 总负债急剧攀升,从2022年末的3.32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1亿多元,三年增长超过15倍,同期资产负债率达67.57% [7][8] - 若2025年8月完成对南京万优的收购,总负债将增至65亿元,资产负债率预计将飙升至90%以上 [10] 扩张模式与加盟商生态 - 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加盟政策变化,头部品牌如好想来推出“0加盟费”策略,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12] - 单店前期投入成本约50万元,三四线城市月固定成本至少2.9万元,理论回本周期约17个月,但因优质点位减少及市场竞争,实际回本周期可能延长至三年或更久 [14] - 公司存货水平显著上升,从2022年的6320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6亿元,存在存货管理风险 [16] 公司治理与领导层变动 - 2025年3月原董事长王健坤被留置调查,导致公司股价单日下跌7.74%,市值蒸发约10亿元,公司随后由总经理王丽卿暂代董事长职务 [18] - 公司完成二代接班,93年出生的王泽宁于2025年7月出任总经理,8月任执行董事,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但其接班面临国内家族企业成功率约30%的挑战 [18][20]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含多名家族成员,如非执行董事林该春(王泽宁母亲)和陈文柱(王丽卿表弟),治理结构呈现家族化特征 [20] 行业格局与未来挑战 - 行业呈现双寡头格局,但市场集中度极低,公司市占率仅为0.91%,前五大品牌合计市占率也仅为3.85% [20] - 主要竞争对手零食很忙同样筹备港股上市,预示着未来在融资、市场份额及供应链方面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22] - 港股上市并非终点,监管与投资者将重点关注高负债成因、加盟商体系稳定性、家族治理透明度及“高增长低盈利”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