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

搜索文档
阅科技 跃未来——北京汽车博物馆“汽车有意思”青少年科学节正式启动
环球网· 2025-07-16 21:15
活动概述 - "汽车有意思"青少年科学节于7月15日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启动,主题为"阅科技,跃未来",聚焦汽车科技与青少年教育的深度融合[1] - 活动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北京科学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等多方机构参与支持[1] 战略合作与联盟成立 - 北京汽车博物馆与广州市小鹏公益基金会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围绕"文化+科技+公益"开展跨界合作,旨在丰富青少年汽车科技学习体验[5] -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联盟"成立,由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5][6] 研学线路与活动内容 - 北京汽车博物馆发布"汽车环游记研学线路",串联百年工业史与前沿智能科技,涵盖小鹏汽车XNGP智能驾驶、萝卜快跑自动驾驶、理想汽车增程技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小米汽车"人车家"全生态及北汽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实践[6] - 科学节配套活动包括"AUTO+自动驾驶奇妙展"、"汽车大咖说科普讲座"和"汽车主题科普秀",旨在带领青少年探索汽车科技世界[6] 行业与教育融合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强调汽车科技能将课本物理原理转化为趣味实践,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5] - 北京汽车博物馆馆长指出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并重,科学节旨在通过产业实践与科普结合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3]
当 AI 能秒回答案,我们能为青少年提供怎样的思考养料
声动活泼· 2025-03-28 16:17
教育系统与技术发展的脱节 - 当前教育系统仍基于100年前工业革命时代的框架 旨在培养工厂或文书系统的螺丝钉型人才 但这类岗位正被机械自动化和计算机替代[4] - 技术迭代速度远超教育系统变革速度 导致毕业生技能与岗位需求严重不匹配 美国出现大量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 部分学生因背负学生贷款陷入财务困境[3] - 硅谷创新学校如AltSchool和Minerva University尝试颠覆传统教育 强调培养学习能力 思辨能力 分析框架和沟通能力等底层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8] AI时代所需核心能力 - 调研显示85%家长和94%学区管理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未来最重要的技能 创造力(75%/78%) 沟通能力(66%/77%) 协作能力(74%/87%)紧随其后[6] - 硅谷工程师案例表明 面对技术迭代时 内核能力如自信 自洽 探索精神 好奇心等决定个体适应能力 这些能力需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12] - AI时代对信息甄别和判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人类需保持主动思考 不能依赖AI提供的可能含误导性的方案[13] 青少年教育内容缺口与创新实践 - 8-15岁少年内容消费存在结构性缺口 非虚构类当下性内容(如新闻)严重不足 社交媒体碎片化信息加剧信息茧房问题[20][21] - 青少年视角独特 例如对电动汽车议题的关注点已从"为何替代油车"转向体验提升和行业变革 需专门内容引导其好奇心[22] - 创新教育项目"十分之一"通过非虚构内容连接知识与现实世界 三年实践证实青少年能深度理解复杂议题并反哺成人认知[14][27] 播客节目创新模式 - 新节目"Knock Knock世界"定位9岁以上青少年 每期10分钟晨间播客 涵盖商业 科技 社会文化议题 通过现象解读培养深层思考[31] - 采用青少年参与制 邀请9-13岁用户担任特约顾问 从命名到内容审核全程参与 确保内容匹配真实需求[26] - 定价采用早鸟优惠策略 首年292元(原价365元) 通过3期试听节目降低体验门槛[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