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AI富豪的帝国拼图
搜狐财经· 2025-11-21 07:14
21 星期五 离开亚马逊 CEO 四年后,贝佐斯重返战场,携手创立了专注于制造业和工程领域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普罗米修斯计划(Project Prometheus),并亲 自担任联合 CEO。 编辑-楓華 在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中,真正重要的不再是风口浪尖上的弄潮儿,而是掌控底层基础设施的大佬。从马斯克到贝佐斯,这些改变时代走向的科技富 豪们,正以惊人相似的方式重塑他们的商业版图——而他们共同押注的五大关键赛道,也正在成为资本市场新的「必争之地」。 表面上,他们创造的是五花八门的产品:火箭、电动车、机器人、媒体平台。但实质上,他们正在做同一件事——打造一个由AI驱动的跨行业操作系 统,掌控未来的算力、电力、数据和物流网络。 换句话说,AI革命的核心不再是谁训练出了最聪明的模型,而是谁掌握了整个经济赖以运转的底层系统。 2025年11月 信息来源:网络 马斯克几年前就看得清清楚楚:AI 的价值绝不止于聊天机器人,而在于把它嵌入整个实体工业体系。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到 SpaceX 的火箭调度,再到 星链的网络运行,AI 已成为他扩张帝国的底层逻辑。 xAI 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和 ChatGPT 打嘴仗,而是为 ...
高盛:微升百度集团-SW目标价至151港元 料利润率将见底回升
智通财经· 2025-11-19 17:17
高盛预期,相关AI业务涵盖云基础设施、芯片、AI应用与代理,以至自动驾驶,已充分反映百度跨生 态系统的AI业务能力,因此虽然传统搜索广告业务可能仍然在未来数季受压,憧憬在AI赋能业务持续 快速增长的推动,第四季及明年收入有望复苏,并预期集团净利润率亦将从第三季水平见底回升。 高盛发布研报称,百度集团-SW(09888)第三季业绩大致符合预期,云业务增长稳健,一如市场预期,集 团首次披露AI相关业务表现,着重展示AI技术赋能业务成果。管理层透露第三季AI新业务收入同比增 长超过50%,规模已达约10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约40%,该行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从150港元升 至151港元,百度(BIDU.US)美股目标价由154美元升至155美元。 ...
热闹赛场 硬核科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9 14:59
大型赛事历来考验城市的综合运转能力,而科技正是其中的"外挂"。全运会不仅比拼竞技实力,也在展 示城市的智慧水平。自动驾驶在广州接驳观众,香港的智能通关让过境只要几秒,澳门的智慧交通系统 实时解决路面问题……这些技术让赛会期间高度集中的人流、物流、交通与跨区域活动,都在有条不紊 中实现高效协同。科技让城市在高负荷运行下,依然平稳自如,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城市的更多可能。 从开幕式的电光水雾主火炬到智慧场馆全面升级,从AI义工向导到城市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科技几乎 融入了这届全运会的每一处细节。人们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也在亲身体验各类科技创新,收获惊喜与感 动。 对于观众而言,赛场上看到的是热闹与激情,而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有强大的科技在稳稳托底。走进 宝安体育中心的智慧指挥中心,巨大数字大屏上,成千上万台设备的数据实时跳动。它像一个会思考的 大脑,让场馆运行更加高效、安全。本届全运会的比赛场馆,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育馆,而是 更"聪明"的智能空间。AI摄像机能自己追踪运动员,数字人能实时讲解比赛,机器人可以巡逻安防…… 这些技术并非花架子,而是让赛事更顺畅、精准、专业的关键支撑。 在深圳龙岗大运中心,羽毛球馆屋顶6 ...
专访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利普·阿吉翁:中国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前沿创新能力|封面头条
搜狐财经· 2025-11-19 11:27
他,是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因"创造性破坏"理论闻名于世——这套理论解释了为何创新需要不断打破旧秩序,为何经济的活力来自持续的颠 覆与重建。 他,是法国奢侈品牌Chloé的家族继承人。他,从小在高级定制的世界里长大。与包括卡尔·拉格斐在内的设计师、艺术家长期接触,却选择了与T台和秀 场截然不同的方向——用数学模型解释经济增长的奥秘。 人物 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1956年出生,法国经济学家,现任法国法兰西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利普·阿吉翁。受访者供图 10月13日,菲利普·阿吉翁、彼得·豪伊特和乔尔·莫基尔被授予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理论的阐释"。其中,阿吉翁与豪 伊特由于"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获奖,莫基尔因为揭示"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获奖。 11月15日晚,菲利普·阿吉翁到访北京并接受封面新闻专访。这次专访中,他谈到创造性破坏的核心、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保护主义下的全球创新格 局,以及他如何在家族传统之外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 "年轻时,我怀抱着强烈的理 ...
大摩2026机器人十大预测:人形机器人更多是噱头,完全自动驾驶爆发,首个万亿美元独角兽,脑机接口迈向“超人能力”......
华尔街见闻· 2025-11-14 19:52
机器人行业整体展望 - 2026年可能是机器人全面爆发的时期,但人形机器人革命不会发生,真正的科技冲击波来自无人驾驶和无人机等领域[1] - 自动驾驶和无人机领域将迎来突破性进展,科技冲击波才开始形成[1] 人形机器人 - 人形机器人仍处于营销、融资工具阶段而非实用阶段,短期更偏“营销与募资噱头”[1][2] - 由于手部灵巧性不足、环境复杂、任务多样等难题,人形机器人仍处在训练数据与应用模式探索阶段,做不了多少真正的活[2] 自动驾驶 - 2026年将成为自动驾驶跨越科幻与现实的关键一年,特斯拉有望在德克萨斯州和至少一个其他州实现完全无人驾驶[1][2] - Waymo的城市覆盖数量将增长5-10倍,使Robotaxi从科幻概念转变为现实选择[1][2] - 自动驾驶的快速扩张将倒逼美国联邦政府加速落地相关法规,政策窗口期或在2026年出现[3] 无人机(低空机器人) - 受AI自主飞行能力提升和美国商用无人机缺口刺激,低空机器人市场将迎来加速度式增长[4] - 从物流、巡检到安防,低空经济将成为2026年规模化商业化最快的赛道之一[4] 科技巨头与车企动向 - 科技巨头Mag 7将加速进入实体机器人领域,在财报电话会上将频繁出现“robot”等字眼[1][7] - 巨头们正加速布局,包括收集真实世界物理数据、扩大AGI在机器人应用优势、与传统工业企业合作[7] - 2026年起将看到更多传统车企入局机器人产业,汽车企业正在从“制造车”向“制造机器人”转型[5] 供应链与竞争格局 - 中美在机器人领域将形成“竞争性合作”格局,中国在先进制造、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美国机器人的核心伙伴[6] - 美国企业可能与中国机器人与制造商签署许可与合资协议[6] 脑机接口与前沿技术 - 脑机接口技术将在特定任务上超越人类能力,Neuralink等多家BCI公司将在2026年取得重大临床突破[1][9] - 部分患者的脑-决策信息传输速度或首次超过健康人类,视频游戏可能是第一个大规模落地场景[9] 公司特定预测 - 特斯拉与xAI融合加深,特斯拉机器人工厂将成为下一代机器人体系的“母体”[9][13] - xAI的算力与“真相追求型AI”对机器人系统价值将持续放大[13] - 摩根士丹利对特斯拉的目标价为410美元,主要由核心汽车业务、网络服务、出行服务、能源业务及第三方供应商五部分构成[9] 市场与投资机会 - 机器人领域可能诞生首个万亿美元私人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具身智能与高性能算力结合的领域[1][6]
招商证券:港股调整后仍有空间 配置上重回哑铃策略
智通财经· 2025-11-12 16:40
核心观点 - 港股当前震荡走势源于外部波动及投资者获利了结心理 但预期差被视为投资机会 [1] - 预计美国政府停摆迎来转折 外部流动性预期有向上修正空间 市场盘整后有望打开上涨空间 [1] - 配置建议采用哑铃策略 进攻端关注科技与有色 防守端聚焦红利与困境反转 [1][2] 市场环境与预期 - 外部波动放大是港股震荡的原因之一 [1] - 美国政府停摆正迎来转折点 [1] - 外部流动性预期存在向上修正的空间 [1] - 诸多利好和预期差将逐渐被市场认知 [1] 投资策略:进攻端 - 进攻端聚焦AI产业链和有色金属 [1] - AI产业链是最具弹性的成长品种 长期成长空间可期 [1] - AI产业链推荐关注互联网、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及电力 [1] - 有色金属短期回调 但仍受美元贬值、低利率和流动性三重驱动 [1] - 黄金受益于美元信用受损带来的全球央行购金和避险需求 [1] - 基本金属可关注铜、铝等相关公司 [1] 投资策略:防守端/底仓 - 防守端聚焦困境反转和高股息红利策略 [1][2] - 困境反转策略以必需消费为代表 经历4年困境后初现供需拐点 [2] - 困境反转行业估值仍处于历史最低30%分位 [2] - 竞争优势突出的龙头可通过提高市占率和利润率实现α式增长 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2] -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股息率为6% 分红能力稳定 [2] - 南向资金带动固收+产品需求 居民存款搬家促使红利股配置需求旺盛 [2] - 保险资金在港股通中体量最大 持续将高股息资产作为底仓配置 [2]
滴滴提供多种出行方式服务全运会
中国经济网· 2025-11-12 15:06
公司业务与服务保障 - 公司组建包含网约车、自动驾驶、站点巴士、两轮车等多种出行方式的保障车队,服务于大型体育赛事期间的交通出行及场馆周边交通疏散 [1] - 公司提供超过2000辆网约车以增加运力保障,并对司机进行文明规范服务宣讲,以高标准服务用户出行需求 [1] - 公司通过智能化调度能力快速响应热门赛事场景的突增打车需求,并组建两支志愿者车队投入城市出行志愿服务 [1] - 公司旗下滴滴巴士已开通广州-深圳、广州-香港多条线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用户便捷往返赛场 [1] - 公司自动驾驶服务将在赛事期间围绕广州体育场馆和媒体中心等重点场所提供出行服务 [2] - 公司准备超过5000辆特别定制版青桔单车,在核心路线及场馆周边做定向投放,服务用户通勤及观赛需求 [2]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深圳湾口岸设立专属候车区,旨在提升入境用车接驳效率,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 [2] - 公司巴士业务广深线路运营时间为6:30至21:40,覆盖广州及深圳多个核心区域 [1] - 公司广州-香港巴士线路直达荃湾青山道、太子砵兰街、旺角洗衣街、尖沙咀柯士甸站等热门站点 [1] - 用户可通过公司App的"站点巴士"功能体验"网上购票、线上选点、就近乘车、动态可视"的一站式城际出行服务 [1]
滴滴多措并举为全运会提供出行优惠及保障服务
格隆汇· 2025-11-10 17:10
公司服务保障措施 - 组建包含网约车、自动驾驶、站点巴士、两轮车等多种出行方式的保障车队为全运会提供出行服务 [1] - 提供2000余辆网约车用于增加保障并对司机进行文明规范服务宣讲 [2] - 组建两支志愿者车队投入到城市出行志愿服务 [2] - 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深圳湾口岸设立配备休息座椅和电子屏的专属候车区 [9] - 在广州核心交通枢纽设置专享网约车候车区及上车点 [10] - 建立青桔单车专项保障团队在20余条定点路线和场馆间设置专门团队并建立快速联动机制 [7] 自动驾驶服务部署 - 作为官方自动驾驶服务商围绕"科技全运"理念于11月3日至12月15日在体育场馆、媒体中心等重点场所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5] - 接驳路线覆盖天河区及越秀区部分车流密集、路况复杂的主要干道 [5] - 自动驾驶车辆搭载全栈自研软硬件系统实现多层安全冗余 [5] 跨城及两轮出行服务 - 通过滴滴App"站点巴士"功能提供广州-深圳、广州-香港一站式城际出行服务 广深线路运营时间为6:30-21:40覆盖多核心区域 [4] - 投放5000余辆特别定制版青桔单车在核心路线、场馆周边做定向投放服务用户通勤及观赛需求 [7] 市场推广与用户激励 - 即日起至11月30日用户在广州、深圳等多城市可每7天领取1次全运会专属打车优惠券包打车7折起累计最高省100元 [10] - 香港地区用户可领取1张8折香港打车折扣券新用户还可限量领取100港元首单立减券与30港元打车券 [10]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 尽快把“试验田”变成“高产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0 11:06
政策核心与定义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层面指明场景重要性,提出支持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以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1] - 场景被定义为新质生产力的“试验田”,其作用是为“黑科技”提供测试环境,通过不断改良为大规模推广积累经验,相当于将技术种子转化为产业成果的关键环节[1] - 加快场景培育旨在架设技术与产业之间的桥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动“应用场景”转变为“科创胜景”,从而激活发展引擎[2] 产业发展目标与挑战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大幅跃升的目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举措[2] - 许多前沿技术如自动驾驶、全空间无人体系、保姆机器人面临规模化商业应用挑战,需技术迭代与政策法规调整相配套[2]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未来产业需搭建典型应用场景并探索可行商业模式[3] 市场机制与资本引导 - 在场景应用起步期,政府通过扩大生产、工作、生活场景供给向市场发出明确信号,鼓励各方力量参与,解决社会资本不敢投、不愿投的问题[3] - 推动场景资源开放有利于鼓励市场竞争,使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获益,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双向奔赴”[3] - 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发展创业投资、建立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可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3] 技术转化路径 - 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的路径,可使新技术、新产品走上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之路,加速新质生产力涌现[3] - 开辟新场景“试验田”体现了通过小范围试点不断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是推动技术应用的中国式智慧[2]
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汽车产业迈入“新三角”时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16:26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产业进入制造、服务与智能化协同发展的"新三角"时代 [1] - 未来需双路并进,推进汽车本身智能化的同时加速汽车服务业智能化转型 [1] - 协同发展路径将构筑中国汽车产业独特竞争力,助力迈向更具影响力的汽车强国 [1] 关键发展领域 - 除自动驾驶技术外,养护、停车等消费体验升级同样关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