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数字素养教育

搜索文档
祁雪晶:家校社协同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
中国经营报· 2025-05-29 18:04
青少年网络使用现状 - 55.2%的青少年日均上网时长控制在1小时以内,5.2%的群体日均使用超5小时,其中2.6%的青少年日均上网时长超过8小时 [1] - 青少年高频使用平台呈现跨场景融合趋势,社交领域前三为微信、QQ、小红书,短视频平台前三为抖音、B站、快手 [2] - 15.6%的青少年在《王者荣耀》《蛋仔派对》以及微博等游戏和平台中组建学习交流群 [2] 数字素养教育策略 - 家校社协同构建适配"数字原住民"特点的教育新范式 [2] - 数字素养教育应秉持赋权、赋能、赋义的核心理念 [2] - 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市16个区县开展网络素养教育试点学校项目,分龄、分阶段、分学段开展教育 [3] 家庭与学校教育 - 家长网络素养达标率仅43.7% [2] - "家庭教育大模型"已迭代至3.0版本,针对1.2万种家庭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2] - 试点校学生网络消费理性指数已提升32% [4] 社会与平台责任 - 互联网平台需持续投入资源优化"未成年人模式"内容池 [4] - 边远地区青少年AI工具使用能力较城市同龄人低39% [4] - 新疆某牧区青少年通过快手学习畜牧知识的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40% [4] 技术前沿与挑战 - 生成式人工智能冲击下,需建立"发展型保护"机制 [4] - 试点校植入数字素养课程,覆盖"AI伦理""算法偏见识别"等前沿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