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少年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小网民”需要“大保护”(“融”观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3 06:59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现状 - 我国学龄期及以上未成年人触网率近98% [5] - 中央网信办2025年"清朗"专项行动将"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列为重点 [4] - 未成年人面临不良内容、成瘾沉迷、网络欺凌、信息泄露、非理性消费等多重风险 [7] AI技术带来的新型风险 - AI陪伴聊天软件存在17+分级内容,包含恋爱情景模式及霸总、病娇等成人化人设 [5] - 部分用户利用AI绘图技术恶意篡改未成年人图片生成低俗漫画 [7] - 《向未成年人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指引》发布,要求对未成年人数据分类分级管理 [14] 未成年人模式升级与平台责任 - 2025年4月"未成年人模式"上线,由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和应用商店三方协同改造 [9] - 新模式实现一键切换、跨设备统一管理,退出需人脸或指纹识别 [10] - 平台需履行"事先预防-事中限制-事后救济"全流程责任,包括实名认证、AI识别侵权内容等 [13] 涉未成年人网络纠纷案例 - 北京互联网法院少年法庭受理1200余件案件,70%为游戏充值、直播打赏引发的服务合同纠纷 [12] - 充值打赏类案件平均标的额超8万元,部分涉诉家庭经济基础薄弱 [12] - 法院判定责任时考量未成年人绕过监管行为及监护人是否开启未成年人模式等因素 [12] 多方协同治理建议 - 家庭需加强情感陪伴,通过运动、亲子阅读等活动减少网络依赖 [15] - 学校可开设"算法认知课"讲解成瘾原理,强化素养教育 [15] - 社区建议打造无网娱乐空间,培养未成年人线下兴趣 [15]
9岁妹妹在短视频平台上谈恋爱,警惕平台“社交催熟”陷阱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16:05
9岁妹妹竟然在短视频平台上谈起恋爱了——不仅和对方在平台里建立了"恋人"关系,还一口一个"宝 贝",这让姐姐王丽十分吃惊。 五一假期期间,久未归家的王丽听说自家9岁妹妹早恋的消息。震惊之余,王丽打开了妹妹痴迷的短视 频APP,才还原了这场"儿童网恋"。 当前,未成年人网恋并不少见,尤其是初高中阶段,甚至部分小学生也因同龄人影响或好奇心而参与其 中。儿童沉溺网恋可能导致对现实感情认知扭曲,过度依赖虚拟关系还有可能导致现实社交能力退化, 甚至引发网络成瘾症或人际关系障碍。 数字时代,短视频平台如何"催熟"童年?亲密关系功能诱导的"伪成人社交"如何影响到未成年人?其背 后折射出的青少年模式失效、监管困局何解?围绕此,南都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和调查。 蛛丝马迹中还原"儿童网恋" "听说你谈恋爱啦?"9岁的花花面对来自姐姐的询问嚎啕大哭。五一假期期间,从外地回家的王丽听到 自己9岁的妹妹网恋的消息,"她知道什么是谈恋爱吗?"王丽甚至觉得哭笑不得。 王丽告诉南都记者,花花早恋一事在今年2月就有了蛛丝马迹——王丽偶然间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下发 现了花花的留言,好奇心之下,王丽点进了妹妹的主页。花花的短视频账号页面并没有什么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