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研发

搜索文档
溜溜梅,要IPO了
盐财经· 2025-04-22 17:40
以下文章来源于天天IPO ,作者余梦莹 本文转载自 天天IPO 值班编辑 | 宝珠 视觉 | 顾芗 "你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 12年前,杨幂这句魔性广告一度霸占各大卫视黄金档,也带火了一个蜜饯零食品牌——溜溜梅。4月16 日,溜溜梅背后的溜溜果园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和国元国际为联席 保荐人。 始于占地不足十亩的夫妻档小公司,农民出身的杨帆实现了他年轻时代"走出去"的梦想。这匹休闲食品 垂类行业的新晋黑马,一年卖出20亿颗青梅,成为徽派创业大军最新一员。 安徽小城 走出一个梅子IPO 天天IPO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IPO动态 执掌着"中国第一梅"溜溜果园,媒体照片上的杨帆笑得温厚、朴实。很难将他和1988年辍学打工时的青 年形象联系在一起。 彼时正值改革开放的浪潮,19岁的杨帆离开家乡安徽芜湖,拿着50块钱踏上了北漂之路。从最初的推销 员到创立自己的商贸公司,杨帆逐渐在北京站稳了脚跟,并于1997年推出"凯旋"品牌,在膨化食品领域 小有积累。 三年后,杨帆决定回到家乡继续创业,成立芜湖市凯旋食品有限公司,主营糕饼系列产品。然而,90年 代末食品行业竞 ...
安徽老乡又要IPO了
投资界· 2025-04-21 15:59
公司发展历程 - 溜溜梅起源于2006年芜湖市凯旋食品公司剥离其他业务后专注打造的青梅食品品牌,战略定位为"中国青梅食品第一品牌"[5][7] - 2009年溜溜果园正式成立,在安徽、福建等产区设立工厂[7] - 2013年邀请杨幂代言,"没事就吃溜溜梅"广告语使品牌迅速出圈,2015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5][7] - 2024年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市场份额达4.9%,梅产品行业份额7%,天然果冻行业份额45.7%[9]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1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0.99亿元、1.48亿元[10] - 梅冻产品收入快速增长:2022-2024年分别为2.3亿、3.11亿、4.1亿元,成为第二增长曲线[10] - 毛利率从2023年40.1%降至2024年36.0%,销售及经销开支维持在3亿元左右[11] 产品战略 - 从单一青梅产品发展为"青梅+"矩阵,涵盖梅干零食、西梅产品、梅冻、梅精软糖及梅茶茶汤四大类[10] - 2019年推出子品牌"梅冻",主打健康轻负担概念,开发电解质冰沙梅冻等功能性产品[10] - 西梅产品通过每日西梅、无核梅干等强化健康属性[10] 资本运作 - 2015年红杉中国A轮投资1.35亿元(持股13.99%),2023年通过回购协议退出[11] - 2016年B轮融资1.03亿元(李青),2020年C轮引入诺享东辰等机构[11][12] - 2024年D轮获华安基金4000万元、兴农基金3500万元投资[12] - 2019年首次冲刺A股失败,2024年转战港股上市[9][10] 行业背景 - 安徽孕育多个食品品牌如恰恰瓜子、三只松鼠、现代牧业等,形成特色产业集群[13] - 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提出食品工业规模目标4000亿元,重点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13] - 行业竞争加剧,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零食巨头切入梅类产品赛道[11]
安徽老乡又要IPO了
投资界· 2025-04-21 15:59
公司发展历程 - 溜溜梅起源于2006年芜湖市凯旋食品公司剥离其他业务后专注打造的"中国青梅食品第一品牌"[7] - 2009年正式成立溜溜果园集团并在安徽、福建等产区设立工厂[7] - 2013年邀请杨幂代言后品牌知名度爆发式增长,2015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7] - 2024年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市场份额达4.9%,梅产品细分领域市占率7%[9] 产品与业务数据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16.16亿元,净利润0.68亿元、0.99亿元、1.48亿元[10] - 梅冻产品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同期收入分别为2.3亿、3.11亿、4.1亿元,毛利率高于传统产品[10] - 当前产品矩阵涵盖梅干零食、西梅产品、梅冻及梅精软糖等四大类[10] - 2023-2024年整体毛利率从40.1%降至36.0%,销售及经销开支维持在3亿元左右[11] 资本运作 - 2015年红杉中国A轮投资1.35亿元(每股12.75元),2023年通过回购协议退出获利超亿元[11] - 2016-2024年完成B轮(李青1.03亿元)、C轮(深圳君荣等1.91亿元)、D轮(华安/兴农基金0.75亿元)融资[12][13] - 2019年首次冲刺A股失败,2024年转战港股上市[9][10] 行业与区域背景 - 中国果蔬加工蜜饯市场早期缺乏统一标准,溜溜梅抓住品质升级机遇[7] - 安徽芜湖地理条件优越,已培育恰恰瓜子、三只松鼠、现代牧业等食品企业[13] - 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提出食品工业规模目标4000亿元,重点发展特色产业集群[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