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公园

搜索文档
达成“千园之城”目标后 上海计划到2035年让公园总数达到2000座
解放日报· 2025-09-01 09:36
记者 陈玺撼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日前宣布,上海提前完成"十四五"建成"千园之城"的目标。 达成目标后,上海将目光投向未来十年:到2035年,力争再建1000座公园,公园总数达到2000座。 上海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集,要让一片已规划、成规模的公共绿地真正落地,平均建设成本以亿 元为单位。空间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下,未来1000座公园建在哪儿?怎么建? 盘活存量资源 通过城市更新,盘活存量资源是有效途径。近年来,上海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和"灰色"空间推进口袋 公园建设,就是一种主流的"+公园"方式。 口袋公园是大都市密集区补充公共空间和绿化的重要手段,依城市道路、商业街区或居住区等建 设,面积在400平方米至1万平方米。相比"大开大合"的城市公园,这类小型公共开放空间往往更亲近居 民,有更强的可及性,更能满足居民对周边生态休闲游憩空间及相关功能的渴求。 许多潜在的存量资源转变观念,也能为下一个"千园之城"建设贡献力量。外环绿带变身环城生态公 园带,以及单位附属绿地的开放共享,都是上海"挖潜"的代表作。 2021年,上海全面启动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截至今年7月,浦东赵家沟秀林公园、嘉定蝶语园等 40座"环上公园"已建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