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口袋公园
icon
搜索文档
福州市民共建共享口袋公园(迈向“十五五”的民生图景)
人民日报· 2025-11-17 06:10
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除了休闲娱乐,口袋公园还逐渐成为市民乐享绿色生活、践行环保理念的重要舞台。 ——摘自"十五五"规划建议 初冬,暖阳普照,福建省福州市思儿亭互通立交桥下的口袋公园,几位老人坐在环状花坛式坐凳上 闲聊,孩子们在奔跑嬉戏。彩绘的茉莉花在桥墩上绽放,与周边绿意相映成趣。 城市立交桥下、街角闲置地里,曾经不起眼的边边角角,变成了一座座精致的口袋公园。"休闲锻 炼,交友下棋,这些利用桥下空间打造的口袋公园,细节里透着暖心。"市民郑浩说。 "十四五"时期,福州市新建口袋公园381个。散落在城市角落的"方寸之美",串起一道道绿意盎然 的风景线,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百姓的生活日常。 立交桥下的空间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光照不足、水土易流失,绿植长期长势不良。如何改造利 用?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智慧。 在相关部门协同创新下,桥下空间和桥下绿地整合利用、整体改造的思路逐渐清晰:清理规整绿 植,铺上透水混凝土,并面向人行道方向增设出入口和环状花坛式坐凳;在一些立交桥下,口袋公园还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打造"雨水花园",将立交桥下排水接入旱溪景观,节约养护成本的同时,兼具 ...
城市更新“施工图”变成群众满意“实景图”
广西日报· 2025-11-01 10:53
民生福祉改善 - 累计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和安置住房约36.81万套,惠及83.58万名群众 [1] -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7189个,推动73.58万户居民居住条件改善 [1] - 更新和加装住宅老旧电梯3786部,有效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难题 [1] - 推进34个自治区级完整社区试点建设,新增社区服务设施408个 [1] - 建设“口袋公园”859个、城市绿道1878.21公里、儿童友好场所111片,开放城市公园绿地432块 [1] 城市安全韧性提升 - 累计完成建设改造燃气等地下管网13408公里 [2] - 完成167座供水厂隐患排查整治,基本消除111段城市黑臭水体 [2] - 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699.2万吨/日 [2] - 2024年城市内涝风险点较2023年减少230余处 [2] - 专项整治整改燃气安全隐患1.34万项,打击非法经营“黑气”行政案件118起、刑事案件17起 [2]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 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36片历史文化街区实现保护规划全覆盖 [2] - 建成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信息平台,实现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监管 [2] - “十四五”以来新公布历史建筑962处、新增挂牌1134处、完成测绘建档1014处,三项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2] 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 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3] - 全区8个设区市已出台城市更新实施办法 [3] - 桂林市阳朔糖厂改造的糖舍酒店和北海市冯家江湿地公园项目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3]
推进绿地共享 开拓生态空间
人民日报· 2025-10-27 06:19
锦绣文化公园改造项目 - 浦东图书馆拆除围栏,与浦东青少年活动中心、浦东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共同纳入锦绣文化公园整体改造,形成总面积达43公顷的连续开放空间[1] - 改造优化路网结构,打通断点,增加绿道实现全区域无障碍通行,并新增步道、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及公共厕所以满足全龄化需求[1] - 以水文化为脉络,结合严茂塘河道景观打造"一岸六园十二景"特色节点,如图书馆旁的"星河书阶"和"塘染墨香"滨水阅读区[1] 上海市公园绿地建设总体进展 - 截至2025年9月,上海市各类公园数量达1013座,提前实现"十四五"末建成"千园之城"的目标[1] - "十四五"时期上海市新建公园绿地2500公顷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5平方米[1] - 累计开放单位附属绿地174个,释放公共绿地111万平方米,其中48座进一步改造为口袋公园[1] 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策略 - 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是超大型城市解决土地资源紧张、新增公共绿地成本高的对策[2] - 上海市绿化市容部门分析提取外环内及五大新城单位附属绿地6239块,总面积约51.26平方公里,其中342块入选"开放共享项目库",101块具备建设口袋公园条件[2] - 上海市制定《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建设技术标准》并于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以规范开放共享之路[2] 生态空间与文化融合 - "拆墙透绿"促进公园绿地与街区、园区、商区等功能设施的无界融合,相互赋能[2] - 生态空间通过文化活动构建城市认同感,如辰山植物园的音乐节和徐家汇公园的音乐会,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已有20多处生态空间常态化举办音乐演出[2]
从“养老”到“享老”!“十四五”城市人居升级:24万老旧小区改造 1.8万口袋公园落地
央视网· 2025-10-22 11:55
城市体检与更新进展 - 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50多个县级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 [1]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 [8] -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包括加装电梯12.9万部,增设停车位340多万个,新增社区服务设施6.4万个 [8]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 - 沈阳市已建成3198个口袋公园,数量居全国前列 [3] - 全国范围内打造“口袋公园”1.8万多个,建设城市绿道2.5万公里 [8] - 厦门市已完成2000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30万户,形成“厦门模式” [6] 养老服务设施发展 - 通过城市社区食堂和农村老年食堂布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推动银发经济新场景 [4] - 老旧小区改造中增设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6.4万个 [8]
“十四五”身边事|口袋公园,“绘”出城市好景致
新华社· 2025-10-19 21:54
口袋公园定义与功能 - 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式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到10000平方米之间 [1] - 口袋公园提供多种休闲活动功能,包括打乒乓球、健身、遛娃、休闲玩耍、演唱京剧等 [1] 口袋公园的普及与使用 - 口袋公园在全国多地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广西南宁、重庆江北区、山东滕州市、浙江慈溪市等地均有市民使用 [1][3] - 口袋公园使"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的日常,提升了城市景观 [3] 行业发展规模与成就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建设口袋公园超过1.8万个 [3] - 同期全国新增城市绿道2.5万公里,通过"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3]
重庆“见缝插绿” “十四五”期间建成“口袋公园”370余座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5:28
公园建设成果 - 重庆市在“十四五”期间建成370多座“口袋公园”[1] - 新建包括三板溪公园、竹溪河公园、凤栖湖公园在内的近600座城市公园[1] - 新建42座社区体育文化公园[1] 公园改造与开放 - 过去五年对全市358座老旧公园进行改造提升,更新设施、优化植被、完善运动功能[2] - 梳理全市235个城市公园内的356处开放共享空间,开放草坪和林下空间[2] - 配套建设公厕、直饮水、休憩座椅等便民设施[2] 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 - “十四五”期间打造特色花境396处,完善绿道563公里[2] - 新增城市绿地7273万平方米[2] - 推进21万平方米坡坎崖绿化改造,实现鹅岭—虎头岩10.8公里山脊线绿荫如盖[2] - 打造长江、嘉陵江11.5公里滨水绿带[2] 公园功能与布局策略 - 将“口袋公园”建设融入“渝城助医”“渝城护学”专项行动,在医院、学校周边优先布局[1] - 探索在学校周边配套建设公园、公厕和等候区,为接送孩子的家长提供便利[1] - 将城市“边角地”、闲置地转化为绿色活力空间,推动城市品质提升[2]
今年,东莞将完成不少于180个口袋公园建设
南方都市报· 2025-10-11 14:36
口袋公园建设 - 全年计划完成不少于180个口袋公园建设 截至9月已完工135个 在建37个 待开工8个 [1][2] - 涌现标杆项目 如清溪厦坭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配套公园为全市首个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地上公园 道滘草编花园深度结合莞草编织文化 [2] 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 今年选取第三批33个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 新增开放共享面积48.5公顷 [1][3] - 2023至2025年累计选取试点109个 总开放共享面积达389.06公顷 [3] - 开放共享公园人流量约460万人次 前三季度累计举办"公园+"活动约60场 [3] 环卫管理水平提升 - 重点推进市容市貌11项提升行动和百日攻坚10项举措 统筹全市每周全城"大清洗"活动 [2] - 完成8.3万处不规范垃圾桶(箱)及收集点撤并 环卫三轮车87%完成"六统一" 环卫工衣100%统一 设置环卫工具箱(房)1201个 [2] 燃气安全与设施改造 - 计划推动7368户"瓶改管"改造 截至9月底已更换天然气居民用户户内燃气设施2万套(件) 推动东城街道9个项目6450户进场开工 [4] - 优先改造燃气管道运行满20年的瓶组供气小区和2000年底前建成未实施"瓶改管"的老旧小区 [4] 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 排查整治问题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1364处 拆除面积5.7万平方米 [4] - 新增改造LED灯约8100盏 修剪遮挡路灯树木约4.2万株 加装漏电警示智能监控设备456套 [4] - 全市正式运营集中摆卖区95个(设定摊位4725个) 试运营集中摆卖区34个(设定摊位1670个) [5] - 巡查发现并处置"六类"问题约32.1万宗(处) 开展"五进"活动共约1.68万次 [5]
【西安】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陕西日报· 2025-09-28 06:37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 西安市已建成城市公园187个、口袋公园和绿地广场1430个、绿道总长度超过2000公里 [1] -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中心绿廊全长6.8公里,总占地180公顷,贯穿城市东西并连通渭河和沣河 [3] - 雁塔区一处口袋公园占地面积7560平方米,可辐射周边两三公里范围内的人口 [6] 生态理念与技术创新应用 - 沣西新城海绵城市体系能完全消纳周边两三个街区的外排雨水,显著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3] - 浐灞国际港上善口袋公园保留30%原有乔木,采用透水铺装等海绵城市理念提升生态效益 [4] - 城市改造注重保留原有植被,如七区花园保留大杨树并保护性移植三棵巨大石楠树 [6] 公园功能多元化与开放共享 - 曲江杜邑遗址公园通过“公园+健身/文化/消费场景”创新,全年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节假日日均客流量达4000余人次,露营帐篷高峰数量达3000顶 [7] - 长安公园开辟60余亩农业体验区,增强市民参与农业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7] - 口袋公园被划分为彩林花园、运动花园、童趣花园和老年花园等不同功能区,满足多样化需求 [6] 城市更新与社区普惠策略 - 西安市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对街边零碎地块和闲置用地进行改造提升 [6] - 通过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方式,将昔日的“边角料”转变为“金边银角” [4][6] - 未来将结合城市更新和老旧片区改造,持续增加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数量以增强普惠性 [8]
达成“千园之城”目标后 上海计划到2035年让公园总数达到2000座
解放日报· 2025-09-01 09:36
上海"千园之城"建设成就与规划 - 上海提前完成"十四五"建成"千园之城"目标 [1] - 2035年计划新增1000座公园 使公园总数达2000座 [2] - 面临土地稀缺和建设成本压力 平均单园建设成本以亿元为单位 [2] 存量资源盘活策略 - 通过城市更新盘活边角空间 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2] - 口袋公园面积介于400平方米至1万平方米 具有高可及性 [2] - 外环绿带转型为环城生态公园带 开放共享单位附属绿地162处 面积超100公顷 [2][3] - 推进立体绿化建设 "十四五"期间目标新建200万平方米 [3] 新型公园形态发展 - 环城生态公园带包含"一大环"(外环绿带+楔形绿地+生态间隔带)和"五小环"(新城绿环) [5] - 累计新增楔形绿地330公顷 推进吴淞江等楔形绿地建设 [5] - 绿道系统串联生态节点 具备休闲健身与生态保护多元功能 [6] - 环城生态公园带通过绿道连接 可形成超40平方公里超大型公园 [7] 郊野空间开发进展 - 建成193座开放休闲林地 分布于9个区及临港新片区 [7] - 119座林地升级为休闲森林公园 提供健身康养等生态服务功能 [7] - "五个新城"每年建设50公里环新城绿道及5000亩森林生态公园带 [3] 非传统公园建设 - 楔形绿地与生态间隔带纳入环城生态公园带体系 [5] - 吴淞江生态间隔带已纳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专项规划 [5] - 打破功能边界的非典型公园成为下一阶段建设切入点 [4]
湖北五年投近3500亿元推进城市更新,惠及居民270万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23:27
城镇化发展进程 - 湖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20年62.89%提升至2024年66.35% [1] - 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新阶段 城市发展模式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 [1] 城市更新投资与项目规模 - "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超7800个 完成投资近3500亿元 [1] -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84万个 惠及居民270万户 [1] - 加装更新电梯超过1万部 完整社区覆盖率达30% [2] - 建成智慧停车平台覆盖17个市州 联网车位350万个 [2] 城市更新模式创新 - 创新推出"产权人自主更新"模式 已有48个项目采用该模式 6500余户居民入住新居 [2] - 采用"留改拆"并举方式推进更新 完成19片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 [2] - 历史建筑数量翻番达4455处 武汉昙华林等街区成为文旅新地标 [2] 绿色生态建设成效 - 建成5100公里荆楚绿道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十三五"末提高1.95平方米 [2]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3.88个百分点 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 [2] - 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5% 县级市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100% [2] 金融支持与资金保障 - 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 截至7月末白名单项目达855个 [3] - 授信审批3116.9亿元 累计投放2197.8亿元 [3] - 银行机构审批城市更新贷款项目150多个 审批金额超2700亿元 已投放近900亿元 [3] 武汉城市更新实践 - 2024年率先成立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编制面向2035年专项规划和"十五五"规划 [4] - 研究起草《武汉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 强调整体规划连片推动 [4] - 改造193个城中村累计1517万平方米 改造老旧小区608个 [4] - 构建"中央资金+特别国债+社会资本"多元保障体系 获10亿元中央财政补助 [4] 宜昌创新机制 - 聚焦"居民自主更新"和"污水按效付费"机制创新 [5] - 污水收集服务费30%与污染物收集量等指标挂钩 建立按效付费机制 [5] - 通过地企合作模式引入央企成立"水管家"公司 [5] - 实施"海绵+"方案 推进183个示范项目建设 [5] 未来发展规划 - "十五五"时期加快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 [5] - 加快编制城市更新"十五五"专项规划 [6] - 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 [6] - 推进一批城市更新重点项目落地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建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