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利息融资成本
icon
搜索文档
降低非利息成本 让民企融资“体感”更好
证券日报· 2025-05-20 00:53
民营经济促进法及金融支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实施 要求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民营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增强信贷供给与融资需求的适配性 [1] - 民营企业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就业、民生等方面作用不可替代 加大金融支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1] -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 需重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现状 - 非利息融资成本难以下降是融资难融资贵的主因之一 贷款综合成本由利息和非利息构成 利息成本持续下行但非利息成本居高不下 [1]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 3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处于历史低位 但非利息成本涉及多收费主体 名目多且不透明 导致企业体感成本高 [1] - 案例显示某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5.16% 其中贷款利率3.5% 非利息成本1.66%占比32% 包括抵押费、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 [3] 降低非利息成本的措施 提升信用评估能力 - 银行与民营企业信息不对称导致依赖外部增信 推高非利息成本 互联网银行通过AI建模整合企业主信用画像、产业链数据等 打破"无抵押不贷款"传统模式 [3] - 金融机构需加强科技应用 多维评估民营企业信用水平 降低信息壁垒 [3] 完善激励考核机制 - 中小微民营企业普遍抵押物不足、违约成本低 银行因追责机制严格要求担保介入 需完善考核机制在不放松风控前提下提升容错纠错能力 [4] - 优化激励与尽职免责机制可压缩非利息成本 [4] 强化监管与政策协同 - 非利息成本治理需"大监管"格局 例如"银税互动"将纳税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 需加强财政贴息、数据共享等政策组合 [5] - 部分非利息成本隐蔽性强 监管部门需提升收费透明度 压缩不合理成本空间 [5] 政策意义 - 降低非利息成本是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关键 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 支撑产业升级 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