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跨界
icon
搜索文档
从竹编手包到爆款潮玩,非遗如何紧跟市场与潮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22:34
杨昌芹的公司从以前的工坊到现在的公司化运营,每年的营收在2000万元左右,还建成了竹编非遗展示 基地、展示中心以及非遗工坊,带动了当地108人固定就业、200多人的灵活就业,民族村的村民也实现 了年终分红。 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来源:国新网(徐想摄) "非遗+产业",让竹编手艺人走上了致富路,而"非遗+跨界",让小竹编融入大市场。为了让竹编更快和 一线市场接轨,杨昌芹先后跟二十余家企业洽谈,谈成合作,拿到了订单。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比如 像赤水是全国的优秀旅游城市、竹乡,围绕吃竹、用竹、赏竹、玩竹下功夫,打造了一系列"竹旅游"研 学精品线路,也让更多到赤水旅游的游客走进竹编工坊、竹编展示中心和基地,体验竹编文化,把竹编 产品带回家,每年有2万人左右来到基地。 6月25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文化和旅游部推荐的基层代表围绕"推动 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美好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这些年来,随着文旅消费越来越热,"文旅+非遗"的模式也越来越受游客喜欢。 在见面会现场,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展示了自己戴 的耳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