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运城 IP焕新传承千年文脉
经济日报· 2025-10-31 06:19
文旅融合发展战略 - 公司围绕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坚持以文引流、以旅聚势、以商增值,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3] - 公司通过IP的创造性转化,使文化元素与城市旅游深度融合,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 [4] - 公司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同频共振 [3] 科技赋能与体验创新 - 景区上线支持8种语言的AI智能语音讲解系统,覆盖游客中心、圣像广场等高频区域 [4] - 运用10台激光投影机在中条山15万平方米山壁投射经典场景,打造夜间光影盛宴 [5] - 借势热门游戏推出“忠义闯关”互动活动,吸引百万年轻网友参与 [5] - 景区推出配备智能温控、语音控制的“胶囊”太空舱住宿,成为需提前三天抢订的爆火产品 [9] 非遗技艺传承与产业化 - 西庄村通过成立“技艺传承党小组”免费传授石刻技艺,已带动800多名从业人员致富,42户加工户年销售额累计超5000万元 [6] - 澄泥砚生产基地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上千个砚台品种畅销全国及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90%从业者为当地村民,雕刻工月收入达六七千元 [7] - 围绕“稷山饼子”形成的产业链带动全县1200余户就业,近3500人年均收入达8万元 [8] 文旅消费与产业联动 - 国庆中秋假期全市开放的51家A级景区等累计接待游客192.18万人次,累计门票收入1570.33万元,累计经营收入3129.06万元 [10] - 名菜楼以本地食材烹制特色美食,日均消耗20多只土鸡,有效拉动本地农产品销售 [9] - 本地面粉厂每天5万公斤产能专供周边饼子店,形成从麦田到饼炉的完整产业链 [8] - 专供名菜楼的羊场养殖1000余只萨福克羊,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 [9]
(乡村行·看振兴)广东清远香坪镇:一针一线绣出振兴路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15:23
项目背景与投资 - 香坪镇政府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金太阳幼儿园合作盘活原龙水村良圩小学1250平方米闲置地块[2] - 项目总投资约30万元打造非遗瑶绣工坊实现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突破[2] - 工坊集非遗传承研学教育文旅体验于一体成为乡村振兴平台[2] 业务模式与运营 - 工坊规划三大功能区包括瑶绣区扎染区农耕区配套完善服务设施使非遗可看可学可体验[2] - 创新推出文创定制农家烹饪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吸引12个团队约900余人到访体验[2] - 采用土地入股+动态分红模式以闲置校园地块使用权和经营权入股为村集体经济提供稳定活水[3] 社会效益与就业 - 工坊直接提供10余个妇女全职岗位间接带动1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兼职就业[3] - 项目让村民既能照顾家庭又能靠手艺赚钱有效缓解当地就业压力[3] - 龙水村每年可获得固定分红后续将按实际盈利每五年递增[3] 发展前景 - 公司将继续深耕非遗+产业融合路径让更多村民端稳非遗饭碗[3] - 通过三大创新举措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发展动能构建可持续的富民体系[3]
从竹编手包到爆款潮玩,非遗如何紧跟市场与潮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22:34
文旅+非遗模式发展 - "文旅+非遗"模式受到游客广泛喜爱 竹编等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审美结合形成新消费趋势 [1][2] - 赤水竹编传承近四百年历史 从生活用具发展为工艺品/实用品/收藏品 形成完整产业链 [2] - 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 年营收达2000万元 带动108人固定就业和200多人灵活就业 [3][5] 非遗产业化创新 - 竹编产业建成非遗展示基地/工坊 开发研学线路 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 实现"非遗+旅游"融合 [5] - 东莞将国家级非遗"千角灯"转化为3D金属拼图潮玩 通过国际机场免税店渠道全球销售 [5] - 推出《潮涌鱼歌》等非遗主题说唱音乐 打造粤港澳非遗墟市等沉浸式消费场景 [6] 市场需求变化 - 游客需求从观光转向文化深度体验 导游角色转变为"文化翻译官" 推动非遗故事化传播 [2] - 竹编产品通过20余家企业合作对接一线市场 形成"吃竹用竹赏竹玩竹"全链条消费 [5] - 潮玩产业通过制造美学输出传统文化 鸿福桥市集等场景实现"可玩可感可消费"转化 [6]
煌上煌荣获“荣昌卤鹅推广企业”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4-30 15:34
公司荣誉与合作 - 煌上煌被授予"荣昌卤鹅推广企业"荣誉,凭借销售网络、生产线及推广使命感 [1] - 煌上煌与荣昌卤鹅联动合作获好评,产品口感正宗,推动传统美食传播 [5] 产品与生产优势 - 荣昌卤鹅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独特卤香风味与精湛工艺闻名 [7] - 煌上煌重庆荣昌基地占地120亩,年产1万吨卤制品,智能化程度高 [7] - 公司保留传统配方精髓,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确保品质稳定 [7] - 采用冷链物流技术保障产品新鲜度,突破地域限制 [7] 市场推广计划 - 打造"从荣昌到全国"燎原式销售网络,线下以重庆荣昌为核心,门店设专区 [9] - 线上借助电商平台开设专区,利用社交媒体开展话题营销与直播带货 [9] 战略意义 - 成为荣昌卤鹅推广企业是"匠心传承地方美食"战略的重要一步 [11] - 探索"非遗+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地方特色美食产业化与全国化 [11]
潍坊非遗食品首航新西兰:农业开放新高地新跨步
搜狐财经· 2025-04-28 13:04
潍坊农业对外开放成果 - 黄元御(潍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黑芝麻丸等食药同源食品首次出口新西兰,标志着潍坊农业对外开放领域新增成果 [1] - 潍坊国家农综区促成多项农产品首次出口,包括密州酒业清香型白酒出口韩国、阳春啤酒出口古巴、惠发鸡肉出口尼日利亚等,并在全国首次实施葡萄糖出口"批次检验"业务 [3] - 潍坊涉农产品出口额从2019年的170.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94.6亿元,年均增速达12.1% [5] 非遗文化与现代农业融合 - 潍坊通过"非遗+产业"模式,将传统养生文化与国际贸易对接,如安丘绢花年出口创汇超8000万元,远销欧美20余国 [3] - 圣川食品的牛蒡茶、华涛食品的粉皮粉条等"手造"产品凭借非遗技艺成功打入日韩、欧美市场 [3] - 非遗食品出口案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出海"的典范 [3] 制度创新与通关便利化 - 潍坊国家农综区优化实施45条支持政策,设立种质资源进口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推行"即报即放"等创新举措 [4] - 进出口业务办理时间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快2小时,企业成本降低30% [4] - 实现中日农食产品检验检测第三方结果互认,推出促进农食产品扩大出口新十条措施 [4] 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 - 潍坊举办中国—拉美农业部长论坛、盐碱地综合利用国际大会等高规格活动扩大国际"朋友圈" [5] - 引进荷兰温室技术、以色列滴灌系统等国际先进农业科技,推动本土创新成果如西瓜基因组研究、鸡屠宰ISO国际标准"走出去" [5] - 已与14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产品贸易往来,40多家农业企业在境外建设产业园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