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人才培养

搜索文档
非遗传承生力军扩容,“对口高考”让中职生闯入本科高校非遗“赛道”
中国青年报· 2025-10-13 11:34
凤阳花鼓非遗传承人孙凤城、高静与滁州学院花鼓艺术团的学生同台演出。 图片由滁州学院提供 作为一名宿州学院表演专业(泗州戏方向)的本科毕业生,90后张文如今已是合肥理工学校的一名教学 管理人员,但他始终将传授泗州戏视作自己的"本职工作"。家门口的这场戏曲盛会,让他格外激 动:"我们有戏曲班,希望同学们能趁这个假期,进入剧场,好好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见识一下名家 的风采。" 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张文并非出自梨园世家,也不是科班出身,他在上中职时与戏曲结缘,后来走上 专业道路,考上了本科高校。其实,他的经历并非个案,随着国家对非遗保护传承的日益重视,不少地 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戏曲、传统工艺美术等专业(方向),随着"对口高考"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开始 招收大批中职毕业生。 对此,记者深度调研发现,有很多专业,目前中职学校基本已经"贯通"高职院校,而"对口高考"的实 施,使得中职学校开始接通本科院校非遗"赛道",越来越多的职校毕业生在非遗传承中扮演起"生力 军"角色。 本科院校开设非遗保护专业,为何"对口"中职招生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2021年,教 ...
非遗传承队伍如何更加壮大?(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人民日报· 2025-08-10 06:11
非遗传承人才政策体系 - 国家构建非遗人才培育制度体系 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修订草案补充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支持措施和增加传承人培养内容 [2] - 政策文件出台完善工作格局 以各级非遗行政部门为主导 非遗保护中心 非遗馆 非遗保护协会为骨干力量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2] -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 促进非遗薪火相传 [1] 非遗传承人才规模与现状 -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942人 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规模近4000人 [1] - 非遗项目传承队伍存在年龄老化 后继乏人等问题 [1] - 全国非遗工坊超过1.8万家 分布在2005个县级行政区 包括670个脱贫县和13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3] 人才培养与就业促进 - 非遗工坊带动相关产业链120余万人就业增收 [3] - 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10年 149所高校参与 举办1400余期研培班 覆盖1300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直接培训5.1万人次 [4] - 各地研培项目参与院校超过200所 惠及超过20万人次 [4] 创新传承模式与乡村振兴 - 发展非遗+研学和非遗+旅游模式 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 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3] -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海南五指山市等地通过创新探索助力人才留乡 [3] - 教育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加强非遗相关课程和教材建设 [4] 未来发展规划 - 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教育部等部门加强以研培计划为重点的非遗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工作 [4] - 支持高校加强非遗相关专业建设 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强化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 [4] - 持续推进非遗传承人培养工作 形成可持续的传承生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