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icon
搜索文档
“非遗+”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四川日报· 2025-05-30 08:29
非遗产业市场表现 - 自贡灯会依托彩灯技艺成为全国火爆文旅新场景 西安永兴坊植根陕西非遗10年吸引6000万游客 [7] - 非遗相关短视频在单一平台创下7000多亿播放量 茶文化内容尤其受30岁以下年轻创作者欢迎 [7][8] - 道明竹编产品远销多国 其设计的芙蓉花胸针被选为成都大运会官方伴手礼 [7] 非遗产业创新模式 - "非遗+科技"模式涌现典型案例 包括二十四节气手游和蜀锦纹样沉浸式体验项目 [8] - 快手可灵AI技术生成熊猫拉二胡等AIGC内容 助推非遗文旅短片登平台热度榜首 [8] - 跨界合作创造新消费业态 蜀绣银花丝等非遗纹样应用于咖啡杯手提袋等现代商品 [9] 非遗产业升级路径 - 数字化技术提升非遗表现力 提供纹样再创作及实体化输出等交互体验 [8] - 行业形成三大共识:文化IP差异化打造 数字技术赋能 跨界合作创新 [9] - 专家指出"非遗+旅游"需延伸至民俗体验和产品购买 满足年轻群体深度需求 [7]
第九届非遗节汇聚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科技赋能成亮点
中国青年报· 2025-05-28 23:56
非遗节概况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开幕,主题为"增进交流互鉴 激发传承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 [1] - 活动汇聚全球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通过科技赋能和国际交流展现非遗创新活力 [1] - 开幕式上呈现峨眉武术、太极表演、陕北说书跨界街舞等节目,100位非遗代表穿过巨幅蜀锦形成的非遗大道 [1] - 51支国内外队伍参与巡游表演,包括川江号子、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意大利旗舞、泰国民族舞、四川清音、川剧等 [1] 科技赋能非遗 - 科技赋能非遗专题展成为亮点,运用AI、AR等前沿科技重新定义非遗展示方式 [3] - 《趣构成纹》展项通过算法让宋锦、缂丝等传统纹样重生,观众可生成专属纹样 [3] - 《数字蜀面》利用AR技术让观众化身舞台主角,体验"一瞬千面"的东方魔幻 [3] - 《织影万象》用沉浸式光影重现蜀锦织造的古韵今声 [3] - 现场首发《二十四节气》手游、《有趣的甲骨文》VR艺术展等三大项目 [3] - "数练太极"智能系统通过动态捕捉技术,让传统武术化身可交互的数字导师 [3] 活动体系与跨界合作 - 构建"3+3+N"活动体系,"创意生活"国际非遗品牌IP授权交易活动开设国际展区 [3] - 西班牙西甲联赛、古巴纺织工艺等近百个非遗IP跨界参展 [3] - 全省183个区县的288个社区同步开展非遗惠民活动 [3] - 成都主会场举办国际非遗美食周,汇聚8个世界美食之都特色美食与70余项饮食类非遗 [3] - 传统医药推广周通过义诊等形式展现非遗当代价值 [3] 传播与影响力 - 四川非遗宣传推广大使李子柒等网络红人到场,助力非遗传播破圈 [4] - 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共同主办,持续至6月3日 [4] - 紧扣"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理念,为非遗注入新时代活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