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科技应用
搜索文档
2块钱一餐,“禁止新鲜肉菜”,他开的预制餐厅没人反对
36氪· 2025-11-14 18:19
公司概况与商业模式 - 公司为一家仅销售预制菜的实验性小店,位于成都武侯区一条小巷,自2024年7月15日开业,每天仅营业三小时,平均每天接待二三十人 [5][14] - 商业模式独特,不设明火厨房,所有餐品均为工业包装的半成品和预制菜,价格区间为最便宜的热干面2元至最贵的单品笋子烧牛肉浇头13元,明确表示不打算赚钱,更像是一场实验 [1][5][14] - 采用面对面、板前料理式的吧台设计,操作过程对顾客完全透明,明码标价售卖预制半成品,价格低于一桶方便面,旨在测试市场接受度 [14] 产品表现与客户反馈 - 产品获得部分顾客认可,有湖北顾客评价2元热干面有80%的家乡还原度,另有附近小区居民在三个月内光顾不下十回,并主动增加单品份量 [1] - 店主认为工厂标准化工艺能超越普通餐馆厨师,例如其店内13元的预制笋子烧牛肉浇头,声称成都90%的面馆现烧都达不到其味道 [9] - 小店反馈显示,当代年轻人对方便食品和工业食品有天然接受度,关键驱动因素是物美价廉 [16]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预制菜行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3616亿元,并以每年20%-35%的增速持续扩张,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7490亿元 [20] - 行业渗透率提升,中国饭店协会2024年调研数据显示,全国有61.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经常购买预制菜,较2022年上升22个百分点,25至40岁年龄段接受度高达73.8% [16] - 餐饮业预制化是明确趋势,尤其在烤肉店、小吃等业态中基本全预制化,核心驱动力是低毛利环境下对成本控制和产品标准化的需求 [6] 技术与认知演变 - 预制菜技术持续迭代,急冻技术从零下二三十度发展到零下几十度,能迅速抑制微生物生长,无需添加防腐剂,正规大厂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远严格于街头厨房 [10][11] - 公众对预制菜存在认知误区,如认为其必然便宜或难吃,但实际上连锁餐饮采用预制菜的首要目的是标准化与供应链管控,而非单纯节省成本 [13] - 行业监管趋严,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明确规定预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剂,并推进覆盖生产、冷藏、冷链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13] 行业观察与辨别方法 - 基于长期观察,总结出现炒与预制的辨别方法:炖、蒸、烧类菜品若难吃(如没炖软、调味不均)反而可能是现做的,因为手艺是稀缺的,而工厂会聘请顶级厨师设计配方以确保大批量产品味道稳定 [7] - 炒菜最容易通过“锅气”分辨,料理包无法复制美拉德反应带来的风味,但碗碗菜、自选快餐等多用半成品炒制 [9] - 在清炖菜品上,可通过肉质细微差别辨别,如预制羊肉可能更松散或微红,冷冻鸡肉肉质更紧但失去部分嚼劲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