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用冰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卖冰大火,农夫山泉们的“搭子”生意
经济观察报· 2025-06-29 11:51
行业动态 - 山姆与农夫山泉联手推出袋装冰块新品,引发抢购热潮 [2] - 伊利、蒙牛、盒马、罗森、便利蜂等企业均已推出自营冰块产品 [1][6] - 蜜雪冰城延续1元1个冰杯的售卖模式 [1][6] - 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达48杯 [5] - 2024年大暑前后冰杯外卖量同比激增350%,搭配酒水饮料的外卖量增长300% [18] 市场格局 - 当前食用冰市场主要玩家包括老牌生产企业、零售渠道、跨界食品饮料企业和新茶饮企业 [9] - 农夫山泉投入更高成本自建生产线,同时采用代工模式 [8] - 盒马、罗森等商超便利店多采用代工模式,部分便利店自行生产 [9] - 蜜雪冰城在门店购置制冰机现场制作并销售 [9] - 天眼查显示553家制冰企业中179家成立于2019年后 [20] 产品特点 - 冰杯具有便捷性强、可塑性高、干净卫生等特点 [3] - 工厂制冰采用过滤水和缓冻工艺,产出高密度、透明、融化慢的冰块 [14] - 冰杯成本中包材、仓储、运输占比超50%,塑料杯需使用抗冻材质 [14] - 农夫山泉纯透食用冰选用千岛湖水源,通过低速缓冻工艺制成 [2] 成本分析 - 冰杯平均售价从2024年的3-4.5元降至2025年的2.5元 [12] - 盒马同款冰杯价格从2022年4.9元降至2025年2.5元 [13] - 每杯利润约0.1元,包材成本0.7元,运输成本0.2-0.3元 [15] - 4吨自来水经处理后仅能产出1吨冰 [14] - 冷链运输成本是常温运输的3-4倍 [15] 渠道与扩张 - 农夫山泉食用冰已上线全国14个城市的便利店渠道 [17] - 产品主要辐射周边350公里范围,超过400公里运输成本大幅上升 [15] - 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销售期达8-10个月,北方约6个月 [15] - 冰勋制冷设备销量近两年增长2-3倍,同步发力内贸与外贸 [9][19] 商业模式 - 代工模式能快速响应市场,规避重资产投入风险 [8] - 自建工厂前期投入需三四千万元 [8] - 冰杯作为饮料产品的搭档,通过拓宽食用场景来引流 [18] - 参照日韩市场,冰杯多以"冰杯+饮料"组合形式售卖 [18] 未来趋势 - 行业认为食用冰将如同饮用水一般成为日常必需品 [20] - 市场面临洗牌,企业需调整生产与客户结构应对淡旺季 [20][21] - 罗森计划扩大冰杯SKU,叮咚买菜开发独家玫瑰冰杯和冬季冰球 [21] - 消费习惯从日韩传导至中国,正向下沉市场辐射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