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夫山泉(09633)
icon
搜索文档
伊利、农夫山泉、统一们11年财报拆解:存量市场时代,增长该从哪里"抢"?
36氪· 2025-04-14 10:25
进入财报季后,万洲国际、蒙牛、农夫山泉等食品饮料企业也陆续披露了2024年年报。 3月5日,统一企业中国公布2024年业绩,总营收为303.32亿元,同比增长6.1%;3月25日,农夫山泉公布2024年业绩,总营收为428.96亿元,同比增长 0.5%;康师傅公布2024年业绩,总营收为806.51亿元,同比增长0.3%;中国食品公布2024年业绩,总营收为414.92亿元,同比增长0.21%;4月2日,海天 味业公布2024年业绩,总营收为269.01亿元,同比增长9.53%。 看似微小的增幅背后增量体量并不小。如统一企业中国同比增长6.1%,实际上是2024年收入比2023年增加17.41亿元;康师傅同比增长0.3%,实际上是 2024年收入比2023年增加2.33亿元;农夫山泉同比增长0.5%,实际上是2024年收入比2023年增加2.29亿元。 巨头们的营收增量,相当于新锐品牌一年的总和营收。农夫山泉2亿元的增长,若以东方树叶5元/瓶的价格计算,相当于2024年比2023年多卖了4000万 瓶。 农夫山泉东方树叶 图片来源:天猫农夫山泉旗舰店 体量、规模让这些企业成了大象,以往千丝万缕的业务和组织成了 ...
农夫山泉上榜工信部中国首批消费名品,为唯一大型瓶装水企业
观察者网· 2025-04-13 18:58
文章核心观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农夫山泉作为唯一入选的全国性瓶装水企业引发市场注目,其“天然水源”战略凸显独特价值,水源地布局或为评选脱颖而出关键,坚守水源选择或重构行业竞争逻辑并印证品质投入商业价值 [1][2][3] 行业情况 -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和健康意识提升,消费者对饮用水质量有更高追求,愿为“天然水源”支付溢价,优质水源地资源成行业竞争焦点 [2] 公司情况 - 农夫山泉是包装饮用水行业唯一坚持只用天然水源的龙头企业,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在全国布局12个主要水源地,与行业普遍采用的城市自来水净化工艺形成对比 [2] - 1996年农夫山泉创立时董事长钟睒睒就着手在全国布局优质水源地,认为占据好水源能掌握行业标准话语权 [2] - 2024年农夫山泉安徽黄山水源地投入使用,总投资12.5亿元,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饮用天然水160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全国6个水源地项目同步推进 [3]
农夫山泉:秉承长期主义,龙头底色不改-20250411
东吴证券· 2025-04-11 08: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轮价格竞争由龙头基于份额增长诉求主导,过往价格战龙头能在价格竞争和份额提升中获动态博弈平衡,公司秉承长期主义,竞争优势依旧,份额有望逐步修复企稳,且饮料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下,绿水对利润率影响有望边际削弱 [9][15] - 短期波动不影响行业长期增长逻辑,中长期看,包装水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饮料细分赛道景气延续,产品推新及培育、渠道网络布局、品牌心智占领仍是行业竞争胜负手,看好公司作为优质龙头的中长期价值 [9][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2018 - 2023年公司营收CAGR约16%,净利润CAGR约27%,凭借深厚护城河体系在核心业务领域取得显著竞争优势,成长为饮料龙头 [9][15] - 2024年公司业绩增速因舆情事件受负面冲击,公司积极回应维护品牌形象,调整策略推出绿瓶纯净水,逐步助推市场份额修复 [15] 中国软饮龙头,包装水 + 饮料双引擎发展 秉承长期主义,极致品质主义打造饮料王国 - 公司1996年成立,从包装水业务起家,逐步拓展饮料产品矩阵,目前已布局多个品类,实现双轮驱动发展 [9][16] - 股权结构集中且稳定,创始人钟睒睒为实控人,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17] - 创始人勇于创新、善于营销,管理团队经验丰富,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1] - 2021年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截至2023年末已归属431.82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038%,有利于调动核心人才积极性 [22] 业绩稳健增长,双擎驱动彰显韧性 - 2023年公司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018 - 2023年收入CAGR达16%;2024年主营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增0.5%和0.4%,舆论事件致包装水业务承压,业绩增速放缓 [24] - 分产品看,包装水业务2018 - 2023年收入CAGR达11.5%,2024年收入同比 - 21.3%,当前舆论影响缓和,份额有所回升;饮料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 + 20.3%,茶饮料业务增速迅猛 [26][27] - 公司2022 - 2024年平均ROE约为41%,明显高于同行业水平,高净利润率为核心驱动因素,包括高毛利率和费率优化 [31] 天然水护城河稳固,经营底气足 供应链:布局超前,产业深耕 - 公司自1996年起前瞻性布局优质天然水源,截至2024年末已有12个优质水源地,临近五大消费腹地,实现分布式产能就近区域供应 [39] - 公司在果汁和无糖茶业务从源头布局,保障产品品质,如在新疆和江西建立生产基地,在黄山建设研发中心等 [40][44] - 公司纵向一体化控制成本,围绕水源地建厂,实现全自动化生产,通过铁路专线运输和“铁汽联运”方案,形成低成本物流网,物流及仓储开支占比稳中有降 [45][47] - 公司不断扩大产能,截至2020年5月拥有12个生产基地和多条生产线,产能高于华润饮料,目前在建工程共5个项目,预计将为公司发展添动力 [51][54] - 公司研发流程规范,产品标准严格,拥有闭环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科研功底扎实,在东方树叶研发中树立行业品质标杆 [57][60] 产品端:以水为基,茶饮崛起 - 公司业务涵盖包装饮用水和饮料两大板块,2024年占总营收分别约为37%/63%,饮料业务收入超包装饮用水业务 [65] - 公司坚守“天然、健康”理念,深耕包装饮用水,根据不同需求丰富产品矩阵,包括包装创新和产品升级 [67][69] - 饮料业务打造第二增长引擎,2024年茶饮料、功能饮料、果汁饮料分别实现营收167.45亿元、49.32亿元、40.85亿元,各品类持续丰富产品矩阵 [68] 品牌端:天然水更健康,心智强占有 - 公司另辟蹊径塑造“天然水,健康水”概念,通过公布实验报告、广告宣传等方式,在“天然水赛道”占据消费者心智 [79] - 公司广告语设定独具匠心,持续迭代,从不同维度巩固“绿色、天然、健康”品牌定位 [79][86] - 公司积极顺应潮流,开展年轻化营销,聘请代言人、植入综艺、举办跨界营销和联名活动,保持领先地位 [83] 行业天空海阔,龙头稳步向前 基本盘:包装水刚需高频,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 2018 - 2023年中国包装水市场规模CAGR约7%,我国人均饮用量低于美日韩,伴随场景扩容及人均消费量提升,市场规模仍有增长空间 [9] - 舆论事件后公司包装水份额有所回升,龙头韧性足 [27] 第二引擎:茶饮先行,果汁待放 - 2018 - 2023年中国饮料市场规模CAGR为4.0%,无糖茶实现快速增长,2018 - 2023市场规模CAGR近30%,24年渗透率从7.7%提升至15.2%,但仍远低于日韩,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9]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495、552、608亿元,同比 + 15.4%、11.6%、10.1%,归母净利润141.5、159.8、178.5亿元,同比 + 16.7%、12.9%、11.7%,对应PE为25/ 22/20倍 [9]
农夫山泉(09633):秉承长期主义,龙头底色不改
东吴证券· 2025-04-10 23: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轮价格竞争由龙头基于份额增长诉求主导,过往价格战龙头能在竞争和份额提升中获动态平衡,公司秉承长期主义,竞争优势依旧,份额有望修复企稳,且饮料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下绿水对利润率影响有望削弱 [9][15] - 短期波动不影响行业长期增长逻辑,中长期包装水渗透率有提升空间,饮料细分赛道景气延续,产品推新及培育、渠道网络布局、品牌心智占领仍是竞争胜负手,看好公司中长期价值 [9][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2018 - 2023年公司营收CAGR约16%,净利润CAGR约27%,凭借战略定力、技术创新与用户洞察在核心业务领域取得竞争优势成长为饮料龙头 [15] - 2024年公司业绩增速受舆情事件冲击,公司积极应对并调整策略,推出绿瓶纯净水助市场份额修复 [15] 中国软饮龙头,包装水+饮料双引擎发展 秉承长期主义,极致品质主义打造饮料王国 - 公司1996年成立,从包装水业务起家,逐步拓展饮料产品矩阵,实现双轮驱动发展 [16] - 股权结构集中稳定,创始人钟睒睒为实控人,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17] - 创始人勇于创新、善于营销,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忠诚度高,为公司发展提供保障 [21] - 2021年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截至2023年末已归属431.82万股,占已发行股份0.038%,激励核心人才 [22] 业绩稳健增长,双擎驱动彰显韧性 - 2023年公司主营收入426.67亿元,同比+28.36%;净利润120.79亿,同比+42.19%;2018 - 2023年收入CAGR达16% 2024年主营收入428.96亿元,同增0.5%;归母净利润121.23亿元,同增0.4%,舆论事件使包装水业务承压,增速放缓 [24] - 包装饮用水业务2018 - 2023年收入CAGR达11.5%,24年收入同比-21.3%至159.5亿,舆论影响缓和后份额回升 [26][27] - 饮料业务24年收入同比+20.3%至269.4亿,茶饮料业务增速迅猛,旗下东方树叶/茶π等产品销售优异 [27] - 2022 - 2024年公司平均ROE约41%,高利润率为核心驱动因素,高毛利率源于品牌溢价、规模效应和结构优化,费率优化得益于品牌护城河效应、渠道效率提升和精准营销策略 [31][35] 天然水护城河稳固,经营底气足 供应链:布局超前,产业深耕 - 公司自1996年起布局优质天然水源,截至2024年末有12个优质水源地,临近五大消费腹地,实现分布式产能就近供应 [39] - 果汁业务从源头布局,对供应链全程管控;无糖茶业务保障产品品质,2024年加码云南茶叶投资 [40][44][46] - 公司纵向一体化控制成本,围绕水源地建厂,运输能力提升使物流及仓储开支占比稳中有降 [45][47] - 截至2020年5月公司有12个生产基地,产线多且灌装速度快,产能高于华润饮料,在建工程5个项目将添新动力 [51][54] - 公司研发流程规范,质控体系完善,科研实力助力东方树叶树立行业品质标杆 [60] 产品端:以水为基,茶饮崛起 - 公司业务涵盖包装饮用水和饮料两大板块,2024年占总营收分别约37%/63%,饮料业务超包装饮用水业务 [65] - 包装饮用水业务坚守“天然、健康”理念,根据需求丰富产品矩阵,进行包装创新和产品升级 [67][69] - 饮料业务2024年茶饮料、功能饮料、果汁饮料营收分别为167.45亿、49.32亿、40.85亿元,占比39.04%、11.5%、9.5% [68] - 茶饮料中东方树叶成无糖茶赛道引领者,茶π定位中高端,新品助推单品生命周期延长 [70][71] - 功能饮料中尖叫定位细分,力量帝维他命树立专业健康形象 [75] - 果汁饮料中农夫果园转向三四线市场,水溶C100保持稳定需求,100%NFC果汁受青睐 [76][77] 品牌端:天然水更健康,心智强占有 - 公司另辟蹊径塑造“天然水,健康水”概念,在“天然水赛道”占据消费者心智 [79] - 公司广告语独具匠心,从不同维度演绎水的天然,巩固品牌定位 [79][86] - 公司开展年轻化营销,聘请代言人、综艺植入、跨界联名,保持领先地位 [83] 行业天空海阔,龙头稳步向前 基本盘:包装水刚需高频,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 2018 - 2023年中国包装水市场规模CAGR约7%,我国人均饮用量低于美日韩,市场规模有增长空间 [9] - 包装水市场量价齐升,格局上龙头韧性足,份额渐修复 [11] 第二引擎:茶饮先行,果汁待放 - 2018 - 2023年中国饮料市场规模CAGR为4.0%,无糖茶增长快,2018 - 2023市场规模CAGR近30%,24年渗透率提升但仍低于日韩,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9]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495、552、608亿元,同比+15.4%、11.6%、10.1%,归母净利润141.5、159.8、178.5亿元,同比+16.7%、12.9%、11.7%,对应PE为25/ 22/20倍 [9]
从‘搬运工’到‘破局者’:农夫山泉的千亿水战生存法则
36氪· 2025-04-05 18:05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中国饮料行业竞争激烈,农夫山泉虽营收增长、稳坐包装水市场头把交椅,但面临包装水市场红利见顶、新式茶饮冲击等挑战,需在品牌升级、供应链优化和环保合规间找到平衡,从“水霸主”转型为“全品类巨头” [1][12] 品牌神话的“护城河”与“天花板” - 市场份额优势被蚕食,怡宝、康师傅提升份额,新式茶饮冲击产品线 [1] - 品牌定位遭遇“夹心层”困境,高端和下沉市场被瓜分,低价带份额减少 [2] - 产品创新陷入“叫好不叫座”怪圈,新品成功率不足30% [3] - 水源地争议成舆论“定时炸弹”,环保争议频发,消费者信心受损 [4] 供应链强支撑难掩利润隐忧 - 成本端:PET价格波动吞噬利润,毛利率下滑,利润空间承压 [6] - 渠道端:传统终端面临新零售冲击,线上销量增长,冰柜投放遇瓶颈 [7] - 产能端:重资产模式拖累灵活性,产能利用率低,折旧成本增加 [8] 三面夹击:老对手、新势力与跨界者的围剿 - 传统巨头:怡宝、康师傅打“组合拳”,合计市占率逼近40% [9] - 新势力:元气森林、喜茶“降维打击”,擅长互联网打法 [10] - 跨界者:伊利、蒙牛引发“水源争夺战”,成为中高端市场新威胁 [11] 多元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 短期需在成本控制与产品创新间找平衡,长期要融合品牌力、供应链与数字化能力 [12]
农夫山泉饮用水收入罕见下滑2成,卖水生意不好了?
搜狐财经· 2025-04-05 11:30
文章核心观点 - 农夫山泉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大幅放缓,包装饮用水收入罕见下滑超2成,茶饮料业务增长显著并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饮用水收入下滑是市场竞争激烈所致,企业需创新调整策略应对挑战 [1][3][4][6] 分组1:农夫山泉2024年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428.96亿元,同比增长0.5%;净利润为121.23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较2023年大幅放缓 [4] - 主要收入来自包装饮用水、茶饮料、功能饮料、果汁饮料和其他,分别实现营收159.53亿元、167.45亿元、49.32亿元、40.85亿元、11.83亿元 [4] - 包装水收入同比下滑21.3%至159.52亿元,市场份额从47.5%下降至37.2% [4] - 茶饮料业务增长32.3%至167.45亿元,收入首次超过包装饮用水业务,占总收入的39%,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 [4] 分组2:农夫山泉饮用水收入下滑原因 - 中国饮用水市场竞争近乎白热化,新品牌涌现和老品牌转型使消费者选择增多,价格竞争激烈,影响公司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 [6] - 2024年推出绿瓶纯净水,低价策略抢占下沉市场但挤占传统矿泉水产品市场份额,导致矿泉水销量下降影响整体饮用水收入 [8] - 此前饮用水市场价格战使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公司既要应对低价竞争又要保证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利润水平进一步降低 [9] 分组3: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应对策略 - 农夫山泉饮用水收入下滑反映市场竞争更激烈,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耕细作,企业需创新调整策略寻找新增长点 [10]
如何做大做强中国茶:农夫山泉的农民共生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4-02 19:07
文章核心观点 全国积极学习和实践“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农夫山泉在云南茶产业低迷时采取收购、建厂等举措,推动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转型,同时强调中国茶需培育商业文明提升竞争力 [2][3][17] 行业现状 - 全国积极实践“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强调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为中国茶产业做大做强提供科学指南 [2][3] - 2024年我国茶叶产量374万吨,增产5.5%,内销近250万吨,出口量约36.5万吨,产销存在数十万吨缺口 [6][7] - 我国茶叶价格持续走低,出口价格整体偏低,日本茶在国际市场知名度高于中国茶,2022年日本茶叶国际市场均价约27美元/公斤,中国茶叶约5.5美元/公斤 [3][17] 农夫山泉收购举措 - 2024年夏秋茶上市时,农夫山泉在云南景东县等地高价收购茶叶,收购价高于市场价2.8元/公斤,达到4元/公斤 [8] - 2024年共采购近1.3万吨茶叶,带动超60000户农户增收,2025年预计收购1.9万余吨,预计年增长率58% [9] 农夫山泉建厂举措 - 2024年夏天开始在云南选址建设5座现代化制茶厂,选址标准为少数民族人口多、经济不发达区域,预计投入约1亿元,2025年3、4月陆续投产运营 [11][12][13] - 建成后将5家茶叶初制厂捐赠给村集体,安排专家调试设备并对运营主体进行全方位培训 [14] - 已在昆明市东川区投建瓶装水和饮料生产基地,预估总投资10亿元,年营收10亿元,年税收8000万元,预计2026年投产 [14] 对当地茶产业影响 - 提高茶叶收购价格,带来全自动生产设备,推动茶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转型,有利于茶产业壮大和茶农收入增长 [14] - 形成“农夫山泉+厂+农户”商业模式,与合作茶企约定118项茶叶有机标准并监督全流程,南涧茶厂茶园鲜叶收购价比其他高10%左右 [15][16] 对中国茶发展的思考 - 中国茶市场振兴离不开茶文化振兴,需培育茶叶商业文明,价格战会降低中国茶品质和竞争力 [17][18] - 2024年农夫山泉茶饮料版块收入167.45亿元,东方树叶无糖茶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86%,捐建茶厂将发挥标杆引导作用 [19]
农夫山泉:“授渔”模式助力产业振兴
新华网· 2025-04-02 10:42
文章核心观点 农夫山泉捐赠工厂助力云南茶业升级,通过“授渔”模式留下先进理念和做法,打破产业困局,推动云南茶走向全球,实现产业振兴与乡村发展 [1][7][10] 农夫山泉捐赠工厂情况 - 农夫山泉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捐赠5个工厂,首家初制茶厂投资2000万元并已正式投产运营 [4] 科技重塑茶产业基因 - 云南茶产业受分散小农生产和落后加工技术制约,农夫山泉捐赠茶厂安装国内最高标准生产线,单厂日处理鲜叶能力达2万公斤,是一般初制厂5倍以上 [4] - 景东毛茶厂全流程自动化,鲜叶“零落地”,参数由数字系统精准控制,配备顶尖烘青设备,茶叶品质合格率从52%跃升至90%以上 [6] “授渔”模式影响 - 农夫山泉从南涧县茶厂收购干茶20余万公斤,占全年交付量60 - 70%,茶厂对农户鲜叶收购价格增加20 - 30% [9] - 茶厂为达收购标准先期投入500万元设备升级改造,未来可能再投入1000万左右,占日常全年销售额一半 [9] - 农夫山泉改变当地茶叶只收一季传统,茶农收入翻倍 [9] 未来发展规划 - 农夫山泉复制赣州脐橙模式,形成“市场化竞争 + 标准化约束”良性循环 [10] - 标准化生产线落地景东,使茶叶黄曲霉素检出率降至百万分之一,达欧盟严苛标准 [10] - 农夫山泉投资10亿元的昆明东川区饮料生产基地将于2026年投产,“东方树叶”无糖茶将搭载云南茶“标准化基因”走向全球 [10]
谣言也有“杀伤力”,农夫山泉应对舆情错在什么地方?
36氪· 2025-04-02 08:19
从2024年初的钟睒睒悼念宗庆后风波,到后续由网友发起的一系列的"反抗",农夫山泉仿佛成了"谣言收割 机",每一次都需奋力自证清白。不过,谣言并非毫无力量,2024年农夫山泉就交上了一份算不上"喜庆"的财 报。 3月25日,农夫山泉(9633.HK)披露2024年业绩公告。去年营收了428.96亿元,同比增长0.5%;公司净利润为 121.23亿元,同比增长0.4%。看起来不错,农夫山泉的包装水收入却罕见下滑,该板块收入同比下滑21.3%至 159.52亿元,市场份额从47.5%下降至37.2%。 可见,受舆情影响,农夫山泉包装水业务受到了真实的冲击。去年财报之所以没有下滑,是因为作为第二曲线 的茶饮料业务的拉升。24年茶饮料收益167.45亿元,同比增长32.3%,占比提升至39%,成为最大业务板块。 作为去年围绕农夫山泉和钟睒睒本人的各种舆情风波的见证者之一,感觉有必要复盘下整个过程,以作为其他 企业在面对公众舆情时的一个参考。 01 谣言的三种形态 相比企业和一些知名人士的言论,公众意见更多通过一种"荒诞"的方式传播。媒体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会更多报 道企业动态、知名人士观点等信息。公众意见往往分散且难以总 ...
农夫山泉投资捐建茶叶初制厂落成 助力云南茶产业转型升级
证券日报· 2025-04-01 22:10
文章核心观点 农夫山泉通过捐建茶叶初制厂、投建生产基地等方式支持云南茶产业发展,推动全产业链升级,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云南茶实现向上竞争 [2][3][6] 支持云南茶产业发展 - 3月31日农夫山泉投资2000万元捐建的茶叶初制厂在云南景东县投产运营 [2] - 2024年公司茶饮料板块收入167.45亿元,东方树叶无糖茶近3年复合增长率超86% [2] - 自2024年12月起在多地捐建5座现代化厂房,单厂日处理鲜叶能力2万公斤,是一般初制厂5倍以上,总投入预估超1亿元 [2] - 景东县茶产业覆盖广,茶园面积大,积极推动有机茶园建设 [3] - 农夫山泉捐建的烘青毛茶生产设备实现鲜叶全流程“0落地”,提高茶叶质量安全和生产效率 [3] - 农夫山泉在昆明市东川区投建瓶装水和饮料生产基地,预估总投资10亿元,年营收10亿元,年税收8000万元,预计2026年投产 [3] 推动云南茶叶全产业链升级 - 农夫山泉捐赠毛茶厂初衷是推动云南茶叶全产业链升级,提升附加值 [4] - 茶厂捐赠不绑定强制交易,销售给农夫山泉需达公司要求 [4] - 公司将带动当地工业化与标准化改造,建立全程品控体系,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5] 带动农民增收 - 农夫山泉除捐赠硬件设施和设备,还进行全方位技术和生产培训 [6] - 与合作茶厂约定118项茶叶有机标准,管理标准超越国标 [6] - 通过算经济账让农户愿意改变种植方式,提高了农户积极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