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饮食健康
icon
搜索文档
那些买东西会看食品标签的人,看的究竟是什么?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1:04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了,一日三餐会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但生活中总避免不了购买一些预 包装食品,比如饮料、零食、面包等。很多人表示这些食品标签上密密麻麻的小字,很容易看得人头晕 脑胀…… 今天,我们就来教大家阅读食品标签的小技巧,快速避开不健康食品。 3招看懂食品标签的"基本盘" 1 配料表看排名 想看懂配料表,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看排名:排名越靠前的配料,在食品中含量越大,不过加入量不超过 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根据这个原则,我们根据配料表的前几项就能选出适合自身健康需 求的食品。 比如,配料表前3位里有白砂糖、果葡糖浆、蔗糖等配料的食品,建议大家在心里亮个红灯,少买少 吃。 再比如在选择粗粮/全麦面包时,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前1-3位配料,前3位中全麦粉/其他粗粮粉越靠前, 说明其粗粮含量越高,通常膳食纤维含量也更高。 至于有些配料表里一长串不好读不好念的添加剂,则无须担心,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危害健康, 甚至对确保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 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根据这些数据,再结合营养标签,就能判断出该款食品是否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 ...
管住这张好吃的嘴(金台随感)
人民日报· 2025-04-28 06:11
饮食文化与社会行为 - 人类饮食需求从生存需求逐步升级为追求品质、乐趣和雅致,形成饮食文化的演变过程 [1] - 部分群体将饮食需求转化为对学业事业或社会关爱的投入,形成勤俭精神的文化传承 [1] - 西晋张季鹰等历史案例显示,对精致饮食的追求存在合理性并被部分文化认可 [1] 饮食行为的社会风险 - 饮食过量或错误选择导致健康风险,如"三高"或中毒等直接生理危害 [2] - 春秋郑国公子宋"染指"事件显示,不当饮食行为可能引发人际冲突甚至生命危险 [2] - 鸿门宴案例表明,被动接受饮食邀约可能隐含权力博弈等非饮食性风险 [2] 现代社会的饮食异化现象 - 当代饮食邀约常被异化为权力交易载体,涉及职务晋升、项目审批等非饮食目的 [3] - 部分群体通过"吃请"行为获取非法利益,导致腐败等非生理性危害 [3] - 特定职业人群的饮食行为需受法律约束,因其可能涉及公共利益损害 [3] 饮食行为管理 - 个体需建立饮食自律机制,区分正常需求与越界行为 [4] - 健康饮食应包含生理需求满足与社会规范遵守的双重标准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