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搜索文档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发展前进的过程”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0
教育发展与结构调整 -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学龄人口向城镇集中,一些地区生源日益减少,"撤点并校"实现规模化办学渐成趋势 [1] - 教育问题既是国之大计,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正视进步中的变化带来的新问题 [1] -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贯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逻辑 [1] 战略思维与问题解决 - 领导干部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 [2] - 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强调面对困难要"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 [2] -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把敢于正视问题、主动寻找并善于发现问题作为衡量治理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 [2]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 长江曾面临企业不达标排污、轮船肆意排放等问题,水质持续恶化 [3] -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渐入佳境 [4] - 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难点之一 [3] 新发展格局与战略部署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旨在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6]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是准确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和我国实际国情的重大论断 [6] -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党中央的"双循环"战略展现出先手棋的战略远见 [6] 政策创新与消费拉动 - 今年以来到5月底,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已突破1万亿元,1.75亿份补贴直达消费者 [13]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强化政策供给和政策引导 [13] - 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交易,打通生态价值转化渠道 [13] 创新思维与长期发展 - 发展面临的任何问题总体上可归结为怎么看、怎么办 [16] - 既要立足当下解决具体问题,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思想 [15] - 坚定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实践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