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刷新率屏幕技术

搜索文档
一加15首发第三代东方屏:165Hz超高刷,支持1nit硬件级低亮度
凤凰网· 2025-10-14 19:40
凤凰网科技讯 10月14日,一加与京东方联合发布第三代东方屏,该屏幕支持165Hz刷新率,宣称在流畅 度、显示效果、暗光显示及护眼能力方面实现技术突破。 在应用适配方面,一加表示已推动《三角洲行动》等六类主流手游适配原生165帧模式,并完成微信、 微博等常用应用的超高刷适配。 该屏幕将在一加15机型上首发搭载,预计本月内正式亮相。 据官方介绍,第三代东方屏通过自研Display P3芯片与增强驱动技术,解决了高刷新率与高分辨率难以 兼顾的问题。屏幕采用与京东方联合定制的X3发光材料,并在一加自建产线中逐片进行校准。 针对暗光使用场景,该屏幕支持最低1nit的硬件级低亮度显示,并搭载PWM调光与低蓝光技术,已获得 德国莱茵首张"金标"护眼认证。 ...
“高刷屏”再次迎来升级,可大家为何没有那么激动
36氪· 2025-08-11 10:12
高刷新率屏幕的技术发展 - 行业出现超高刷新率显示技术,例如台式PC领域有厂商公布750Hz刷新率的Fast TN显示器产品[7] - 笔记本电脑领域,天马微电子公布全球首款2K 480Hz超高刷电竞面板,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游戏本常规配置[9] - 智能手机领域,OPPO和小米考虑引入165Hz高刷面板,产品定价有望亲民[11] 高刷新率体验的依赖条件 - 高刷新率用户体验的成立依赖两个关键因素:GPU需具备足够性能以输出对应高帧率,以及游戏与应用需进行专门适配[13] - 对于当前超高刷新率方案,GPU性能和应用生态准备不足,例如480Hz刷新率的笔记本电脑需搭载移动版RTX5090显卡,但多数游戏仍无法达到480FPS[13][15] - 台式机顶级GPU如RTX5090或RTX PRO6000性能更强,但相关硬件价格高昂,远超大众承受能力,可能影响其生态发展前景[15] 智能手机高刷新率生态的挑战 - 智能手机165Hz高刷屏前景面临挑战,其与120Hz的体感差异远小于从60Hz到120Hz的飞跃[23] - 165Hz并非影像行业标准,导致视频平台无理由上架165FPS内容,搭载该屏幕的机型本身大概率也不支持165FPS视频拍摄与回放[23] - 历史案例显示,红魔游戏手机6系列曾搭载165Hz屏但后续产品降低刷新率,ROG游戏手机虽配备185Hz面板但缺乏主流手游的专门适配,表明高刷生态建设困难[19][21] 高刷新率屏幕的应用局限 - 新的超高刷新率屏幕(如PC的750Hz/480Hz、手机的165Hz)应用范围可能被限制在少数电竞游戏上[25] - 尽管对职业选手等特定玩家群体有意义,但难以重现当年高刷技术改变整个行业的积极影响[25]
超高刷来了,手机屏幕开卷 165Hz,是噱头还是体验革新?
36氪· 2025-08-05 13:47
手机高刷新率屏幕发展趋势 - REDMI和一加正在推进165Hz超高刷新率屏幕手机产品,可能引领手机进入超高刷新率时代[1] - 目前主流手机刷新率为120Hz,少数中端机型采用144Hz,但144Hz相比120Hz仅提升20%,实用性不强[3][6] - 165Hz相比120Hz提升37.5%,但软件适配不足,多数应用仍锁定在60帧,导致体验割裂[6][7] - 超高刷新率面临成本和功耗双重压力,早期成本较高可能导致其他配置缩水,且功耗提升明显[7] 高刷新率屏幕的市场定位 - 165Hz屏幕短期内将主要出现在主打性能和性价比的机型上,成熟机型仍会采用120Hz[13] - REDMI可能通过165Hz屏幕区分产品线定位,Turbo系列走极致游戏路线,K系列保持旗舰水桶路线[14][15] - 厂商通过高刷新率竞争"流畅体验"定义权,率先推出优质产品可获得市场话语权[18] 高刷新率屏幕的技术挑战 - 软件适配是主要瓶颈,视频平台内容多锁定在60帧,限制了高刷新率优势发挥[6][7] - 游戏手机厂商正与腾讯等合作适配144Hz高帧率模式,但稳定维持高帧率仍是挑战[10][13] - 历史案例显示,夏普240Hz屏幕因缺乏应用适配而未能发挥价值[7] 屏幕技术发展方向 - 双层OLED技术更具潜力,可降低30%功耗,提升亮度至5000nits,延长屏幕寿命[20][21] - 双层OLED目前良品率低,仅用于超高端设备如华为MateBook Fold,需提升制造工艺才能普及[21][22] - 手机厂商创新更注重实际用户体验提升,而非盲目追求参数突破[23] 行业竞争格局 - 高刷新率可能成为厂商差异化竞争的新方向,推动国产供应链发展[15] - 一加因率先推出90Hz屏幕而在高刷新率领域保持领先地位[18] - 屏幕技术竞赛虽不易直观体现,但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