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金消费市场分化
icon
搜索文档
尖峰时刻,中信“清仓”中国黄金背后的深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18:53
中信证券清仓中国黄金 - 中信证券投资计划减持中国黄金1392万股 为中信证券全资子公司 上市前持股比例达6.98% 位列第三大股东 [1] - 2022年持股解禁后开始逐步退出 2022年末持股降至5431万股(1%) 2023年末降至1678万股 2024年计划清仓剩余股份 [5][6] - 减持理由为"内部决策" 八年投资周期中主要收益来自一二级市场价差 而非股价上涨带来的超额收益 [6] 中国黄金业务模式与金价关系 - 公司业务以黄金加工为主 需外部采购原材料 金价上涨增加采购成本与经营风险 导致盈利与股价与国际金价呈负相关 [1][7] - 2023年伦敦金现货涨13.16% 2024年涨27.23% 但公司黄金制品业务利润几无增长 2024年毛利率还小幅下降 [8] - 2021年上市后股价从19.78元(前复权)持续下跌 2022年解禁时最低至10.5元 2024年股价维持在8.15元附近 [1][6] 黄金消费市场现状 - 2024年一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同比降5.96% 其中黄金首饰降26.85% 金条及金币增29.81% [10] - 市场呈现总量下滑但结构性分化 老铺黄金(毛利率超41%)和曼卡龙(素金饰品毛利率12.37%)等具备溢价能力的新兴品牌表现较好 [12] - 中国黄金采取"量大管饱"加工路线 黄金珠宝销售业务毛利率最高仅3.84% 与新兴品牌差距显著 [13] 中国黄金应对措施 - 推出"满庭芳华""三星高照"等文化类高端产品 尝试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14] - 加强与"四大古都"合作 嫁接博物馆资源 打造"巡礼五千年"产品品牌体系 但市场效果仍需检验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