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955年授衔
icon
搜索文档
新四军成立时,四大支队的司令分别是谁,后来被授予什么军衔?
搜狐财经· 2025-05-08 20:06
新四军成立背景与初期组织架构 - 新四军于1937年12月25日在湖北汉口成立,全称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由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整编而成 [1] - 初期领导层包括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1] - 下设四个支队和一个特务营,成为早期核心作战力量 [1] 各支队兵力与装备情况 第一支队 - 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初期兵力1000余人,后扩至2300余人 [3] - 装备极差,平均十几人共用一把枪,兵员主要来自湘鄂赣边、湘南红军及赣粤边等游击队 [3] 第二支队 - 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由谭震林后调整为粟裕,兵力约1800人 [3] - 装备水平与第一支队相近,兵员主要来自闽西、闽赣边及闽粤边游击队 [3] 第三支队 - 司令员张云逸(兼任新四军参谋长),初期无副司令,后由谭震林接任,兵力约2100人 [5] - 装备优于前两支队伍,实现人手一枪并配备机关枪,兵员来自闽北、闽东红军 [5] 第四支队 - 司令员高敬亭(无副司令),兵力3100余人,为新四军规模最大、装备最精良的支队 [5] - 由红28军改编而成,高敬亭曾任红28军政委,作战经验丰富 [5] 将领后续发展与1955年授衔情况 - 陈毅:新四军重组后代军长,解放战争任第三野战军政委,1955年获授元帅 [7] - 傅秋涛:参与济南、淮海等战役,1955年获授上将 [9] - 张鼎丞:解放战争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因转地方未参与授衔 [11] - 粟裕:解放战争表现卓越,1955年获授大将 [11] - 张云逸:1955年获授大将 [13] - 谭震林:转任地方未参与授衔 [13] - 高敬亭:1939年早逝,未参与授衔但资历深厚 [15] 新四军历史评价 - 整体实力弱于八路军,但将领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卓越,创造重要战果 [15]
新四军成立之初10个团的团长在1955年都被授予什么军衔?
搜狐财经· 2025-04-23 18:59
新四军初期团长背景及任职 - 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共10个团 第一支队含第1、2团 第二支队含第3、4团 第三支队含第5、6团 第四支队含第7、8、9团及手枪团[1] - 团长包括傅秋涛(兼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张正坤、黄火星、卢胜、饶守坤、叶飞、杨克志、周骏鸣、顾士多、詹化雨[2][5][8][10][13][16][19][20][22][23] 团长革命经历及抗战表现 - 傅秋涛1927年参加革命 参与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 皖南事变中率部突围保存实力[2] - 张正坤土地革命时期负伤13次 皖南事变中血战七昼夜后重伤被俘 因掩护狱友牺牲[6][7] - 黄火星参与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 卢胜参加三年游击战争 饶守坤参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8][10][13] - 叶飞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 指挥黄桥战役等重大战斗[16] - 杨克志1939年因生活作风问题叛逃至新桂系部队[19] - 顾士多1940年与日军激战时牺牲 年仅26岁[22] 团长解放战争及建国后任职 - 傅秋涛担任华东支前委员会主任 动员人力物力支援前线 后任人民武装部部长[4] - 黄火星任三野25军政委 卢胜任三野23军政委 饶守坤任三野30军副军长[10][12][15] - 叶飞任三野第十兵团司令员 参与渡江战役、上海战役[18] - 周骏鸣转任水利部副部长未获军衔[22] - 詹化雨任华野7纵队副司令员[26] 1955年授衔情况 - 授上将者:傅秋涛、叶飞[4][18] - 授中将者:黄火星、卢胜、饶守坤[10][12][15] - 授少将者:詹化雨[26] - 未授衔者:周骏鸣(转业)[22] - 牺牲及叛逃者:张正坤、顾士多牺牲 杨克志叛逃后被处决[7][19][22]
新四军第一师下辖3个旅,旅长和政委都是谁?1955年授什么军衔?
搜狐财经· 2025-04-17 16:31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新四军第一师的组建情况及下辖3个旅的旅长和政委信息,包括他们的生平、战功和授衔情况 [3][19] 新四军第一师组建情况 -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活动于苏中地区的苏北指挥部及所属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所辖第1、第2、第3纵队依次改编为第1、第2、第3旅 [3] - 新四军第一师首任师长为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下辖3个旅共1.2万余人 [3] 新四军第一师第1旅旅长兼政委叶飞 - 原名叶启亨,祖籍福建南安,1914年5月7日生于菲律宾奎松省,5岁回国求学,接触进步思想并参加秘密革命工作 [4][6] - 1928年5月加入共青团,年底主持共青团福建省委工作,1932年3月转入共产党 [6] - 素以骁勇善战著称,被称为三野“悍将”,率部参加孟良崮、济南、淮海等重要战役及渡江、上海、福州等战役,解放多座重要城市 [6] -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我国唯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 [8] 新四军第一师第2旅旅长王必成 - 湖北麻城人,1912年2月29日出生,1928年加入共青团,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转入共产党 [8] - 早年参加农民运动,从红军战士成长为高级指挥员,参加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8][10] - 在抗日战争中指挥200余次战斗连战皆捷,被根据地群众称为“王老虎”,指挥作战军令如山 [10] - 曾任多个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0] 新四军第一师第2旅政委刘培善 - 湖南茶陵人,1912年出生,1929年参加红军并加入共产党 [12] - 出生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参加农民运动,长期从事政治工作 [12] - 曾任多个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2][13] 新四军第一师第3旅旅长陶勇 - 原名张道庸,安徽霍邱人,1913年1月21日出生,1929年2月加入共青团,1931年转入共产党 [15] - 17岁参加游击队,参加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被誉“拼命三郎” [15] - 陈毅为其改名,曾任多个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5] 新四军第一师第3旅政委刘先胜 - 湖南湘潭人,1901年6月出生,1924年加入共产党,参加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7] - 曾任多个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