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8产业基金群
icon
搜索文档
5000亿,深圳打造最大基金群
投资界· 2025-03-12 15:28
创业厚土。 作者 I 杨文静 旸与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VC/PE基金要破1万家 梳理下来,当中不少举措颇具开创性—— 分类研究降低子基金返投认定和要求,对于种子和天使等初早期基金,探索 取消返 投时序进度、资金规模 等要求。 这是一则重要的积极信号。尽管此前已有零散尝试,但深圳首次提出分类研究子基金返投 认定和要求,对种子和天使等早期基金探索取消返投时序进度、资金规模要求等,对于创 投行业而言有着标志性意义。 随着国资开始成为一级市场主力军,容错机制迫在眉睫。此次《行动方案》再次表态: 进一步完善 基金绩效考核 与 容错免责机制 ,研究制定差异化考核监督制度,区分 基金属性,提升投资积极性。 又是深圳。 3月11日,《深圳市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 25 - 202 6)》正式发布,当中 蓝图引发轰动—— 到 2 02 6 年底,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万亿级 "20+8" 产业基金群、经 备案的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数量突破 1 万家(只)。 还有不少表述令人印象深刻:分类研究降低子基金返投认定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基金绩效 考核与容错免责机制,研究制定差异化考核监督制度. .. ..身边 ...
深圳硬核创投新政:要再设三个母基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3-12 10:42
深圳市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深圳提出到2026年底形成"双万"格局:打造"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和备案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数量突破1万家(只),推动IPO退出规模全国前列,年均15%增速扩大"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规模 [2] - 方案在全国创投行业具有先行先试示范作用,直指募投管退各环节实操性问题,包括母基金设立、返投机制优化、长期资金来源拓展等 [3][4] - 深圳国资基金群已形成特色模式:截至2024年底设立超500支基金总规模超7000亿元,9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基金网络 [4] 母基金创新举措 - 新设三大特色母基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跨境双币早期母基金、光明科学城母基金、面向CVC机构的专业化母基金,补全现有基金体系 [2][3] - 母基金设立具有逆周期意义:2024年新设母基金数量同比减少60%,深圳举措将为GP募资带来示范效应 [2] - 深圳国资基金群形成分层布局:包含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等超500支,2024年新增215亿元投向7大产业领域 [4][5] 募资机制突破 - 放宽返投要求:探索取消种子/天使基金的返投时序进度和资金规模限制,对全国引导基金具示范意义 [3][4] - 拓展长期资金来源:推动企业年金、养老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引导股份合作公司资金进入创投领域,罗湖区11家公司已出资1亿元,龙岗区16家公司联合设立5.05亿元基金 [3][4] - 创新融资工具:支持创投机构发行5-10年中长期公司债券、科创票据,鼓励各区提供增信贴息 [3] 投资生态优化 - 延长基金存续期至15年,实施差异化考核机制,不以单一项目亏损或时间节点作为负面评价依据 [4] - 推出全球首创金融标准:发布《以风投创投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协同式路演指南》等两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地方标准 [5] -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通过"基金+保险"模式为种子期项目提供最长15年保险期限,第三方机构认定失败项目可获赔偿 [5] 产业基金布局 - "20+8"产业基金群分三批推进:前两批规模合计350亿元,第三批215亿元聚焦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等7大领域,要求GP具备产业图谱研究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6][7] - 政府出资比例最高达70%,管理费上浮50%,引导基金超额收益让利100%,优质项目可申请回购引导基金出资 [7] - 建立三级联动机制:财政部门、产业部门、基金管理人协同,构建全市统一投后服务平台 [7] 历史政策沿革 - 深圳自2003年起持续创新:全国首个地方性创投条例、千亿级政府引导基金、百亿级天使母基金相继落地,2022年"20+8"产业政策明确基金配套支持每个产业集群 [7] - 市场化管理领先全国:放宽返投比例、提高出资比例至70%,建立子基金清理和规模缩减机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