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H双重上市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A股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持续,10家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数十家筹备中
金融界· 2025-07-04 09:11
A股企业赴港上市趋势 - 自去年9月至今已有10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数十家企业正在筹备[1] - 立讯精密、长春高新等行业龙头企业宣布筹划H股上市,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和增强境外融资能力[1] - 科技类企业表现突出,16家A股半导体及消费电子公司已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数量远超去年同期[1]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A股龙头企业已完成港股上市[1] 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持 - 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1] -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完善境内企业境外直接上市的跨境资金管理[1]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允许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提升审批效率[1] 企业赴港上市动机与优势 - 通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对接全球产业链,吸引海外合作伙伴,实现合理定价[2]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融资额达1071亿港元,重夺全球交易所募资榜首[2] - "A+H"模式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借助港股"闪电配售"等机制提升融资效率[2] - 有助于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拓展国际客户群体[2] 行业分布与市场表现 - 新能源、医药生物与高端制造成为赴港上市主力军[2] - 科创板企业参与度显著提升,和辉光电、峰岹科技等积极推进相关进程[2] - 港交所上市效率大幅提升,蓝思科技从递表到上市仅用时100天[2] 当前市场动态 - 超过30家A股企业递交H股上市申请,超过20家企业发布相关计划公告[3] - 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估值水平回升,增强企业融资信心[3]
经营业绩不振的锦江酒店,三年后想重返港股了
观察者网· 2025-06-11 17:40
公司战略与上市计划 - 锦江酒店拟在香港联交所发行H股上市,发行规模不超过总股本的1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可能行使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 [4] - 募集资金将用于拓展海外业务、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计划在股东大会通过后24个月内完成上市 [4] - 此次H股上市被视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旨在加强与国际资本市场对接 [1][4] 公司背景与历史 - 锦江酒店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上海,主营业务包括全服务和有限服务型酒店运营管理、食品及餐饮等 [4] - 控股股东锦江资本曾于2006年在港上市,2022年因股价和流动性低迷而私有化退市 [5] - 公司2015年以12.88亿欧元收购法国卢浮酒店集团,曾推动营收从2015年55.63亿元增至2019年150.99亿元 [12]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140.63亿元(同比-4%),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9.06%),扣非净利润5.39亿元(同比-30.32%) [6] - 四季度营收同比-11.24%,归母净利润-1.95亿元,毛利率33.09%(同比-7.05个百分点)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9.4亿元(同比-8.25%),归母净利润3601万元(同比-81.03%) [14] 业务运营 - 截至2024年末拥有有限服务型酒店13,332家(占比99.37%),客房126.84万间(占比98.25%) [8] - 2024年有限服务酒店营收135.8亿元(同比-4.62%),其中境内93.3亿元(同比-6.2%),境外5.56亿欧元(同比-1.8%) [8] - 境外业务RevPAR仅增长0.36%,平均房价67.73欧元/间(2023年66.3欧元),出租率61.53%(2023年62.64%) [14] 行业对比 - 华住集团2024年营收238.91亿元(同比+9.2%),全球门店11,147家,酒店营业额928亿元(同比+15.5%) [9] - 首旅酒店2024年营收77.51亿元(同比-0.54%),净利润8.06亿元(同比+1.41%),门店7,002家 [11] 未来发展 - 2025年计划新增开业酒店1,300家(2024年1,515家),预计营收143-150亿元(同比+2%至7%) [14] - 境外子公司卢浮集团2020-2024年持续亏损,2024年亏损1,079万欧元 [14] - 2024年4月公司向卢浮集团增资23.5亿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