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与合成生物学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与生物制造专题抢先看:合成生物+医药,能否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极?
合成生物学市场概况 - 2023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突破170亿美元,其中医疗健康领域占比近40%(64亿美元),预计2028年该领域规模将达133亿美元 [2] - 技术迭代(基因编辑、高通量测序、AI等)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应用场景覆盖药物研发、疾病诊疗及绿色生产 [2] 2025合成生物制造创新发展大会 - 时间地点:2025年5月22-23日于上海浦东喜来登由由大酒店,主题为"合成新'基'遇,智造赢未来" [2] - 聚焦领域:医药、食品、化妆品、新材料及AI方向,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2] - 组织架构:由上海市经信委等政府单位指导,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等主办,制药在线等支持 [6] 技术前沿与应用 医药与生物制造 - 微生物"细胞工厂"革新天然药物、氨基酸及维生素的生物合成方法,普利制药将分享抗生素/多肽药物制造经验 [7] - 体外生物转化(ivBT)作为新兴工业平台,具有高产品得率、强耐受性等优势,应用于医药原料及生物能源等领域 [8] - 重组胶原蛋白CHO细胞表达技术进展显著,君实生物将探讨其在止血剂、骨修复材料等医疗应用 [12] 交叉技术创新 - AI融合合成生物学推动微生物制药升级,涵盖基因编辑优化、代谢途径设计及药物筛选加速 [11] - 酶工程与代谢工程结合提升高值化合物合成效率,上海交大冯雁团队将分享酶分子设计策略 [10] - 近红外活体成像(NIR-II)与合成生物学结合,复旦大学团队开发荧光探针提升肿瘤成像灵敏度 [13] 行业专家与研究方向 - 李永泉(浙大):AI驱动微生物制药技术升级,主导达托霉素等药物研制 [16][17] - 张以恒(中科院):开创ivBT技术体系,开发淀粉制肌醇等产业化路径 [20][21] - 罗玮(江南大学):代谢工程优化氨基酸衍生物生产,实现绿色制造 [25][26] - 张凡(复旦):近红外荧光探针研发,提升活体成像穿透深度 [27][29] 行业展望 - 合成生物学有望解决传统医药难题,推动个性化治疗及天然药物复兴 [40] - DNA合成成本降低、CRISPR技术优化将加速药物发现与生产流程 [40] - 同期展会(2025年6月上海)预计吸引3500家企业及10万观众,覆盖23万平方米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