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

搜索文档
韩国多套POE装置计划检修,国内首个SAF产业专项政策发布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5 09:31
行业整体表现 - 本周化工板块涨跌幅为1.11%,在市场中排名第11位,处于中上游水平 [1][2] - 板块跑赢上证综指0.27个百分点,但跑输创业板指6.63个百分点 [1][2] - 上证综指涨跌幅为0.84%,创业板指涨跌幅为7.74% [1][2]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合成生物学领域迎来需求爆发期,生物基材料成本下降及非粮原料突破推动行业增长,重点关注凯赛生物、华恒生物 [2] - 三代制冷剂因配额政策实施及二代制冷剂削减进入高景气周期,供需缺口扩大推动价格上涨,相关公司包括巨化股份、三美股份等 [3] - 电子特气行业受益于集成电路/面板/光伏需求驱动,国产替代空间巨大,重点关注金宏气体、华特气体等平台型公司 [3][4] - 轻烃化工具有低碳排、低能耗特性,全球烯烃原料轻质化趋势不可逆,推荐卫星化学 [5] - COC聚合物因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及下游产业链转移迎来发展机遇,建议关注阿科力 [6] - 钾肥价格触底回升,国际巨头减产及粮食协议终止推动需求增长,关注亚钾国际、盐湖股份等企业 [7][8] - MDI行业呈寡头垄断格局,产能高度集中(前5家企业占比90.85%),需求端修复推动长期景气,重点关注万华化学 [9] 价格与价差变动 - 周涨幅前五品种:NYMEX天然气(期货)(11.08%)、双酚A(华东)(2.99%)、PX(2.86%)、制冷剂R32(2.56%)、丁二烯(2.08%) [10] - 周跌幅前五品种:液氯(华东)(-25.86%)、尿素(-3.45%)、TDI(-3.33%)、甲苯(-3.18%)、纯苯(-2.70%) [10] - 价差涨幅前五:己二酸(70.14%)、涤纶短纤(18.41%)、双酚A(12.41%)、醋酸(8.65%)、PET(7.10%) [10] - 价差跌幅前五:甲醇(-156.86%)、PTA(-81.70%)、醋酸乙烯(-23.24%)、黄磷(-15.81%)、电石法PVC(-15.79%) [10] 供给侧动态 - 本周共有153家企业产能状况受影响,其中新增检修6家,重启4家 [11]
衍进科技:加快合成生物产业的颠覆式创新
每日商报· 2025-08-28 06:20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一家深度融合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的科创企业 自主研发智能柔性化生物铸造系统"达尔文" [5] - "达尔文"系统利用合成生物学 机器人以及机器学习技术加快生物科技产业研发进程 为日化 饲料 食品等行业开发高附加值生物合成产品 [5] - "达尔文"系统已实现全自动高通量DNA组装 工业菌种筛选等研发流程 研究人员只需利用生物CAD平台表达工程改造思路 系统可自主完成后续实验 [6] - 系统采用柔性化设计 适应合成生物学冗长复杂多变的研发流程 通过流程模块封装完成实验操作步骤标准化 使生物系统构建与数据产出具有确定性 [6] - 系统接入AI算法实现生物系统"设计—构建—测试—学习"闭环迭代 AI算法设计新酶与菌株 引导机器人执行实验 借助高通量平台产生高质量数据训练AI模型 实现生物研发范式颠覆式创新 [6] - 公司已与包括世界500强企业 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多家客户达成合作 业务覆盖日化 饲料 食品等多个领域 [7] - 公司开发原创性农业育种基因序列耗时5个月 突破国外技术壁垒 使作物性能指标超越国外专利最优水平1—2倍 [7] - 公司开发抗氧化酵母活性成分历经40多轮基因编辑重构 为国货高端化妆品品牌赋能 联合开发的面霜与精华产品获得用户广泛认可 [7] - 公司计划在1—2年内打造多个在不同行业具有影响力的标杆项目 目前具备平行启动20个项目的能力 [9] 研发能力与创新 - 公司员工中80%都是研发人员 2024年建立了省级博士后工作站 推动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协同发展 [9] - 公司以推动合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发展目标 专注于开发"达尔文"系统 在研发环节展现强大智能优势 [9] - 公司未来希望进一步完善平台技术 将AI赋能合成生物学的场景打造得更完整深入 真正实现研究范式的颠覆 [9] - 公司创始人博士期间主导行业内最早的全自动生命铸造系统样机iBioFab 深刻意识到唯有深度自动化算法化才能突破生物研发效率瓶颈 [8] 行业背景与定位 - 人工智能已在多个关键学科领域实现突破 用AI帮助科学家拓展思维边界可大大提升科研执行速度和成功率 进而产生科研范式革命 [4] - 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均是前沿行业 现阶段国内外科研技术发展差距不明显 差异主要在理念上 国外更注重新思路与标准化 国内更注重落地 [8] - 美国在生物技术 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相对领先 但在工程领域 硬件开发 机械工程等涉及自动化设备的方面 国内优势更明显 [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2019年成立于杭州萧山科技城 选择杭州因良好创业环境及市区两级政府出台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针对性政策 [9] - "达尔文"系统实为第二代 第一代诞生于公司创始人海外读博期间 [8]
韩国拟削减25%石脑油产能,六部门部署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6 10:53
行业整体表现 - 化工板块本周涨跌幅为2.86%,在市场中排名第15位,处于中游水平 [1][2] - 板块跑输上证综指0.63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3.00个百分点 [1][2]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合成生物学领域因生物基材料成本下降及非粮原料突破迎来需求爆发期,推荐关注凯赛生物、华恒生物 [2] - 三代制冷剂因配额政策落地及供需缺口扩大进入高景气周期,相关公司包括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永和股份 [3] - 电子特气行业受集成电路/面板/光伏三轮驱动,国产替代空间巨大,重点关注金宏气体、华特气体、中船特气 [3][4] - 轻烃化工具有低碳排、低能耗优势,全球烯烃原料轻质化趋势不可逆,推荐卫星化学 [5] - COC聚合物因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及下游需求扩张打开市场空间,建议关注阿科力 [6] - 钾肥价格受国际巨头减产及粮食协议终止影响触底回升,关注亚钾国际、盐湖股份、藏格矿业、东方铁塔 [7][8] - MDI行业寡头垄断格局稳定,产能集中度达90.85%,需求端韧性较强,推荐万华化学 [9] 价格与价差变动 - 硝酸(安徽)98%涨幅达6.67%,PTA(华东)涨4.62%,硫磺涨3.57% [10] - 液氯(华东)跌幅达866.67%,NYMEX天然气期货跌7.48% [10] - PTA价差涨幅达383.93%,黄磷价差涨23.81%,甲醇价差跌242.99% [10] 供给侧动态 - 本周化工行业共有153家企业产能受影响,其中新增检修12家,重启5家 [11]
超10亿,“国家队”投了个汽车芯片丨投融周报
投中网· 2025-08-25 17:27
硬科技赛道投融资动态 - 空天科技领域成为新风口 北京穿越者载人航天完成天使+轮超募融资[4] 追梦空天科技完成两轮合计超亿元Pre-A++轮及战略轮融资[4][22] - 半导体领域融资活跃 芯擎科技完成超10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11] JBD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1轮融资[20] 奕泰微电子完成近亿元A1轮融资[21] 芯动力科技完成近亿元B2轮融资[24] - 机器人及自动化企业获资本加持 视比特机器人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15] 魔仓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融资[14] 白犀牛自动驾驶累计B轮融资近5亿元[19] 首形科技完成超高仿生情感交互机器人融资[9] - 激光与通信技术公司受关注 极光星通完成A3轮融资[16] 聿凡领光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13] 引导精密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10] - 智能制造领域持续升温 燕龙科技完成2亿元B轮融资[25] 中科卓尔完成B轮融资[7] 绿色云图完成Pre-A轮亿元融资[8] 大健康赛道投融资动态 - 合成生物学企业受资本青睐 微远生物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4][31] 苏州一兮生物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4][34] - 创新药研发企业融资活跃 应世生物完成超3400万美元C轮融资[37] 蔚程医药完成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32][33] 科凝生物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29] - 医疗AI与诊断技术获投资 惠每科技完成近2亿元新一轮融资[30] 凡知医学完成亿元级D+轮融资[35] 智瞳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28] - 医疗器械与治疗技术受关注 华硼中子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36] 佳惟达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27] 互联网/企业服务赛道投融资动态 - AI应用层投资聚焦情感交互与工具创新 宇生月伴完成情感语音交互模型融资[4][39] ChatExcel完成近千万天使轮融资[5][40] - 人工智能企业估值提升 红熊AI完成Pre-A轮融资 投后估值达5亿元[41]
深圳理工大学与酶赛生物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启"AI+生物制造"新篇章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21 13:59
校企合作与实验室成立 - 深圳理工大学与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于8月21日在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上签约成立"深圳理工大学-宁波酶赛生物计算蛋白质校企联合实验室" [1] - 实验室聚焦AI驱动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推动生物制造技术在医药 能源 农业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1] 实验室研究方向 - 重点开展计算蛋白质设计与优化 高性能工业酶开发及其在生物制造 生物医药 体外诊断等产业的落地应用 [4] - 开展生物合成途径的计算机模拟与智能优化 人工智能联合酶工程的人才培养 [5] - 合作推动AI+生物制造的技术突破 加速合成生物学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 [5] AI技术对生物制造的影响 - AI技术使蛋白质设计 代谢工程 生物合成等传统研究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6] - 联合实验室目标是建立可预测 可编程 可放大的智能生物制造平台 为医药 化工 食品等行业提供更高效环保的技术解决方案 [6] - AI正在重塑生物制造行业 加速开发更具竞争力的生物技术产品 助力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走向全球 [6] 合作双方背景 - 深圳理工大学于2024年5月30日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 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 着重开展基础性 前沿科学技术研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6] - 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合成生物学企业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质设计 酶工程和生物制造平台 业务覆盖医药 食品 化工等多个领域 具备从实验室研发到工业化生产的全链条技术能力 [7]
两部委发文!事关食品生物制造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19 21:31
政策动态 - 工信部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文征集食品加工领域生物制造创新技术应用方向,旨在推动合成生物学、发酵工程、酶工程等技术在食品原料、添加剂及相关产品领域的产业化应用[2][3] - 申报技术需满足国内研发完成并进入试产阶段、具有安全性证明或海外审批记录、符合"三新食品"申报条件等要求,重点支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项目[4] - 申报主体限境内注册的企事业单位及科研机构,需具备生物制造研发基础且近3年无重大事故,每家单位最多推荐5个产品[5] 会议信息 -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行,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9] - 会议设置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研讨会等同期活动,并举办科技成果展示对接会[9][19][39] - 参会嘉宾包括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等学界领袖,以及酶赛生物、蓝晶微生物等60余家产业链企业代表[11][22][39] 技术前沿 - 专题论坛将展示聚酰胺单体生物制造、非粮秸秆糖应用、CO₂耦合绿氢发酵等20余项创新技术,涉及戊二胺、1,3-丙二醇等关键材料单体[33][34] - 未来食品分论坛重点研讨功能糖生物制造(阿洛酮糖、HMOs等)、甜味蛋白、益生菌创新等方向,江南大学等机构将发布最新成果[45][47] - AI应用专场涵盖数据驱动的蛋白工程、工业生物过程智能控制、高通量筛选等技术,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将分享案例[42][43] 科技成果 - 功能糖制备技术已实现阿洛酮糖、塔格糖等10余种产品的生物法量产,其中母乳低聚糖HMOs完成2'-岩藻糖基乳糖等产品开发[49] - 微藻基硒蛋白项目通过基因改造莱茵衣藻实现人源硒蛋白异源合成,并完成小试生产[49] - 天然萜类化合物平台成功开发驱蚊成分圆柚酮的公斤级生产工艺,产品对蚊虫趋避率达100%[50]
合成生物学周报:绿色液体燃料首批试点项目公示,重庆首套可降解塑料装置投产-20250814
华安证券· 2025-08-14 12:57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聚焦合成生物学领域,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布《合成生物学周报》[4] - 合成生物学指数本周下降5.72个百分点至1549.03,跑输上证综指7.83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6.21个百分点[5] 核心观点 - 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4] - 绿色液体燃料首批试点项目公示,涵盖纤维素燃料乙醇、生物质甲醇、绿色甲醇及绿氨等方向,包括国投生物3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项目等9个项目[8] - 微元合成与嘉吉合作拓展阿洛酮糖中国市场应用,产品已覆盖亚太和北美,影响人口约20亿人[10] - 重庆首套6万吨可降解塑料装置投产,预计年均营业收入可达7亿元[11] 市场动态 二级市场表现 - 合成生物学领域个股本周下降5.72%,排名第32[19] - 涨幅前五的公司:翰宇药业(+17%)、金字火腿(+9%)、美盈森(+8%)、华恒生物(+7%)、金丹科技(+5%)[20] - 跌幅前六的公司:雅本化学(-8%)、特宝生物(-6%)、百济神州(-6%)、金城医药(-5%)、丽珠集团(-5%)、新日恒力(-5%)[21] 公司业务进展 - 安捷伦与弈柯莱生物成立合成生物学联合创新实验室,聚焦高通量合成生物学设计与筛选平台开发[26] - 珠海万通年产4万吨生物基高温尼龙项目环评公示,本期建设内容为新增年产8000吨生物基高温尼龙产能[26] - Algenesis Labs投产全球首款100%植物基异氰酸酯,性能与石油基异氰酸酯相当[28] - LG化学合资HVO工厂在韩国开工建设,预计2027年达成年产30万吨规模[29] 行业融资跟踪 - 利夫生物完成数亿元B2轮融资,由新凤鸣集团领投,资金将助力加速PEF产业化布局[33] - Chai Discovery完成7000万美元A轮融资,由Menlo Ventures领投,资金将用于持续研发与产业化Chai平台[33] 研发方向与科研动态 - 禾元生物奥福民®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获FDA支持开展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37] - 羽冠生物与欧林生物合作加速新一代百日咳疫苗研发[39] - Yali Bio利用精密发酵技术生产出高纯度、结构与人乳脂肪高度相似的OPO成分[40] - 礼来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 3期试验达主要终点,最高剂量组平均减重12.4kg[42] - 中科院团队开发PCE技术,实现跨kb至Mb级多类型染色体精准编辑[51][55] 重点公司研究 - Strand Therapeutics专注于可编程mRNA疗法与合成生物学创新,已完成1.53亿美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2.5亿美元[47][49] - 公司研发重点集中在实体瘤的mRNA免疫疗法,通过可编程mRNA在肿瘤微环境中持续表达治疗性蛋白[46]
第四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在光明科学城举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13:44
赛事期间还举办了"合成生物与可持续发展"圆桌讨论、大设施体验学习班、"造物与未来"青年自由辩论 会、创意拍照打卡等丰富的配套活动。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王睦广 本届赛事设置七大赛道,围绕全民健康、产业升级、绿色低碳等提供创新方案,鼓励从基础研究到应用 转化全链条布局,强调原创性与可实施性,借助自动化实验平台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创新 和生物制造产业升级。值得一提的是,赛事首次设立观摩团,邀请广东、江西、河南等地近200名高中 生和老师现场观摩,播撒创新种子。 活动现场举行了华熙生物与深圳理工大学的合成生物学奖学金签约仪式,该奖学金将用于激励优秀学 生,鼓励创新创业。同时,合成生物科学与艺术交叉研究中心同步揭牌。 近日,第四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在光明科学城举行。赛事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深圳理工大学、中 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协会、国家生物制造产 业创新中心联合承办,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本届赛事吸引了海内外265支高校队伍、近1900名青年英才同台竞技。据悉,自2022年创办以来,该赛 事的参赛队伍数量持续上升,影响力持续提升,现已 ...
Nature对话黄和院士 | 借助合成生物学变革功能性脂质生产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10 20:50
黄和院士合成生物学研究突破 -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教授受邀在Nature期刊展示合成生物学用于功能性油脂转化的工作[2] - 研究结合合成生物学与机器学习实现功能性脂质高效合成 目标使生产更廉价可持续[10] -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微生物为生产有用化合物的工厂 如精准递送癌症药物和生产功能性脂质[11] - CRISPR等基因编辑工具使合成生物学生产有用化合物从理论构想变为现实[12] 人工智能加速合成生物学发展 - AI从遗传电路到代谢通路系统编程生物组件 与合成生物学融合加速突破[13] - 机器学习结合CRISPR技术将微生物工厂开发时间从数年缩短至数月[13] - AI优化微生物代谢通路 打造高效改造系统 为工业生物技术带来变革[13] 功能性脂质研究进展 - 脂质领域格局变化 脂肪供能占比上升 凸显脂质代谢在健康和疾病中的关键作用[13] - 传统从鱼类提取功能性脂质存在产业链长成本高局限[13] -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设计关键基因调控元件 实现脂肪酸产量提升超两倍[13] - 开发高通量筛选平台效率比传统方法高超十倍 提取时间从三天缩至三小时 成本降80%[13] 未来研究方向 - 探索用纯化成分合成功能性脂质 如角鲨烯二十二碳六烯酸和植物甾醇结合[13] - 优化代谢通路合成单一品种功能性脂肪酸[13] - 设计复合脂质配方整合功能性成分 如增强视力类胡萝卜素与改善大脑成分结合[13] 江苏省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心优势 - 中心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工业生物制造 架起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桥梁[13] - 独特机制让科学家享有自主权 无需担心行政障碍阻碍机构间合作[13] - 与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创新框架[14] SynBioCon 2025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17] - 大会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17] - 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等同期活动[17][18] 大会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8] - 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和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8]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家机构[18] 大会日程安排 - 8月20日举行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和生物制造青年论坛[21][23] - 8月21日开幕式后举办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论坛[22][30] - 8月22日进行AI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和未来食品农业专题论坛[22][39][42] 产业成果与推广 - DT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将在大会发布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分布图2025版[52] - 已发布浙江80家江苏66家上海76家广东63家京津冀65家代表性企业榜单[52] -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已有超50000名产业上下游人员加入[54]
天津工生所戴住波/张学礼等:创建高效芳香本草细胞,助力香精香料(檀香精油)产业化!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08 22:33
檀香精油市场与合成生物学应用 - 檀香精油被誉为"液体黄金",核心成分檀香醇广泛应用于香水、化妆品、医药和宗教领域,市场需求巨大 [2] - 天然檀香木资源稀缺,生长周期长达数十年,市场价格高达2500美元/公斤,供应极不稳定 [2] - 合成生物学通过微生物发酵实现可持续生产,研究团队此前已成功产业化"玫瑰精油酵母"技术 [2] 核心技术突破 - 采用亚细胞区室工程策略改造过氧化物酶体,开发P450酶表面展示技术,解决催化瓶颈,檀香醇产量达10.4 g/L创纪录水平 [3][12] - 通过Pex15膜蛋白融合和跨膜域截短,将P450酶精准定位在过氧化物酶体表面膜,转化率从31%提升至36.2% [7] - 过表达PEX11基因使过氧化物酶体数量增加,膜表面积扩大,檀香醇产量再提升42.6%,转化率跃升至60.6% [10] 工业化生产工艺 - 5L发酵罐采用两阶段补料发酵(生长+诱导生产)结合原位萃取技术 [12] - 引入细菌血红蛋白VHb优化氧传递,过表达INO2转录因子扩大内质网空间,突变体PDR3增强产物转运 [12] - 最终工程菌株PEX1511-VIP-R实现13.1 g/L檀香烯和10.4 g/L檀香醇产量,碳源成本低于100美元/公斤 [12] 技术应用前景 - 过氧化物酶体工程策略可推广至紫杉醇、甾体激素等复杂天然产物的合成 [14] - 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人参皂苷CK的异源合成(YS Shi, Metab.Eng.,2021) [14] - 微生物发酵生产模式将颠覆传统植物提取供应链,保护濒危檀香木资源 [15]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 [18] - 专题论坛覆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三大领域 [19] - 同期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及科技成果对接活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