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化的小脑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逐际动力张巍:造机器人很容易,关键是用起来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8-29 08:03
编辑丨量子位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具身智能之心 "公众号 >> 点击进入→ 具身 智能之心 技术交流群 更多干货,欢迎加入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全栈学习社区 : 具身智能之心知识星球 (戳我) , 这里包含所有你想要的。 "让天下没有难落地的机器人。" 在这样向量子位表达定位和使命后,逐际动力"解释了"为何会成为阿里投资的第一家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 在这样解释定位和使命后,量子位大概感受到了逐际动力被投资的原因—— 至少是成为阿里第一个具身智能投资项目的原因。 实际上,之前更多的时候, 逐际动力创始人张巍 更倾向于用"英伟达"来类比,因为英伟达提供了一个底层平台,可以让游戏、汽车、机器人 等等不同领域的创新,成为可能。 逐际动力的创办和发展,也希望成为这样的平台——提供机器人平台,然后各个领域的开发者可以进一步打造应用方案和产品。 张巍说,"人形机器人的本体硬件制造非常容易,比造飞机、造汽车都要容易。" 真正阻碍机器人落地的是——大脑,而如何让机器人控得很好 ——是 小脑AI化的能力 。 在与量子位的访谈中,张巍从头说起,共识的和非共识的、逐际动力的或者是具身智能行业的……这次都几乎"讲完了"。 如果你想知道 ...
对话逐际动力张巍:造机器人很容易,关键是用起来
量子位· 2025-08-28 14:46
公司定位与使命 - 公司定位为机器人平台提供商 类比英伟达在计算领域的角色 旨在让机器人开发更简单高效 [1][2][85] - 公司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落地的机器人" 通过提供底层平台和开发工具降低机器人开发门槛 [5][78][80] - 公司专注于技术平台建设 不直接参与具体行业应用开发 定位为"支线运输"服务商 [74][75] 技术路线与核心能力 -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小脑AI化能力 该能力被认为是全球领先的 [3][51] - 技术发展路线分为三个阶段:先实现双足人形机器人功能丰富和运动流畅 再实现自然语言编程 最终形成具身智能操作系统 [6][149][150][152] - 公司认为机器人硬件制造相对容易 真正难点在于控制算法 特别是腿部运动的控制 [32][33][34] 产品战略与定价 - 最新推出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imX Oli定价15.8万元 公司声称这是同规格中最有竞争力的价格 [112][114][116] - 产品定位区分大人形和小人形 强调1.5米以上的全尺寸机器人才能满足人类日常场景需求 [114] - 公司通过自研关键部件来降低成本 包括关节、电机和减速器等 [116] 数据策略与研发方法 - 公司采用多元数据配方策略 结合真机、仿真和视频数据来提高训练效率 [65] - 强调数据获取成本效益 不盲目追求数据量 而是注重高效获取有价值信息 [62][63] - 研发投入重点放在产品化和商业化 而非纯学术探索 [48] 商业模式与客户定位 - 目标客户分为三类:创新者、开发者和系统集成商 公司主要服务前两类客户 [70][71] - 商业模式是提供开发平台和API 让开发者能够快速构建机器人应用 [80][81] - 计划建立应用商店生态 让用户能够下载和部署各种机器人应用 [110] 融资与商业化策略 - 融资策略相对谨慎 注重商业验证而非单纯技术里程碑 [119][121] - 公司已有收入来源 强调商业闭环而不仅仅是技术领先 [121][132] - 重视用户实际使用情况而非单纯销售数量 关注用户粘性和使用时长 [133][135] 行业观点与趋势判断 - 认为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的iPhone" 长期价值巨大但短期不是最优解 [25][26] - 预测未来机器人形态将多样化 包括只有胳膊、只有腿、轮式和全人形四种类型 [28][29][31] - 预计家庭场景机器人大规模应用还需要7-10年时间 近期将以B端应用为主 [139][140]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2017年开始全心投入足式人形机器人研究 2021年实现全尺寸人形室外稳定行走 [10] - 公司成立于2022年 基于"行业创新不在学术界"的判断从学术研究转向商业化 [16] - 2023年调整战略 加快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推出以应对市场热度 [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