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搜索文档
夸克下沉,另类“买量”
北京商报· 2025-07-09 21:03
高考志愿填报业务布局 - 公司以高考志愿填报为核心业务切口,连续七年投入大量资源构建"护城河",包括自研智能选志愿、测录取概率、模拟志愿表等功能[1] - 2025年推出国内首个自研高考志愿大模型和垂类高考知识库,实现从问题咨询到志愿报告输出的全流程闭环[1] - 高考志愿填报在业务中优先级最高,每年举办唯一线下发布会专门推广AI高考志愿服务[1] 营销与用户获取策略 - 2019年邀请张雪峰担任"首席志愿导师",2021年签约王俊凯为代言人,高考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达38.6亿[1] - 通过免费服务精准触达学生等年轻群体,推动用户转化为App内其他功能(搜题、网盘等)的高频使用者[7] - "00后"用户占比超50%,成为唯一达到此比例的AI应用[7] 技术优势与投入 - 高考志愿大模型拥有官方录取数据,相比依赖网络数据的竞品准确性更高[8] - 垂直模型幻觉率比通用模型降低60%-70%[9] - 前期综合投入保守估计不低于千万级别,包括数据库建设、算力消耗和人力研发[10] - 高考季调配算力资源比去年增加100倍仍不足,需向集团额外借调[11] 下沉市场拓展 - 通过AI工具为二三线城市及偏远地区师生消除信息差,提升志愿填报效率[5] - 安排地推团队深入当地学校进行功能宣讲,以重点学校带动周边跟进使用[5] - 湖南永顺一中案例显示,AI方案使单个学生指导时间从半天缩短至微调阶段[5] 行业竞争与商业模式 - 2025年一季度科技公司在AI产品投流费用达18.4亿元,腾讯单家投入14亿元[12] - 行业普遍面临"买量-流失-再买量"困境,生成式AI产品日均打开率仅41%,远低于移动互联网产品85%的留存率[13] - 公司采用"买量加场景深耕"组合策略,通过教育服务触达下沉市场用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