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外呼诈骗
icon
搜索文档
华泰人寿山东分公司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之守护您的“钱袋子”,消费反欺诈指南——识陷阱、懂维权、防风险
齐鲁晚报· 2025-09-17 13:19
引言:警惕!消费陷阱已渗透日常生活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场景日益多元,但各类欺诈手段也在不断"升级翻新"。2025年央视3·15晚会及市场监管部门"铁 拳行动"曝光的案例显示,从手机抽奖诱导充值到电商虚假促销,从"问题虾仁"到假冒名牌白酒,欺诈陷阱已渗透至购物、餐 饮、养老、育儿等多个领域。面对隐蔽性强、迷惑性高的欺诈手段,消费者需擦亮双眼,筑牢权益保护的"防火墙"。 一、2025年六大高频消费欺诈手段全解析 (一)"天上掉馅饼"式诱导:手机抽奖与虚假促销陷阱 · 典型案例:2025年3·15晚会曝光的"手机抽奖陷阱"中,企业以"免费领手机""100%中奖"为噱头,诱导用户点击链接后要求充值 数千元"激活奖品",单日交易流水高达20亿元。类似地,电商平台"买3送3"宣传实际仅发货3件、"超低价实惠装"图文严重不符 等问题频发,如某商家承诺"买3双袜子送3双",消费者收货后发现仅收到3双,投诉后才获平台退款。 · 识别技巧:遇"超低价""百分百中奖"等宣传时,务必核实活动规则,避免点击非官方链接,拒绝提前充值或提供银行卡信息。 (四)"科技赋能"式骚扰:AI外呼与隐私泄露 · 新型诈骗手段:外呼公司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