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柔性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希夕智能毛梁:AI柔性机器人重塑食品加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9:49
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依旧很火。 宇树机器人日租金从年初的1万元以上跌至3000元水平;知名投资人朱啸虎则公开宣布"批量退出人形机 器人公司",行业陷入泡沫争议。 在资本热议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浪潮中,产业资本也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比如,由农牧产品加工巨头新希 望集团和通用机器人"独角兽"非夕科技共同孵化的希夕智能,选择了一头扎进食品加工领域。 该行业正面临食材非标化与人力短缺的双重夹击:肉类切割、海产处理、加工成型等工序因形状不规则 难以自动化;低温/高温的恶劣工况环境加剧招工难;传统自动化产线支持品类少、修改复杂,无法满 足行业高频出新品的定制需求……希夕智能尝试以"AI+机器人"柔性方案,让人力从这个又苦又累的行 业解脱出来。 不做人形,照样破局。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对话希夕智能CEO毛梁,了解这一细分机器人应用领域的发展机遇、如 何在柔性智造中引入AI技术,以及如何平衡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之间的矛盾等问题。 引入AI技术实现柔性智造 21世纪:希夕的解决方案主要在食品加工行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非常多,为何选择这个细分领域? 毛梁:这一决策源于食品加工业亟待解决的核心痛点。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