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asis
icon
搜索文档
油脂油料板块大面积飘绿 菜籽粕主力涨逾1%
金投网· 2025-06-30 12:26
油脂油料期货价格表现 - 6月30日菜籽粕主力合约上涨1.14%至2572元/吨,成为当日唯一上涨品种[1] - 菜籽油主力合约下跌0.43%至9421元/吨,棕榈油主力下跌0.69%至8308元/吨,豆油主力下跌0.32%至7976元/吨[1] - 豆粕期货最新结算价2938元/吨,较前日收盘价2946元小幅回落[2] 期货市场仓单变化 - 豆粕期货仓单单日激增9610手至35561手,增幅达37%[3] - 豆二期货仓单增加3000手至4500手,增幅200%[3] - 菜粕期货仓单减少1141张至21544张,豆一仓单减少2029手至17673手[3] - 棕榈油期货仓单从0增至470手,菜油仓单维持300张不变[3] 期现价差情况 - 棕榈油现货较期货溢价220元(2.56%),豆一溢价151元(3.52%),豆油溢价252元(3.05%)[4] - 菜籽粕期货较现货升水68元(2.75%),豆粕期货升水32元(1.1%)[4] - 棕榈油、豆一、豆油三个品种出现现货价格高于期货的"期现倒挂"现象[3][4]
原油系板块全线上行 原油主力涨近9%
金投网· 2025-06-13 12:01
原油系期货价格表现 - 6月13日国内期市原油系板块全线上行,原油主力合约涨幅达8.98%,报535.20元/桶 [1] - 燃料油主力合约上涨8.15%至3225.00元/吨,低硫燃料油主力合约上涨6.24%至3867.00元/吨 [1] - 液化石油气主力合约上涨5.11%,报4360.00元/吨 [1] 期货合约价格数据 - SC原油开盘价492.90元/桶,昨收价495.70元/桶,昨结价491.10元/桶 [2] - 燃料油昨结价2982.00元/吨,沥青昨结价3508.00元/吨 [2] - 液化石油气昨结价4148.00元/吨,低硫燃料油昨结价3640.00元/吨 [2] 商品仓单及基差情况 - 中质含硫原油期货仓单4029000桶,燃料油期货仓单24750吨,均与前一交易日持平 [3] - 液化石油气期货仓单9010手,环比减少125手 [3] - 燃料油基差达2305元/吨(基差率43.59%),沥青基差112元/吨(基差率3.09%) [3] - 液化石油气基差764元/吨(基差率15.92%),低硫燃料油基差44元/吨(基差率1.18%) [3]
原油系板块“万绿丛中一点红” 原油主力跌逾3%
金投网· 2025-04-30 14:55
原油系期货价格表现 - 4月30日原油系板块整体下跌,仅液化石油气主力合约上涨0.55%至4407元/吨,原油主力下跌3.50%至471元/桶,燃料油主力下跌1.88%至2925元/吨,低硫燃料油主力下跌2.75%至3391元/吨 [1] - 当日SC原油开盘价480.10元/桶,较昨结价488.10元下跌1.64%,燃料油开盘价2945元/吨,较昨结价2981元下跌1.21%,沥青开盘价3410元/吨,较昨结价3441元下跌0.90% [2] 商品仓单及基差数据 - 4月29日中质含硫原油期货仓单维持4644000桶,燃料油期货仓单增加4950吨至51120吨,其余品种仓单均持平 [3] - 燃料油基差达2481元(基差率45.42%),沥青基差209元(5.73%),液化石油气基差584元(11.76%),低硫燃料油基差131元(3.66%),均呈现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的"期现倒挂"现象 [3]
2025年商品交易宏观逻辑与库存周期水位,商品为什么大跌?
对冲研投· 2025-02-26 18:47
宏观库存周期逻辑 - 2025年大宗商品将开始交易美国宏观去库存逻辑,而中国库存周期仍处于低位,后期存在被动补库存需求 [3] - 去库存对价格的影响分两种路径:需求好则涨价去库存,需求差则跌价去库存 [3] - 美国当前库存水平为2024年以来最高,2025年依靠美国需求拉动全球经济难度较大 [3] 历史宏观逻辑案例 - 2024年上半年交易美国衰退逻辑 [5] - 2023年上半年交易中国大宗商品去库存衰退逻辑 [6] - 2022年上半年交易美国通胀引发加息衰退逻辑 [7] - 文华指数2022年交易美国加息衰退,2023年交易中国房地产逻辑,下半年转向欧洲补库存逻辑 [9] - 2024年先交易美国补库存带动中国补库存,下半年转为中国去库存+美国衰退逻辑 [10] 商品交易宏观逻辑的异常现象 - 商品带大基差暴跌(2022-2024年反复出现) [11] - 极低库存下商品仍暴跌 [12] - 价格暴跌时高库存不走反套,基差大幅走强 [12] - 交易去库存衰退逻辑时可能出现市场走正套伴随价格下跌 [12] 商品交易逻辑框架 - 大宗商品交易逻辑分为产业逻辑(供需驱动)和宏观逻辑(估值重新平衡) [14] - 基差是连接宏观逻辑与产业逻辑的核心工具,也是套期保值的底层逻辑 [15][16] 中美库存结构差异 - 中国库存集中在上游(煤炭、PTA、PVC、长丝、坯布),下游工业产成品库存较低 [18][20][21] - 中国下游产成品库存已显著去化,商品下跌压力主要来自美国 [22] 美国经济潜在风险指标 - 美股高位运行,巴菲特持续减仓并储备现金 [25] - 美国2月制造业PMI初值51.5创17个月新高,但服务业PMI初值51.3创三个月新低 [26][27] - 美国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至98.3,创2024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28] - 原油、股市、PMI、消费者信心指数、失业率及房地产价格等指标均呈现疲软迹象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