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istro
icon
搜索文档
Bistro大舞台,餐酒搭配怎么来?
新浪财经· 2025-10-09 16:15
Bistro的兴起与市场定位 - Bistro在中国一、二线城市日益流行,为年轻消费者提供结合柔和灯光、适宜音乐和餐酒搭配的放松环境,满足其下班后寻求安静和情绪体验的需求 [1] - 国内Bistro多走“小而美”路线,面积在50-100平,装修风格偏向自然或轻复古,强调“氛围感”[4] - 其核心吸引力在于填补了25-35岁上班族对“精致松弛”和补偿性社交的情绪需求空白,而非餐酒本身多惊艳 [5][6] Bistro的商业模式与运营特点 - 国内Bistro餐酒并重,菜品融合地方菜系(如东北菜、云贵川菜)与西式摆盘,人均消费在200-400元,远高于法国平价定位 [4] - 酒水产品多样,包括单价30-50元的德啤、50元左右的鸡尾酒、250-450元的葡萄酒及超500元的洋酒,部分Bistro则以百元以下的果啤、精酿为主 [4] - 为应对消费者酒水消费力下降,Bistro通过增加“漂亮饭”菜品进行风险对冲,以吸引客群并提高客单价 [8] Bistro行业面临的挑战 - 行业赛道迅速饱和,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开业云贵川bistro门店数量环比增长45% [10] - 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和“次抛型”打卡困境,超70%消费者在2024-2025年将“性价比”作为关键考量因素 [10] - 商业模式存在挑战,前期高投入(装修、租金、侍酒专业度)与不清晰的盈利模式使部分Bistro面临快速闭店风险 [10] 酒企的餐酒融合战略演变 - 酒企餐酒融合传统路径包括与餐饮终端合作(如1919“买酒送餐”空间、郎酒与火锅品牌合作)或参与高端餐饮活动(如五粮液与米其林指南合作) [12] - Bistro的走红推动酒企转向更精细化的融合方向,例如汾酒在扬州设立美食研发中心与淮扬菜融合,百川名品与五粮液在新加坡开设粤菜酒家 [12] - 酒企战略重点从教育消费者标准搭配转向创造沉浸式消费场景,让酒出现在消费者感到舒服的场景中,例如牛栏山金标牛主打烟火气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