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BI指数
icon
搜索文档
白牌退散,厚利润时代来临,谁在重塑消费投资的标尺?
搜狐财经· 2025-10-15 15:57
消费市场复苏态势 - 一级市场消费活力复苏,天猫618实收GMV同比增长10%,多个细分品牌上半年翻倍增长,实现从有利润到厚利润的过渡 [2] - 二级市场消费“妖股”蜜雪冰城、老铺黄金和泡泡玛特接连涨停,消费企业出现排队上市现象,上半年IPO成功退出事件达10起,平均回报倍数高达5.1倍 [3] 消费投资逻辑转变 - 投资机构偏好转向B轮以后及pre-IPO阶段品牌,因其已验证从小众走向大众市场能力,PMF更稳定,创始人经验更成熟 [8] - 部分机构强调品牌需具备出海能力,有海外经验、渠道和资源的创始团队更受青睐,关注东南亚对低客单快消品及美国市场对小家电、服饰的需求 [8] - 机构希望企业具备AI应用能力以提升人效,尤其在设计和营销等后端岗位,并可能因LP背景要求品牌在指定地区建厂交税 [8] - 市场普遍压低估值,增长看待更为冷静,较低估值对品牌和机构双方均是缓冲区 [8] 品牌评估新标准与CBI指数应用 -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首次纳入品牌词搜索量、18-24岁人群成交增速、成交人数、新品成交金额等多个指标评分,蕴含销售数据外增量信息 [4] - 主流机构认可CBI指数作为“品牌数据投行”价值,可摸排出品牌人群年龄构成、老客占比及忠诚度、新品发售情况等极细颗粒度数据 [11] - CBI指数提出红蓝海指数概念(搜索增速与成交增速之差),指数越大表明赛道需求远未被满足,市场机会越大 [13] - 上榜CBI快消新锐品牌50强的品牌普遍具有四大共性:从细分赛道切入、聚焦精准人群、押宝功效成分、用情绪提升溢价 [13] 成功品牌特征与赛道机会 - 当代消费品核心竞争是人群,优秀品牌服务好特定人群而非所有人,例如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聚焦18-24岁年轻人,其成交人数增速指标名列前茅 [15] - 品牌两大关键能力受资本看重:科技型创新(产品有绝对壁垒,如独家成分、专利、成本优势)和情绪型营销(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 [17] - 品牌发展更看重在小众市场跑出来并有持续增长的利润,而非GMV和人群绝对规模,例如溪木源、海龟爸爸、BeBeBus等从细分领域切入取得成功 [13][17] - 以宠物行业为例,中宠旗下顽皮和领先在Q2推出膨化粮,单月GMV突破500万,并在CBI指数和股价上有显著表现 [17] 品牌融资与投后管理 - 融资能力强的品牌如溪木源融资过7轮估值近40亿,去年给投资人回购合并分红7000万;BeBeBus登陆港交所,毛利率连续三年超过47% [19] - 创始人与投资人关系需经营,选择中间档位估值可为双方带来转机,避免因高估值带来不安全感 [20] - 善于利用董事会,让共同经历困难的投资人优先回购,并充分挖掘投资人在解决问题和接洽资源上的价值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