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破坏

搜索文档
假想粒子“轴子”,终于被找到了?
虎嗅· 2025-06-20 08:38
轴子理论背景 - 1978年诺贝尔奖得主维尔切克和温伯格提出轴子理论,用于解决量子色动力学中的强CP问题 [1] - 轴子作为假想粒子存在多年,近期在二维材料中以准粒子形态被观测到 [1] - 标准模型存在强相互作用中CP破坏的漏洞,轴子被引入以解释极弱CP破坏现象(概率小于十亿分之一) [3] 基本粒子与轴子特性 - 宇宙基本粒子共61种(含未发现的引力子则为62种),分为夸克、轻子和传播子三类 [2] - 轴子质量极小(电子质量的十亿至千亿分之一),几乎不与其他粒子相互作用,被认为是暗物质成分 [3][4] - 轴子与光子可相互转化,科学家设计闪光穿墙实验、轴子望远镜等探测手段,但尚未直接观测到 [5] 轴子准粒子与材料科学 - 凝聚态物理中,轴子以准粒子形式存在于"轴子绝缘体"材料,表现为拓扑磁电响应(电场影响磁性) [6][7] - 动态轴子准粒子需材料同时破坏时间反演和空间反演对称性,对应铁磁性和原子排布变化 [8] - 中国科学家2019年预言层状材料MnBi2Te4为轴子绝缘体,其偶数层结构满足对称性破缺条件 [9][14] 实验突破与应用前景 - 2025年Nature论文证实MnBi2Te4中磁电耦合系数θ以44GHz频率振荡,振幅达静态值12% [11] - 振荡源于贝里曲率偶极矩调制,可通过载流子浓度和外电场调控,或用于可编程量子器件 [11][15] - 多铁性材料(如Cr2O3、CrI3)和磁性外尔半金属(如Co3Sn2S2)可能也存在轴子准粒子 [11] - 潜在应用包括反常量子霍尔效应、声子媒介激光泵浦非平衡室温超导等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