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 - Follow
搜索文档
中国创新药,10亿赌注的「药神」游戏
36氪· 2025-11-08 09:23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减重药市场因“双靶点”技术掀起巨浪,中外药企在商业回报上存在巨大差距,礼来公司研发的替尔泊肽去年销售额达164亿美元[2] - 中国创新药企正通过Fast Follow策略、研发速度优势、前沿领域换道超车及人才优势快速崛起,并积极通过License-out模式出海,以兑现全球市场价值[13][16][18][24][30] - 创新药研发遵循高风险高投入的“三‘十’定律”,中国药企通过“以仿养创”或“外包养家”模式解决生存问题,最终目标是参与全球竞争[7][25][30] 创新药研发模式与格局 - 创新药分为两类:First-in-class是同类首创,如诺华公司的格列卫在专利期内全球累计销售额超500亿美元,利润极高但成功率低[7][9] - Fast Follow是对已有分子结构进行改进,研发成功率高于10%,能借助首创药物的数据和市场快速获批,如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在肺癌领域以更低价格赢得市场[9][11] - 中国在研的首创药物已占全球24%,仅次于美国,跨国药企因内部研发成本高、专利到期等问题,正积极采购中国在研新药[13][15] 中国创新药企的竞争优势 - 中国在临床试验患者招募上具有速度优势,抗癌新药在美国需两三年招募患者,在中国几家顶尖医院联手几个月即可完成[16] - 中国药企在前沿领域实现“换道超车”,如康方生物的双抗药物依沃西在3期临床中击败全球药王K药,证明其有能力做出同类最佳产品[18] - 优势由人才熔炉支撑,包括CXO产业崛起培养的研发正规军,以及海归科学家带回的技术、全球化视野和挑战巨头的雄心[20][22][24] 中国药企的生存与发展路径 - 在研发出海新药前,药企通过“以仿养创”积累现金流,如恒瑞医药在肿瘤、麻醉领域做首仿药,翰森制药同样走此路径且进展迅速[25][28] - 资金短缺的药企通过“外包养家”或出售早期管线获取研发资金,如康方生物将AK-107全球权益卖给默沙东换得2亿美元,获得生存和国际背书[30] - 出海是创新药企的必答题,成熟的License-out模式允许中国公司授权早期管线给跨国巨头,用预付款支持后续研发,以兑现全球70亿人市场的价值[30] 创新药行业的挑战与价值 - 创新药行业存在“三‘十’定律”:10年研发、投入10亿美金、10%成功率,但现实比此更复杂,失败是常态[7] - 创新药的终极价值是救命,如贝达药业在埃克替尼上市后推出慈善计划,向数万名患者免费赠送价值近130亿元的药品,尽管其年销售额峰值仅20亿元[32] - 行业存在大量失败案例,许多药企和项目悄无声息破产,每一款成功上市的创新药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胜利[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