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经济与文化消费融合
搜索文档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城市回归烟火气
经济观察报· 2025-09-19 15:02
政策核心与量化目标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 [1] - 政策设定明确标准,要求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平均不少于30平方米 [1] - 政策提供具体实施路径,包括盘活供销合作社流通设施、改造国企闲置资产,并鼓励地方国企加大网点布局、支持存量零售设施转型 [1] 零售行业转型与增长 - 政策利好存量商业设施改造,推动传统零售向数字化、便利化转型 [2] - 社区无人零售机布置增加,实现24小时自助购物,提升服务效率 [2] - 2023年中国便利店销售额达4248亿元,同比增长10.8% [2] - 2015年至2023年,便利店行业复合增长率高达17.4% [2] - 预计到2025年,便利店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成为零售业增长引擎 [2] - 资本市场反馈积极,便利店行业平均市盈率达156.10倍,平均股价17.57元 [2] 消费场景拓展与创新 - 电商代运营业务边界拓宽,从商品销售扩展到服务消费场景运营,如帮助线下门店搭建线上会员体系、为文旅活动做线上推广 [2] - 政策鼓励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融合,将IP从单一形象转变为多元场景体验,吸引年轻消费者并为文化消费提供新载体 [3] - 体育赛事与文旅结合崭露头角,例如力盛体育的赛车、高尔夫赛事配套周边文创和当地美食体验,带动区域消费增长 [3] 社区服务体验提升 - 社区商业设施选址更灵活,可利用小区门口闲置空间,营业时间延长,24小时便利店成为深夜补给站 [4] - 数字化服务提升便利性,如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的社区云超可在15分钟内配送新鲜蔬菜到家,社区服务站为老人提供代订服务 [4] - 15分钟步行范围内集成购物、餐饮、文化活动、家政服务,显著改善消费体验 [4] - 政策向细分领域倾斜,例如社区内配套生育补贴的母婴用品店、免费育儿讲座,以及结合本地赛事活动开发小众旅游景点 [4] 行业面临的挑战 - 存量设施改造面临成本压力,投入包括安装智能设备、扩充文化活动空间、升级线上系统等 [5] - 代运营企业转型挑战大,需从商品运营转向服务运营,涉及学习赛事票务、社区活动策划等新业务,资源整合与效率优化难度高 [6] - 政策落地存在区域差异,跨区域项目面临多部门协调阻碍,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不稳定,影响企业布局决策 [6] - 消费者需求分散与商业设施标准化存在矛盾,如何平衡便利与个性化是难题 [6] - 行业同质化现象明显,部分业主尝试结合本地非遗打造特色环节以寻求差异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