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BM结构性垄断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医药:特朗普药价威胁再起,短期内影响有限
美国医药产业现状 - 美国医药支出高位增长,2022年人均药品支出达1564美元,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2018-2022年CAGR达6.2% [1] - 药价上涨主要由创新药带动,其定价长期高于通胀,而仿制药持续降价,复杂定价体系支撑创新药高价稳定性 [1] - 美国医药逆差持续扩大,2024年进口2130亿美元、逆差1186亿美元,欧洲尤其是爱尔兰因税收优势成为主要逆差来源与核心制造基地 [1] 特朗普政策影响分析 最惠国定价政策 - 特朗普政府提出"最惠国价格"政策(MFN),以发达国家最低价锚定美国药品支付水平,目标下调药价30%-80% [2] - MFN定价涉及行政授权范围、医保法案冲突等法律问题,前一任期已因法庭判决受阻,短期内核心降价手段仍依托IRA与Medicare框架推进 [2] - IRA已授权Medicare直接对部分高价单一来源药物开展价格谈判,若叠加最惠国模式执行,长周期内或对美国本土药品利润形成系统性压力 [2] PBM结构性垄断 - PBM凭借掌控医保目录与回扣议价在药价体系中居核心地位,慢性病回扣比例达50%以上,部分可至80%,肿瘤类产品亦有10%-20% [3] - 美国前三大PBM处理80%处方,前六大市占超90%,市场集中度极高,回扣机制不透明导致制造端议价挤压 [3] - 历届政府多次推动回扣禁令与透明化改革均受阻,特朗普第二任期拟重启PBM利润改革,但面临系统性执行阻力 [3] 医药关税政策 - 特朗普拟对欧洲加征25%关税以推动产业链回流美国,但本土产能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短期难以承接新增制造需求 [3] - IRA药价压降叠加关税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MNC多采取游说+部分前置投资应对,诺华、礼来等宣布扩产布局但整体进展缓慢 [3] - 短期内企业更倾向通过BD并购优化现金流与资产效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