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最惠国价格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下达60天最后通牒,17家跨国药企面临降价压力|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8-01 13:37
特朗普政府施压制药行业降价 -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17家全球领先制药企业在60天内提出降低美国药品价格的方案 否则将动用政府手段干预 最后期限为9月29日 [3] - 核心要求包括实现"最惠国价格"政策落地 该政策试图将美国部分药品价格与海外低价挂钩 [3] - 美国处方药均价通常比其他发达国家高出2—3倍 甚至可达某些国家的10倍 [3] 制药行业反应 - 美股制药板块普遍下跌 美国最大游说团体PhRMA高级副总裁回应称引入外国价格管制将损害美国领导力 伤害患者和工人 [3] - 该组织认为政府应管控推高药价的中间商 如药品福利管理者PBM和保险公司 并要求外国为创新药支付合理费用 [3] - 部分药企已开始调整策略 阿斯利康宣布拟下调部分在美药品价格 礼来 诺和诺德 辉瑞等公司已开始尝试直销模式 [4] 行业动态与博弈 - 制药行业在为特朗普政府可能对进口药品加征的关税做准备 [4] - 特朗普此次设定60天期限 为围绕"全球最贵药价"的拉锯战按下加速键 [4]
国泰海通|医药:特朗普药价威胁再起,短期内影响有限
美国医药产业现状 - 美国医药支出高位增长,2022年人均药品支出达1564美元,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2018-2022年CAGR达6.2% [1] - 药价上涨主要由创新药带动,其定价长期高于通胀,而仿制药持续降价,复杂定价体系支撑创新药高价稳定性 [1] - 美国医药逆差持续扩大,2024年进口2130亿美元、逆差1186亿美元,欧洲尤其是爱尔兰因税收优势成为主要逆差来源与核心制造基地 [1] 特朗普政策影响分析 最惠国定价政策 - 特朗普政府提出"最惠国价格"政策(MFN),以发达国家最低价锚定美国药品支付水平,目标下调药价30%-80% [2] - MFN定价涉及行政授权范围、医保法案冲突等法律问题,前一任期已因法庭判决受阻,短期内核心降价手段仍依托IRA与Medicare框架推进 [2] - IRA已授权Medicare直接对部分高价单一来源药物开展价格谈判,若叠加最惠国模式执行,长周期内或对美国本土药品利润形成系统性压力 [2] PBM结构性垄断 - PBM凭借掌控医保目录与回扣议价在药价体系中居核心地位,慢性病回扣比例达50%以上,部分可至80%,肿瘤类产品亦有10%-20% [3] - 美国前三大PBM处理80%处方,前六大市占超90%,市场集中度极高,回扣机制不透明导致制造端议价挤压 [3] - 历届政府多次推动回扣禁令与透明化改革均受阻,特朗普第二任期拟重启PBM利润改革,但面临系统性执行阻力 [3] 医药关税政策 - 特朗普拟对欧洲加征25%关税以推动产业链回流美国,但本土产能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短期难以承接新增制造需求 [3] - IRA药价压降叠加关税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MNC多采取游说+部分前置投资应对,诺华、礼来等宣布扩产布局但整体进展缓慢 [3] - 短期内企业更倾向通过BD并购优化现金流与资产效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