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CoFound(二次联合创业)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AI人才战略40年变革:中国AI巨头商汤科技,如何从重视人才到实现发展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5:58
财务业绩与市场反应 - 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财报,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亏损实现史上最大幅度收窄 [1] - 财报发布后2个月内公司股价上涨约20% [1] - 里昂证券将公司目标价从1.85港元上调至3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战略合作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与寒武纪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通过国产芯片扩展人工智能运算能力 [1] - 人工智能模型商业化取得进展,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眼镜与人工智能影片生成工具领域 [1] 人才战略理念与演进 - 公司创始人汤晓鸥在早期便提出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布局理念,认为人才是AI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2] - AI行业人才战略大致经历四个阶段:技术探索期的个体挖掘、商业化初期的团队组建、规模化发展期的体系构建、生态化竞争期的价值共生 [3][4] - 公司人才战略从早期的“人才奠基”演进至如今的“生态化人才运营” [8] 公司人才战略的具体实践 - 公司成立初期(2014年前后)大规模招揽AI领域博士 [3] - 2018年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打造《人工智能实践课》,并成立博士后工作站 [3] - 2022年公司与香港理工大学围绕数字空间、智能汽车应用技术开展联合研发 [4] - 截至2025年7月,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已培养多名计算机视觉与大模型研发人才,奖学金计划累计资助250名AI青年学者 [6] 组织架构与激励机制创新 - 2024年公司启动“1+X”战略转型,“1”代表核心AI云业务,“X”代表重组拆分的生态企业矩阵 [8] - 2025年公司提出“Re-CoFound”(二次联合创业)理念,重塑组织架构与激励模式,激发员工创业热情 [1][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达1.5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22% [9] - 新的核心管理团队五位执行董事分别来自研发、产品、业务、财务、投资并购等领域,毕业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MIT、耶鲁大学等高校 [9] 全球AI人才竞争格局 - 全球AI核心人才缺口超过300万,其中具备5年以上大模型研发经验的高端人才缺口达50万 [5][6] - 美国硅谷聚集全球60%以上的AI核心人才,Meta、谷歌、OpenAI等企业通过高薪、股权激励和科研资源吸引人才 [6] - 中国通过产业需求驱动和政策支持加速AI人才培养与引进,庞大的产业应用场景为人才提供实践机会 [6] - 公司通过与沙特阿拉伯教育机构合作等方式,培养具备本地化适配能力的AI人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