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minbi Internationalization

搜索文档
学者:稳定币强化了美元主导地位,但又存在稳定性的悖论
观察者网· 2025-07-04 13:38
7月1日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稳定币与国际金融大变局"线上研讨会。 会上,复旦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周光友指出,稳定币的兴起不仅代表了一种新型货币形式的崛 起,更是对现有货币体系的一次重大挑战。应推动人民币锚定型稳定币的发行,例如在上海自贸区或大 湾区等尝试发行稳定币。 同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需要考虑制度性战略重构。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稳定币的交易总额已高达27.6万亿美元,首度超越Visa与MasterCard等传统支付 巨头的合计交易额。从原本小众的DeFi(去中心化金融)应用,到跨境汇款、电商支付,甚至大型零售 场景,稳定币已逐步渗透到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尤其在跨境交易、资金清算与费用控制方面展现出压倒 性优势。 周光友指出,这些数据凸显了稳定币在支付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其基于区块链的技术特性使得交易更加 便捷、高效,基本能够满足全球用户的支付需求,逐渐改变了传统支付格局,而且稳定币的影响可能会 越来越大。 此外,2025年6月主流稳定币合计达到2625亿美元,虽然仅相当于美元存款的1%,但相较于2020年,它 的市值增长了40倍。据渣打银行预测,稳定币规模三年内将达2万亿美元。从稳定币的增长 ...
离岸金融是沪港金融协同发展核心引擎
第一财经· 2025-04-29 20:02
上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关系 - 上海与香港是相互依存、协同共进的命运共同体,上海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坚强后盾与重要补充[1] - 离岸金融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力量,为沪港带来全新发展机遇[1] - 香港已具备强大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历经"惊涛骇浪"考验[1] 上海离岸金融对香港的潜在影响 - 上海离岸金融业务可能分流部分香港业务,内地税收优惠吸引金融机构转向内地[2] - 上海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薪酬待遇等优势可能导致香港金融人才流入[2] - 上海金融产品创新加快,离岸人民币产品缩小香港先发优势,加剧市场竞争[2] 上海离岸金融对香港的积极影响 - 沪港在人民币跨境流动、离岸金融产品创新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3] - 香港作为上海与国际市场桥梁作用增强,内地企业通过香港开展跨境业务[3] - 上海为香港提供本外币资金支持,成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稳定器和安全阀[3] 香港强化特色业务优势策略 - 香港应提升人民币清算、交易、投融资服务水平,推动人民币国际化[4] - 推出更多人民币计价金融衍生品,拓展人民币债券市场[4] - 发挥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等专业优势,为全球高净值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4] 深化沪港合作交流策略 - 构建紧密金融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5] - 优化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加强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领域合作[5] - 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离岸经济相关项目提供金融支持[5] 沪港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 - 香港加大金融人才培养投入,注重跨学科、国际视野人才[6] - 上海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提供有竞争力薪酬和职业发展环境[6] - 加强沪港人才交流合作,促进人才合理流动[6] 沪港金融市场合作具体措施 - 拓展"沪港通""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机制,增加交易标的种类[8] - 联合推出沪港股指期货、期权等产品,增强市场吸引力[8] - 共同开发离岸债券、离岸基金等创新产品,设立离岸产业投资基金[8] 沪港金融监管协调合作 - 建立监管部门定期沟通机制,确保监管政策协调一致[10] - 加强金融科技、数字货币等新兴领域监管合作[10] - 建立跨境金融交易风险监测系统,防范跨境金融犯罪[10] 沪港区域协同发展 - 香港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与长三角金融合作[11] - 优化跨境支付清算系统,提高资金流动效率[11] - 为"离岸经济"相关国家提供投融资、风险管理支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