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AI
icon
搜索文档
Obex Raises $37M to Build 'Y Combinator' for RWA-Backed Stablecoins, Led by Framework, Sky
Yahoo Finance· 2025-11-19 00:00
融资与发起方 - 新加密孵化器Obex已筹集3700万美元资金 用于支持下一代生息稳定币的开发 [1] - 本轮融资由Framework Ventures、LayerZero以及Sky生态系统领投 [1] - Obex旨在投资并将资本提供给将现实世界资产支持策略引入链上的项目 为快速发展的领域带来机构级风险控制和承保实践 [1] 战略定位与背景 - Obex将成为Sky最新的资本配置者 Sky是DAI和USDS稳定币背后的实体 其稳定币总市值达90亿美元 [2] - 该计划将利用协议的大量储备金为项目提供资金 并使其策略产生收益 [2] - 尽管预计稳定币市场将增长至万亿美元规模 但生息稳定币的发展速度可能更快 [2] 行业背景与产品类型 - 稳定币是一类旨在锚定美元等外部资产以保持价格稳定的加密资产 正迅速发展成为一个资产类别 [3] - 大多数稳定币由法币、政府债券支持 并越来越多地用于跨境支付 但新兴的代币类别寻求通过后端投资策略为持有者提供有竞争力的收益 [3] - 合成稳定币是其中 notable 的代表 例如Ethena规模达80亿美元的USDE代币 其通过持有现货加密货币并同时做空等额衍生品以保持中性交易头寸来产生收益 [3] 风险与挑战 - 某些支持策略可能具有风险 导致代币失去其预期的价格锚定 [4] - 近期一系列合成稳定币 包括Stream Finance的USDX和Elixir的deUSD 在去中心化协议Balancer被攻击引发的DeFi连锁反应中均出现了脱锚 [4] 投资策略与重点领域 - Obex旨在避免此类稳定币失败案例 强调需要更严格的监督和更完善的技术基础 [5] - 该计划将专注于由高质量现实世界抵押品支持的稳定币 重点投向三个关键领域:计算积分(如代币化的GPU基础设施)、能源资产(如市政规模的太阳能和电池部署)以及向大型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贷款 [5] 孵化器运营模式 - 该孵化器将为早期团队运营一个为期12周的项目 提供资金、技术资源以及接入Sky基础设施的权限 [6]
Trump’s Crypto Project Taps Bonk and Raydium in a High-Stakes Bid to “Rebuild” Solana
Yahoo Finance· 2025-11-06 05:19
项目战略合作 - World Liberty Financial宣布通过与memecoin平台Bonk和去中心化交易所Raydium合作 将其稳定币USD1主要扩展至Solana区块链[1] - 合作旨在将USD1整合进Solana快速增长的DeFi生态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层 目标包括提升流动性和社区参与度[3] - 具体整合内容包括将USD1引入Bonk的memecoin启动板和Raydium的自动化做市商池 这将催生新的USD1交易对和代币发行[3][4] 市场竞争格局 - 此次合作使USD1直接与Circle的USDC竞争 后者目前在Solana稳定币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 - 根据DeFiLlama数据 USDC在Solana网络1412亿美元的总稳定币供应量中占比超过90亿美元[2] - USD1自2025年4月推出以来增长迅速 截至11月流通量已达291亿美元 成为今年增长最快的稳定币之一[5] 项目代币表现与支持 - 合作消息公布后 项目原生代币WLFI在24小时内飙升近10% 交易价格约为01226美元 市值推高至约333亿美元[6] - 公司已开始为其战略储备金购入USD1 作为为代币提供流动性和支持做市操作计划的一部分[6] - USD1由World Liberty Financial发行 由BitGo托管 并以1:1的比例由美国政府货币市场基金资产及其他现金等价物支持[5]
稳定币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基于货币流通域的分析
搜狐财经· 2025-10-26 04:43
稳定币的发展概况与市场地位 - 稳定币是一种通过锚定法定货币或贵金属等资产来解决加密货币高波动性问题的同质化证券型代币 [7][9] - 稳定币市场总值从2017年10月不到20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10月接近1700亿美元,其中美元稳定币USDT长期占据约三分之二市场份额,市值达1110亿美元 [13][14] - 在加密货币生态中,稳定币扮演关键中介角色,约一半的比特币和以太币交易需通过USDT完成,其交易量约占加密货币交易所总交易量的65% [15] 稳定币在金融体系中的功能角色 - 稳定币已成为去中心化金融的"货币",为借贷、支付等多种DeFi服务提供流动性,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提供了约45%的流动性 [16] - 由于约99%的稳定币与美元挂钩,加密货币的任何扩张都可能加强美元主导地位,稳定币已成为数字美元的重要载体,创造了约1600亿美元的净新美元敞口 [17][18] - 稳定币基于区块链技术优势,在全球支付和跨境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月度转账量从2020年的100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万亿美元 [30] 货币流通域理论视角下的影响机制 - 货币流通域概念揭示了货币流通与其功能、制度及空间范围的关系,法定货币流通域以主权国家为单位,而加密货币创造了基于技术信任的全球化新流通域 [20][26] - 稳定币作为流通域间的"桥梁",既将美元融入全球区块链网络突破国际货币体系限制,又借助美元国际地位促进加密货币业态拓展,加快了两个流通域的融合 [28][29] -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美元垄断、全球金融监管缺位及支付系统依赖美元网络等缺陷,为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22][23] 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具体冲击 - 支付领域传统公司加速整合稳定币,PayPal推出PYUSD支付稳定币,Visa使用Solana区块链进行稳定币结算,SWIFT也在积极兼容稳定币支付解决方案 [31] - 在新兴市场国家,美元稳定币成为获取美元的重要替代渠道,17个国家为获得稳定币支付的溢价平均达47%,阿根廷的"稳定币溢价"高达30% [32][34] - 与央行数字货币相比,稳定币在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全球仅4个国家的CBDC项目处于"活跃"状态且渗透率未超过02%,而稳定币使用量持续增长 [36][37] 监管挑战与政策环境 - 去中心化稳定币和混币器的使用导致监管挑战,据Chainalysis统计约10%的非法活动相关加密货币资金会经由混币器转移,难以追踪犯罪资金流向 [39] - 中心化稳定币发行商存在权力滥用问题,Tether曾因虚假陈述美元储备情况被处以4100万美元罚款,凸显跨境监管难题 [40] - 美国政策博弈影响全球格局,特朗普政府大力支持美元稳定币并禁止联邦机构创建CBDC,进一步巩固美元稳定币的垄断地位 [38]
稳定币的发展历程、成败叙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搜狐财经· 2025-10-03 06:52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稳定币市场呈现市值复苏和交易量突破的新变化,主流国家监管逐步介入 [1][6] - 稳定币与支付宝在运行基础、发行机制和制度属性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支付宝并非稳定币 [15][18][19] - 美国凭借监管的“模糊容忍”策略、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以及完善的网络效应与应用生态,在稳定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23] - 欧盟与新加坡虽监管完善,但因过度监管、货币国际化不足及交易生态不完善,导致其本币稳定币规模和市场话语权有限 [24] - 香港可打造“香港稳定币走廊”,通过多元货币策略、场景嵌入和动态监管培育RWA生态,避免重蹈欧盟覆辙 [27][28][29][30] - 中国可采取“三箭齐发”战略,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中国版美元稳定币和“全球币”,以创新模式获取全球稳定币市场战略优势 [31][32] 稳定币发展历程 - 第一阶段(2014-2017年):稳定币起源于2014年,早期代表包括USDT、bitUSD和bitCNY,2017年市值攀升至10亿美元,ICO兴起是重要推动因素 [1][3] - 第二阶段(2018-2022年):标志性事件包括USDC发布、Facebook推出Libra计划,后者推动全球监管战略重视加密货币 [5][6] - 第三阶段(2023年至今):稳定币市值复苏,2024年交易量达11.9万亿美元,超过Visa同期10.8万亿美元,特朗普家族推出USD1,Circle上市 [6][7] 稳定币技术分类与市值 - 抵押型稳定币包括法币抵押型(如USDT、USDC)、加密资产抵押型(如DAI)和商品抵押型(如PAXG) [8] - 算法稳定币(如UST)和混合稳定币(如FRAX)规模较小,UST崩盘后市场信任度下降 [8] - 主要稳定币市值:USDT接近1700亿美元,USDC约700亿美元,USDe超100亿美元,DAI约50亿美元,USD1约22亿美元 [10] 主要稳定币运作机制 - USDT采用法币1:1锚定机制,盈利核心为沉淀资金投资,2024年80%以上资产为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国债,净利润达137亿美元 [10][17] - USDC合规性更强,已获美国48州货币传输许可证等多国牌照,但合规成本高且应用场景受限 [13] - DAI由去中心化平台以加密货币超额抵押发行,灵活性高但面临全球监管不认可的合规挑战 [13][14] 稳定币与支付宝对比 - 相似点:均与法币1:1等值,旨在提升交易便利性,早期盈利模式均依赖沉淀资金投资收益 [16][17] - 不同点:稳定币基于区块链体系实现全球秒级跨境支付,支付宝依赖传统金融体系;稳定币具备货币发行功能,支付宝仅为支付通道;稳定币存在挤兑脱钩风险 [18][19] 全球监管动态 - 美国通过“天才法案”“清晰法案”建立稳定币许可制和分类监管框架,对链上点对点交易采取“入口+出口”合规追溯 [20] - 欧盟MiCA法案设置稳定币单日交易量限额(超100万笔或2亿欧元触发干预),监管严格 [21] - 香港《稳定币条例》采用牌照管理制,要求2500万港元注册资本金,限制稳定币与DeFi结合,2025年8月有77家公司提交牌照申请 [22] 香港稳定币发展路径 - 香港需从“监管者”转向“市场培育者”,打造连接全球的“稳定币走廊”,重点培育RWA生态 [27][28] - 政策支持包括推行多元货币策略、政府示范应用稳定币支付、推动本地支付工具与稳定币对接、建立动态监管沙盒 [29][30] 中国稳定币战略构想 -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服务“一带一路”贸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31] - 中国版美元稳定币以持有的7000多亿美元美债为底层资产,支持多币种计价 [31] - “全球币”采用一揽子货币储备,提升人民币资产占比,建立去中心化全球联盟治理机制 [31] - 通过赋予“法定稳定币”强制接受性,扩大应用场景,形成与“市场稳定币”的差异化体系 [32]
OKX Offers 4.1% Yield on USDG as Stablecoin Competition Heats Up
Yahoo Finance· 2025-09-23 21:00
公司动态 - 加密货币交易所OKX为其稳定币USDG提供年化4.1%的收益 以周为单位派发且无需锁仓[1] - 公司将此举措定位为在淡静市场或交易者存放闲置资金时的一种“回报用户的美元”[1] - OKX于7月加入Global Dollar Network 旨在向境内外用户提供USDG服务[1] - 公司称此举是为应对日益激烈的稳定币主导权竞争[1] 行业背景 - 收益已成为稳定币领域的关键竞争战场[2] -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如USDC和USDG 与去中心化设计如DAI以及算法模型相互竞争[2] - 稳定币被描述为“加密领域的结缔组织” 其重要性在于维持与法币一致的价值[2][3] - 稳定币是与传统金融资产价值挂钩的加密代币 是加密经济的基础 支撑支付、跨境转账和DeFi策略[3] - 用户可利用稳定币对冲波动性较大的加密资产 而无需将资金完全移出加密生态系统[3]
国泰君安实践引领:稳定币锚定价值,开启数字金融新航道
搜狐财经· 2025-09-20 08:23
稳定币行业特性 - 稳定币通过锚定特定资产将价格波动控制在1%左右,与比特币短期涨跌幅度可达50%以上的高波动性形成根本区别[3] -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采用1:1法币储备机制,以Tether和USD Coin为代表,依赖中心化机构与银行体系[3] - 加密资产抵押型稳定币通过超额抵押以太坊等加密资产维持价值,如MakerDAO的DAI要求抵押150美元以太坊借出100美元DAI[3] - 算法稳定币通过纯粹算法调控供应量,但2022年TerraUSD崩盘暴露模型脆弱性[4] 国泰君安稳定币应用案例 - 在跨境医疗领域搭建直付通道与全球200余家医院合作,实现0.4%手续费和8分钟完成50万元支付的效率[4] - 在绿色供应链领域提供年化利率低1.8-2.5个百分点的稳定币贷款,某企业获500万元贷款后年减碳800吨且能耗成本降15%[5] - 数字藏品交易领域与20余家平台合作实现0.5%手续费和7×24小时交易,某平台用户交易完成率从75%提升至98%,月交易额从5000万元增至1.2亿元[5] - 通过区块链技术生成稳定币交易确权凭证确保权属清晰和交易可追溯[5] 行业发展前景 -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通过为行业划定合规框架[6] - 未来在跨境养老服务、碳期货结算、虚拟数字人交易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6]
稳定币的技术原理与信任逻辑 | 金融与科技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17 17:23
稳定币核心特征与现状 - 稳定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发行的数字资产 通过锚定机制维持相对于法币的价格稳定 早期作为加密货币交易媒介 后发展为参与借贷和质押等类金融活动的基础资产[5] - 稳定币具备近乎实时的结算速度 低廉的交易成本和7×24小时无国界流转优势 被广泛应用于跨境支付和贸易结算等领域[5] -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已突破2800亿美元 其中USDT以约60%份额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USDC等其他稳定币紧随其后[7] - 稳定币市场高度依赖主流公链生态 以太坊 波场和Solana三大公链承载大部分市值和交易量 截至2025年8月以太坊上稳定币市值超过1370亿美元[7] 稳定币发展历程 - 2014年泰达公司推出USDT 以1:1法币抵押为目标 将美元价值引入加密货币市场[6] - 2017年MakerDAO发行DAI 首创超额加密资产抵押加智能合约清算模式 推动去中心化稳定币发展[6] - 2020年去中心化金融热潮带动稳定币需求激增 为高风险加密市场引入稳定概念[6] - 2022年算法稳定币UST因算法失灵崩盘 引发全球监管关注[6] - 2025年美国推出《GENIUS法案》和中国香港实施《稳定币条例》等监管法规 为行业奠定合规化基础 稳定币进入合规发展新阶段[6] 稳定币技术原理 - 根据锚定机制不同分为链下资产抵押型 链上资产抵押型和算法稳定币三大类[10] - 链下资产抵押型通过链下储备等值法币或等价资产支撑币值 技术实现包括资产托管 审计验证和赎回机制三个环节 USDT和USDC是代表[10] - 链上资产抵押型通过超额抵押链上资产支撑币值 以MakerDAO的DAI为例 用户需抵押以太坊等加密资产到智能合约中 系统根据抵押率要求生成稳定币 抵押率不低于150%[10][15] - 算法稳定币通过算法驱动的供需调节机制支撑币值 核心原理是通过智能合约自动调节供应量[11] - 区块链为稳定币运营提供信任基础设施 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密码学哈希保障数据完整性[11] - 共识机制是区块链核心机制 以太坊采用权益证明PoS 波场和Solana采用委托权益证明DPoS[12] - 智能合约是稳定币运营的自动化中枢 实现铸币和销毁功能自动化 管理抵押资产锁定与清算[13] 稳定币信任逻辑 - 链下资产抵押型稳定币依赖储备资产真实性 流动性及发行机构合规运营与透明审计 USDC储备以现金和短期美国国债为主 每月经第三方验证[15] - 链上资产抵押型稳定币依托超额抵押与自动化清算双重防护 DAI设置不低于150%抵押率 为价格波动预留缓冲空间[15] - 算法稳定币价格稳定机制存在结构性缺陷 稳定性完全依赖供需调节算法与市场套利行为有效性[15] - 区块链透明性让稳定币关键数据可查 智能合约开源性让机制规则可审 全球开发者可共同审计代码漏洞[16] - 监管法规为信任提供制度保障 美国《GENIUS法案》 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和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从发行人准入许可 储备资产管理 用户权利保障和全面信息披露等方面构建规则框架[16][17] 稳定币挑战与展望 - 监管技术面临挑战 许多稳定币交易发生在去中心化平台或个人钱包之间 缺少面向全球范围的稳定币及链上交易的大规模监管基础设施[17] - 币值稳定存在挑战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高度依赖储备资产透明度与定期审计 但市场多次出现储备信息不透明和价格脱锚事件[17] - 制度和治理存在挑战 稳定币全球化运营特征与各国分而治之的监管现状矛盾 国际监管协调机制缺失[18] - 展望未来稳定币供应量或将从当前数千亿美元规模大幅攀升至数万亿美元 逐步渗透至供应链金融和房地产代币化等领域[18] - 监管环境日趋成熟 美国 欧盟和中国香港等主要经济体监管框架将为发行商提供清晰合规指引[18] - 技术创新加速突破 有效提升底层网络可扩展性与能兼顾监管的隐私保护能力的解决方案有望落地[18]
稳定币 × RWA:构建Web3经济双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9-17 00:10
区块链价值重构 -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核心价值在于降低多方协作的信任成本、提升透明度与执行效率,而非颠覆现有系统 [4][5] - 金融级区块链需满足数据不可篡改、规则公开透明、决策权威可信三大核心条件,采用"中心化业务系统+去中心化信任底座"融合架构 [6][11] - 三层架构包含可信主体层(银行等权威机构作为共识节点)、智能合约层(编码协同规则)、信任锚层(加密算法确保不可篡改) [6][7][9] 稳定币市场格局 -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USDT优势在于早期生态和效率,USDC优势在于合规性和监管认可 [12][13][14] - 算法稳定币因UST崩盘基本退出市场,加密抵押型稳定币如DAI实际依赖中心化资产USDC维持锚定 [14] - 稳定币年交易额达35万亿美元,超过Visa与万事达卡之和,但主要驱动力量为加密资产投机交易而非真实经济支付 [15] 主权战略布局 - 美国通过《天才法案》要求稳定币100%锚定美元或美债,旨在巩固美元霸权并主导数字金融基础设施 [16] - 香港允许多币种储备发行稳定币(含人民币),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数字新航道 [17] - 大陆因支付生态闭环和加密交易禁令,稳定币缺乏合法使用场景 [17] RWA发展现状 - RWA指将现实资产(房地产、债券等)转化为链上代币,技术基础包含稳定币、STO合规化证券代币及NFT非标资产凭证 [21][22][25] - 核心价值在于打破加密市场"价值孤岛",连接数百万亿美元规模的传统资产市场 [23] -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房地产代币化、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打包、国债代币化及知识产权收益权分割 [26] 合规与技术挑战 - 法律层面存在代币定性模糊(是否属于证券)、跨司法管辖区冲突及链上/链下权属脱节问题 [27][28] - 合规成本高昂需满足全球KYC/AML要求,链上匿名性与监管要求存在根本矛盾 [24][29] - 技术实现依赖"NFT(产权标识)+ERC-20(收益权分割)"组合模式 [22] 未来协同范式 - 稳定币作为Web3"资金通路"与RWA"资产根基"形成双引擎闭环,推动资本高效配置 [31] - 规模化落地需法律提供权属保障、金融设计流动性模型、技术实现可编程价值流转三要素协同 [30][32]
Coinbase Hacker Panic Sells ETH Bought 2 Days Ago, “Loses” Nearly $1M
Yahoo Finance· 2025-09-16 05:41
数据安全事件概述 - 2025年5月发生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 被称为“Coinbase黑客”事件 造成用户资金损失估计在1.8亿至4亿美元之间 [2] - 与黑客事件相关的账户地址0x15f4c13E0cA461e0ef23F6d35Bbeb5dCE2495879近期活跃交易加密货币 在一次以太坊交易中可能导致近100万美元的损失 [1][3] 黑客交易活动分析 - 该地址于9月13日以每枚4756美元的价格购入3976枚ETH 总价值1890万美元 [4] - 两天后(9月15日)以每枚4522美元的价格全部售出 总价值1798万美元 导致净亏损约93.2万美元 [4] - 此次交易被链上分析师如ZachXBT和分析平台Arkham Intelligence监控并报告 [3] 去中心化金融行业特性 - 黑客能够自由交易的原因在于其活动局限于以太坊和DAI等去中心化货币 并使用CoW Protocol等去中心化交易所 [6] - 去中心化系统建立在抗审查的前提上 因此无法对这些地址实施制裁 [6] - CoW Protocol是一种基于意图的交易协议 允许用户将交易执行委托给“求解器”算法 以寻找最优汇率 [7] 监管与风险限制 - 阻止涉嫌黑客交易的唯一途径是当资金进入中心化系统或法币出口时 [8] - 去中心化金融的抗审查特性具有双重影响 既保护用户免受政治迫害等不公 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8]
ETH USD Price Primes to Retest $4,700: Dark Money Rotating into Ethereum?
Yahoo Finance· 2025-09-14 18:50
以太坊价格走势与市场动态 - 分析师强调以太坊正蓄势重新测试4700美元价位 在上涨压力中 存在暗钱流入以太坊的可能性 [1] - 以太坊价格分析显示 若突破4700美元颈线 价格可能向5500美元迈进 [4] - 根据Tradingview数据 以太坊交易价格接近4660美元 在4小时图上保持在短期移动平均线之上 50日指数移动平均线为4462美元 100日指数移动平均线为4421美元 均呈上升趋势 [4] 可疑钱包活动与资金流向 - 一个与3亿美元Coinbase骗局相关的钱包在以太坊突破4700美元时 花费1890万美元购买3976个以太坊 平均购买价格为4756美元 [1] - 追踪该钱包的分析师指出 资金通过18911万DAI进行流转 然后转换为以太坊 该钱包在7月购入4863个和649个以太坊 并在8月购入价值约800万美元的Solana [2] - 区块链调查员ZachXBT估计 该更广泛的骗局计划在今年早些时候从受害者那里盗取了至少3.3亿美元 [2] 技术指标与市场情绪 - 近期交易时段出现更高成交量 支撑了以太坊在几天内从4300美元区间升至4650美元上方的走势 [5] - 更广泛的结构显示在数周横盘后出现复苏趋势 短期K线显示短暂下跌后出现新的买盘 表明需求稳定 [5] - 分析师Titan of Crypto指出日线图上出现Adam & Eve双底形态 该形态结合了尖锐的V形底和圆形底 预示着潜在反转 颈线位于略低于4700美元的位置 接近当前水平 [6] 市场投机与资金轮动 - 最新的以太坊增持时间点加强了市场资金轮动至以太坊的猜测 [3] - 交易员指出该钱包的动向与ETH/USD重新获得的动能相吻合 增加了资金雄厚的参与者正在转向该资产的说服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