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conductor Equipment Spending
搜索文档
 Lam Research (LRCX)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03 21:5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半导体设备 公司为Lam Research 专注于蚀刻和沉积设备[1][5][7]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Halo金属化工具 Akara导体蚀刻工具 Vantex电介质蚀刻工具[9]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驱动因素与市场展望**   - 晶圆厂设备(WFE)市场规模预计为1050亿美元 下半年持平[6]   - 蚀刻和沉积设备占WFE比例从当前低30%升至2028-2029年的高30%[8]   - 公司目标占据该增长市场的50%份额[10]   - 三大技术驱动:全环绕栅极(GAA)每10万片晶圆产能带来10亿美元市场 先进封装 背面供电(明年起量)[7][20]    **2 各细分领域表现**   *内存领域*   - NAND投资远未达201亿美元峰值 未来几年转换相关支出约400亿美元[26][28]   - 公司在转换支出中占比约2/3[27]   *代工领域*   - 代工占系统销售额52%(2022年底为50%) 主因GAA和先进封装需求[22]   - 在中国成熟制程代工市场份额提升[21][22]   *先进封装*   - 业务从去年10亿美元增至今年超30亿美元(含GAA)[31]   - 占WFE比例从1%升至6% 驱动因素为HBM堆叠(8-16颗)和CoWoS封装[30][31][32]    **3 财务与运营**   - 毛利率从46%(2022年底)提升至50% 主因近客户制造策略[36][37]   - 预计12月毛利率降至48% 因客户组合和关税影响[37][58]   - 客户支持业务(CSBG)从预期下滑转为小幅增长 因设备利用率提升[45]   - 干法光刻业务(Aether)未来五年累计收入机会达15亿美元 已获两家客户认证[50][51]    **4 区域市场动态**   - 中国需求6月季度国际客户增长强劲 9月季度加强 12月季度预计回落[12][14][15]   - 全年中国占支出比例大致持平[17]   - 美国商务部撤销豁免后 需与客户共同申请许可证 预计获批[18]    **5 资本分配与战略**   - 承诺将85%自由现金流返还股东(股息+回购)[60]   - 季度股息提高0.03美元/股(增幅13%)[60]   - 6月季度启动加速股票回购 持续至9月季度[61]    **其他重要内容**   - 全球制造布局覆盖美/亚/欧七地 可灵活调整应对关税[57]   - 成熟制程逻辑芯片库存周期接近尾声 投资逐步恢复[56]   - 领先制程客户的服务和备件需求更高[52]
 半导体设备公司-2026年WFE展望:与艰难的2025年相比仍保持增长-2026 WFE Outlook_ Still see growth vs tough 2025 comps
 2025-09-03 21:23
**行业与公司**   半导体资本设备行业 涉及晶圆厂设备(WFE)市场 主要公司包括LAM Research(LRCX)Applied Materials(AMAT)KLA(KLAC)ASML(ASML)Tokyo Electron(8035)以及中国本土设备商Naura(002371)AMEC(688012)等[1][3][24] 报告重点讨论台积电(TSMC)三星(Samsung)海力士(Hynix)英特尔(Intel)等终端客户资本开支动态[4][39][44]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2025年WFE创纪录增长**   2025年全球WFE预计达1170亿美元 同比增长14% 主要驱动因素为中国、NAND和DRAM需求超预期 其中中国WFE达398亿美元(同比下降4%但远高于预期下降20%)NAND WFE达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DRAM WFE达297亿美元(同比增长1%)[2][3][25] 设备商LAM(+35%)KLA(+17%)和ASML(+16%)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LAM受惠于NAND和中国市场 KLA受惠于DRAM ASML受惠于晶圆代工逻辑[3][33]    **2 2026年WFE维持增长但增速放缓**   2026年WFE预计达1227亿美元 同比增长5% 尽管面临2025年高基数压力 增长主要由DRAM(同比增长10%)和台积电驱动 台积电资本开支若设备占比回归80%水平(当前侧重厂房建设)可能带来15%的设备支出上行空间[4][39][66] 潜在上行风险包括英特尔和三星重新加速晶圆代工投资 下行风险包括中国技术限制、DRAM周期下行及英特尔设备抛售[5][40][96]    **3 细分市场驱动因素**   * DRAM:2026年增长10%至327亿美元 主要由三星和海力士的先进制程绿地厂投资驱动 HBM晶圆占比预计从2024年17%升至2027年30% 但芯片折扣导致比特损失率达23%[44][45][49]   * 晶圆代工逻辑:2026年增长2%至782亿美元 台积电(406亿美元资本开支)和三星(64亿美元 +78%)增长抵消英特尔下滑(132亿美元 -21%)[61][63][69]   * NAND:2026年增长9%至111亿美元 主要来自层数升级需求 但WFE强度难回2022年前30%+水平[98][105][108]   * 中国:2026年WFE预计380亿美元(同比下降5%)本土化率从2024年16%升至2025年23% 2026年预计达30% 西方设备商份额持续被侵蚀[85][87][89]    **4 投资偏好与风险**   偏好台积电供应链(ASMI、KLA、SCREEN)、中国本土设备商(Naura、AMEC)和DRAM > NAND[5] 最大风险包括英特尔晶圆代工战略反复、中国成熟逻辑设备限制、HBM价格压力抑制投资意愿 以及英特尔可能抛售50亿美元设备对市场冲击[5][96][124]    **其他重要内容**   * 英特尔设备抛售:2025年Q2计提7.97亿美元减值 若向中国市场出售设备 可能造成50亿美元WFE需求减少(相当于2026年中国WFE的13%)[96][124][125]   * 地域分布:2025年中国占全球WFE34% 台湾21% 韩国20% 北美10% 日本9% 欧洲3%[23]   * 历史数据:2024年WFE为1029亿美元(+7%)其中逻辑/晶圆代工679亿美元 内存344亿美元(DRAM293亿美元 +49% NAND50亿美元 -1%)[21]    **数据附录**   * WFE强度:2025年预计16% 较2018-2022年17-18%略有下降[21]   * 核心设备商估值:LAM(104美元 市值1320亿美元 25倍PE)AMAT(166美元 市值1320亿美元 18倍PE)KLA(895美元 市值1180亿美元 26倍PE)[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