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iff Rollback

搜索文档
高盛:中国耐用消费品-中美关税下调后的关税分析与评估更新
高盛· 2025-05-19 16: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关税回退幅度超预期,经济学家上调中美GDP预测,但90天暂停期后关税走向仍不确定 [1][2] - 关税回退将直接和间接惠及覆盖公司,对OEM和品牌影响不同,预计部分公司2025 - 2027年利润上调2% - 9% [2][9] - 不同子行业受关税回退影响各异,白电、家具等公司受影响程度不同,部分消费电子和小家电公司有望受益 [6][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税政策变化 - 5月12日中美发表联合声明缓和贸易紧张,美国取消后期报复性关税,暂停24pp的34%“对等”关税90天,维持10pp增税,中国对等暂停关税,有效税率降至约30% [1] 对公司的影响 业务层面 - OEM企业利用90天窗口与美国客户协商关税分配和定价,恢复从中国发货,可能使2Q/3Q出口增长超预期 [2][4] - 品牌企业当前季度营收影响有限,若恢复中国生产缓解供应瓶颈,2H25销售有望增长 [4] 成本分配 - OEM企业保持盈利导向,头部企业议价能力强;品牌企业定价策略分化 [4] 资本支出 - 短期内CAPEX计划变化有限,中国企业仍以东盟为海外制造中心,是否增加投资取决于美国对东盟关税 [5] 子行业表现 - 部分消费电子和小家电企业此前受关税影响大,关税回退后,新宝2Q/3Q营收增长或超预期,安克、石头科技和科沃斯2H25增长或超预期 [6][8] 股价和估值 - 各公司股价在4月2日后首周大幅调整后反弹,不同子行业表现分化 [10] - 白电企业受影响小,可能恢复生产发货,2Q/3Q营收增长或超预期;家具企业影响有限 [10]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安克、新宝、石头科技和科沃斯2025E - 2027E的EPS预测2% - 9%,12m目标价上调4% - 8% [21] - 主要白电、其他小家电和家具公司盈利预测和目标价不变,敏华控股在5月16日报告中已调整 [23]
高盛:中国思考-关税变动,回归 “解放日” 前的基本假设情形
高盛· 2025-05-15 21: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中国股票在区域范围内的增持评级 [2][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宣布90天关税休战,有效关税大幅降低,股市积极反应,GS上调中美GDP增长预测,调整股市目标,虽贸易摩擦缓和但投资趋势难逆转,仍看好中国股票及相关主题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税调整情况 - 5月12日中美宣布90天暂停4月实施的报复性关税,美国对中国商品有效关税从107%降至39%,中国对美国进口关税从144%降至30%,且中国放宽部分非关税壁垒,降税幅度超预期,调整后中国仍是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关税最高的 [2][3] 股市表现 - 中美股市对关税缓和积极反应,5月12日标普500和MSCI中国均上涨超3%,截至5月14日收盘,中国股市收复解放日前跌幅,硬件科技、工业和消费板块领涨,医疗保健、美国出口商和政府支出代理板块表现落后,年初至今中国(离岸)股市是全球表现最好的股市之一 [6] 经济预测调整 - 因关税削减超预期和美国金融状况大幅宽松,GS经济团队调整预测,上调美国2025年增长预测0.5个百分点至1%,降低12个月衰退概率至35%,推迟下次美联储降息时间;上调中国2025年实际GDP增长预期至4.6%,明年至3.8%,但国内政策宽松力度可能稍弱 [10] 股市目标调整 - 中美贸易关税逆转使股市预测回到解放日前起点,基于关键假设,预计MSCI中国和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分别达到84和4600,较之前上调,分别暗示11%和17%的潜在涨幅 [13] 投资建议 - 关税休战受市场欢迎,但达成潜在贸易协议可能漫长且曲折,国内已启动自助机制,维持中国股票增持评级,偏好国内导向型行业,看好国内刺激受益者、新兴市场出口商、精选人工智能代理、地方政府支出受益者和股东回报主题 [18]
高盛:中国经济-因关税降幅超预期上调 GDP 预测
高盛· 2025-05-14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中贸易会谈后关税削减幅度超预期,预计2025 - 2026年中国实际出口大致持平,上调2025和2026年实际GDP增长预测至4.6%和3.8%,降低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和财政赤字估计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5月12日美中贸易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同意缓和贸易紧张局势并建立经贸对话,美国取消后续报复性关税轮次的关税,暂停34%“对等”关税中的24个百分点90天,中国也将对等暂停关税,美国对中国的有效关税税率降至约39%,中国对美国的有效关税税率降至约30% [2] 影响分析 - 关税削减幅度超市场和预期,对中国增长的关税拖累减小,政策宽松需求降低,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以来美国对中国有效关税增加28个百分点,若维持当前关税水平,2025年中国实际GDP增长将拖累约0.8个百分点 [8] 增长和政策预测变化 - 上调2025年中国出口量增长预测至0%,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预计为+0.1个百分点 [10] - 降低今年剩余时间的宽松假设,预计四季度有“双降”,2026年有两次10个基点政策利率下调,2025和2026年财政赤字预测分别下调至GDP的13.0%和13.5% [10] - 上调今年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增长预测,2025和2026年全年实际GDP增长预测分别上调至4.6%和3.8%,2025年名义GDP增长预计降至3.8% [10] 风险情况 - 2025 - 2026年GDP预测风险大致平衡,上行风险包括美国进一步降低关税、贸易重新路由、国内政策更激进宽松;下行风险包括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升级、90天谈判窗口后关税增加、政策宽松延迟 [9]
高盛:中国出口在第二季度初仍具韧性,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政策宽松预期
高盛· 2025-05-12 16: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出口在二季度初表现出韧性,因贸易改道4月出口超预期,虽预计未来几个月出口将大幅放缓,但速度慢于预期,近期将2025年出口量增长预测从-10%调整至-5%,降低了政策制定者立即采取激进行动的压力,下调政策宽松和内需增长预测,维持2025年实际GDP 4%的预测不变,认为7月政治局会议是潜在宽松的下一个关键节点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增长势头 - 2025年迄今增长势头好于预期,一季度官方实际GDP同比增长5.4%,4月GS中国当前活动指标初步读数显示环比年化增长率为5.2%,虽4月制造业PMI显示出口疲软,但贸易相关硬数据表现好于预期,4月中国出口额(美元计价)同比增长8.1%,出口商通过其他国家改道美国货物及“互惠”关税90天暂停期间的提前装运激励措施,可能减轻和延迟了美国关税对中国整体出口的影响 [2] 出口预测调整 - 调整出口预测,将部分可能的疲软推迟,有助于2025年上半年和全年增长,但会使出口在今年晚些时候和2026年初走弱,预计2025年中国实际出口下降5%(之前为-10%,2024年为+13%),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为-0.5个百分点(之前为-1.0个百分点) [3] 政策宽松预期 - 出口表现较好减轻了北京立即放松政策的压力,4月政治局会议虽呼吁加快实施刺激措施,但未推出重大新措施,在最新一轮央行宽松政策后,推迟货币政策宽松假设,预计今年剩余时间政策利率下调20个基点(三季度和四季度各10个基点),2026年再下调20个基点(之前预计2025年下调60个基点,2026年无下调),预计扩大财政赤字(AFD)指标从2024年占GDP的10.4%扩大到2025年的13.5%(之前为14.5%),2026年进一步扩大到14.0% [4][8] 内需预测 - 由于政策支持较为温和,预计今年内需复苏力度不如之前假设,预计2025年整体实际内需和实际消费均增长4.5%(之前均为5.0%),2025年初出口持续强劲推迟了向内需的转变,维持2025年实际GDP 4.0%(2026年为3.5%)的预测不变 [9] 通胀预测 - 由于国内需求低迷、许多行业产能过剩以及政策宽松不情愿,预计今年中国通胀低于共识,美国关税高于预期加剧了供需失衡,对价格施加了进一步下行压力,4月通胀数据公布后,进一步下调PPI通胀预测,预计2025/26年全年PPI通胀同比为-2.1%/-0.6%(之前为-1.6%/+0.5%),CPI和PPI通胀预测均低于共识 [10] 不确定性 - 不确定性仍然很高,特别是关税和贸易路径方面,5月10 - 11日中美高级官员在日内瓦讨论贸易问题,双方称会谈“建设性”且取得“实质性进展”,关税回滚幅度越大、越早,对中国增长前景的积极影响越大,但可能也会抑制北京的政策刺激,目前预计中美双边关税将从目前超过100%的过高水平相对较快降至50 - 60%的较高水平,但预计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高关税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存在,基于中美关税谈判和美元整体贬值趋势,近期将3/6/12个月的美元兑人民币预测下调至7.20/7.10/7.00(之前为7.30/7.35/7.3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