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based procurement (VBP)

搜索文档
中国医疗保健 - 2025 年 7 月中国医院设备招标 - 同比增长保持正,国内企业表现优于跨国公司-China Healthcare_ Jul 2025 China hospital equipment bidding_ yoy growth remains positive, domestic outperforms MNC
2025-08-12 10:34
中国医疗设备行业2025年7月招标数据分析 行业概况 - 行业:中国医疗设备(医院设备招标) - 核心数据:2025年7月招标金额环比下降11%(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但同比增长23%[1] - 关键驱动因素:2025年设备以旧换新刺激政策(效果预计弱于2024年)[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趋势 1. **国内品牌表现优于跨国企业** - 跟踪的9家公司中,4家中国公司均实现同比增长(如联影+126%、迈瑞+21%),5家跨国企业均同比下降(如GE -11%、西门子-29%)[10][12] - 国产替代趋势明显,可能受国际贸易摩擦和低端设备需求集中影响[10] 2. **价格压力与集采影响** - 超声设备ASP仍处于低位(受河北/山西/福建等多省集采影响)[14] - CT设备价格在刺激政策减弱后出现反弹(7月无集采)[14] - 全国30%省份已完成超声设备集采,导致终端价格下降50-60%(出厂价降10-20%)[18] 重点公司分析 联影医疗(688271.SS) - **增长预期**:中国收入增速预计2Q25/3Q25/4Q25分别为+10%/+45%/+26.8%[21] - **产品亮点**:DSA(影像引导治疗)产品市占率快速提升(从2019年0%增至1H25的4.7%)[25] - **运营特点**:收入确认周期因以旧换新政策延长(投标到安装时间差)[19] 迈瑞医疗 - **细分表现**:7月监护仪(+21% YoY vs 6月+50%)和超声(+24% vs 6月+48%)增速放缓[26] - **库存调整**:预计2Q25库存周转将恢复正常水平(监护仪从8个月降至6个月)[30][28] - **政策风险**:超声ASP持续承压,预计更多省份将推进集采[26] 其他重要数据 设备类别表现(7月同比) - **增长显著**:PET-CT(+72%)、MRI(+48%)、CT(+44%)、直线加速器(+46%)[33][57][54][66] - **增速放缓**:DR(+10% vs 6月+48%)、内窥镜(-11% vs 6月+19%)[60][43] 历史波动事件 - 2023年8-9月反腐运动导致招标金额同比下滑25-26%[4] - 2024年折扣贷款政策结束对市场产生阶段性影响[4] 投资建议 - **联影医疗**:买入评级,目标价173元(较现价130.7元有32.4%上行空间),看好DSA产品线和毛利率改善[88][94] - **迈瑞医疗**:买入评级,目标价300元,基于两阶段DCF模型(WACC 9.5%,终值增长率2%)[87][89] 风险提示 1. **政策风险**:集采扩大可能导致出厂价进一步下调[91] 2. **供应链风险**:芯片/氦气等原材料供应问题[92] 3. **运营风险**:联影收入确认周期延长、迈瑞渠道库存调整进度[19][26] ``` (注:由于文档包含大量图表数据但缺少具体数值标注,部分设备类别的具体金额数据未在文本中提取,建议结合原始图表查阅详细数字)
Abbott's EPD Growth Beats Market Trends: Here's How to Play the Stock
ZACKS· 2025-08-08 22:41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雅培实验室(ABT)的成熟药品部门(EPD)专注于新兴市场,在印度、中国、亚洲、拉丁美洲和中东等全球最大且增长最快的仿制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1] - EPD在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6.9%(报表基础)和7.7%(有机增长),超过半数前15大市场首次实现季度销售额超10亿美元且呈现两位数增长[3] - 公司糖尿病护理业务有机增长19.6%,主要得益于FreeStyle Libre CGM系统的全球领导地位,该产品已覆盖全球超600万用户[8][10] 财务指标与增长预期 - 2025年第二季度CGM销售额超19亿美元(有机增长19.6%),其中美国市场增长近26%[10]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有机销售额增长(不含新冠检测)为7.5-8.0%,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5.10-5.20美元[11] - 五年期CAGR显示EPD部门历史复合增长率达8%[3] 行业比较与估值 - 雅培股价年内上涨16.8%,跑赢医疗产品行业(3.5%)和标普500指数(7.7%),同时超越辉瑞(-8.6%)但略低于波士顿科学(15.1%)[4] - 公司五年期市销率(P/S)4.92倍,低于行业平均5.38倍,当前价值评级为C级[15] - 波士顿科学的市销率7.12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而辉瑞1.21倍低于平均水平[16] 战略投资与产品管线 - 诊断业务占2025年Q2总营收19.5%,核心实验室诊断(不含中国)增长8%,计划通过5亿美元投资和Alinity系统进军10亿美元分子检测市场[7] - 正在新兴市场提交10个生物类似药监管申请,双分析物传感器(含酮体监测)即将推出以巩固CGM领域优势[3][10] 运营挑战与市场压力 - 中国带量采购(VBP)政策预计对2025年诊断和EPD业务造成7亿美元销售阻力[14] - 调整后SG&A费用同比增加5.3%,全球贸易紧张和地缘政治加剧了医疗科技产品需求下降与成本上升的压力[13]
Will J&J's Q2 Results Reflect End of MedTech Issues & Higher Sales?
ZACKS· 2025-07-07 22:31
公司业务概况 - 强生医疗科技(MedTech)部门涵盖骨科、外科、心血管和眼科市场,占公司总收入的36% [1] - 新收购的心血管业务Abiomed和Shockwave以及新产品推动了第二季度增长 [2]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面临挑战,受带量采购(VBP)和反腐行动影响 [2] - 公司预计2025年中国业务不会改善,VBP政策将扩大至更多省份和产品 [2] 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美敦力(心血管/神经外科)、史赛克(骨科/脊柱)、波士顿科学(心血管/内窥镜)和雅培(心血管/糖尿病护理) [4][5] - 美敦力在心血管和神经外科领域占据优势,史赛克专注于骨科创新解决方案 [5] 财务表现 - 年内股价上涨9.7%,跑赢行业0.6%的涨幅 [6] - 当前市盈率14.43倍,低于行业14.99倍和五年均值15.73倍 [8] 业绩预期 - 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从10.60美元上调至10.62美元,2026年从10.98美元上调至11.00美元 [10] - 第二季度每股收益预期从2.73美元上调至2.75美元(+0.73%),全年预期上调0.19% [11]
J&J's MedTech Segment Slowing Down: Will its Sales Recover in 2025?
ZACKS· 2025-06-26 22:41
公司业务结构 - 强生公司业务涵盖制药和医疗器械两大领域 其中医疗器械业务(MedTech)占公司总收入的36% [1] - MedTech业务产品覆盖骨科、外科手术、心血管和视力保健市场 [1] 业务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第一季度MedTech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 主要得益于新产品上市和商业执行 以及收购Shockwave和Abiomed的贡献 [2] - 预计2025年下半年业绩将优于上半年 因业务度过第一季度艰难对比期且新产品动能增强 [5] - 关税相关成本可能对MedTech业务利润造成压力 [5] 区域市场挑战 - 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市场面临持续压力 受中国带量采购(VBP)政策和反腐行动影响 [3] - 公司预计2025年中国业务不会改善 因VBP政策将扩大至更多省份和产品类别 [4] 行业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美敦力(心血管/神经科学/外科技术)、史赛克(外科/神经技术/骨科)、波士顿科学(心血管/内窥镜)和雅培(心血管/诊断/糖尿病护理) [6] - 在电生理学等细分领域面临竞争压力 如美国市场的PFA消融导管业务 [4] 财务与估值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7.1% 同期行业指数下跌0.4% [7] - 当前远期市盈率14.12倍 低于行业平均的14.92倍和公司五年均值15.74倍 [10] - 2025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维持在10.60美元 2026年预期从11.00美元微调至10.98美元 [12]
高盛:威高骨科_2025 年中国医疗保健企业日 —— 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26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年营收增长指引维持在10 - 15%不变,2025年上半年增长可能慢于全年,下半年有望反弹,医保检查影响有限,新产品带量采购实施进度慢于预期,营业利润预计与营收同步增长,有一次性收益 [2][6] - 新产品推进按计划进行,围手术期产品和预灌封注射器销售有望增长,自动注射笔是关键驱动力 [6][7] - 低值耗材带量采购后利润率稳定,持续进行海外扩张和并购,关注产能扩张和新产品类别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增长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增长可能慢于全年,下半年因基数有利和新产品贡献加速有望反弹,医保检查区域受限影响有限,2024年四季度报销控制使部分手术量推迟到2025年一季度,新产品带量采购实施进度慢于预期,营业利润预计与营收同步增长,有6 - 7亿元一次性收益 [6] 新产品情况 - 围手术期产品去年销售额3 - 4亿元,2025年目标8 - 10亿元,上半年表现好目标可实现,产品性价比高,注重带量采购后抢占市场份额 [6] - 制药包装中预灌封注射器销售额预计以两位数增长,销量增长15%抵消部分价格下降,自动注射笔是关键驱动力,去年产量约200万支,目前订单500万支,满产4000万支,平均售价15 - 20元,利润率与预灌封注射器相当 [7] 利润率、海外扩张和并购情况 - 低值耗材带量采购后运营利润率预计稳定在15 - 20%,通过成本控制和扩大经销商网络渗透低线城市医院 [7] - 海外扩张重点是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在建新厂,与当地经销商合作,中美关税影响可控,密切关注贸易谈判 [7] - 公司持续积极评估并购机会,2024年下半年以来尽职调查活动增加,关注现有产品产能扩张和围手术期等新产品类别 [7] 估值情况 - 基于SOTP(使用2027年退出市盈率对5个细分领域进行9%的折扣),目标价为7.3港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