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based procurement (VBP)

搜索文档
Will J&J's Q2 Results Reflect End of MedTech Issues & Higher Sales?
ZACKS· 2025-07-07 22:31
公司业务概况 - 强生医疗科技(MedTech)部门涵盖骨科、外科、心血管和眼科市场,占公司总收入的36% [1] - 新收购的心血管业务Abiomed和Shockwave以及新产品推动了第二季度增长 [2]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面临挑战,受带量采购(VBP)和反腐行动影响 [2] - 公司预计2025年中国业务不会改善,VBP政策将扩大至更多省份和产品 [2] 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美敦力(心血管/神经外科)、史赛克(骨科/脊柱)、波士顿科学(心血管/内窥镜)和雅培(心血管/糖尿病护理) [4][5] - 美敦力在心血管和神经外科领域占据优势,史赛克专注于骨科创新解决方案 [5] 财务表现 - 年内股价上涨9.7%,跑赢行业0.6%的涨幅 [6] - 当前市盈率14.43倍,低于行业14.99倍和五年均值15.73倍 [8] 业绩预期 - 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从10.60美元上调至10.62美元,2026年从10.98美元上调至11.00美元 [10] - 第二季度每股收益预期从2.73美元上调至2.75美元(+0.73%),全年预期上调0.19% [11]
高盛:华润医药-2025 年中国医疗企业日要点总结:上半年在诸多挑战中实现温和增长。
高盛· 2025-07-01 0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华润医药的评级为“中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润医药上半年增长疲软,管理层下调2025年同比两位数销售增长指引,待下半年复苏情况而定,现金收款仍面临压力 [1][2][3] 各部分总结 上半年增长情况 - 分销业务在行业环境挑战下增长疲软,全国医保基金紧张,行业未显示明显增长复苏信号 [2] - 制造业务上半年也面临压力,三九因2024年第二季度基数高且流感爆发后库存增加,增长可能放缓;博雅受白蛋白带量采购影响,血浆采集增长疲软;阿胶业务在第二季度表现正常,产品组合更多样化 [2] 现金收款情况 - 医院财务状况仍面临压力,部分带量采购产品收款加速,但其他非带量采购产品付款进一步延迟,公司采取积极措施管理现金周期,如降低应收账款核销高风险地区的优先级 [3] 价格目标及风险 - 12个月目标价为6.17港元,制造业务估值314亿港元,分销业务估值41亿港元 [4][7] - 上行风险包括设备分销增长强劲、并购潜在协同效应;下行风险包括制造子公司增长慢于预期、带量采购影响扩大、分销业务受行业复苏疲软影响增长低于预期 [7] 财务数据预测 |指标|2023年12月|2024年12月E|2025年12月E|2026年12月E| |----|----|----|----|----| |收入(百万港元)|244,703.9|257,673.3|271,459.8|292,984.3| |EBITDA(百万港元)|14,473.4|15,764.6|16,859.2|18,580.8| |每股收益(港元)|0.61|0.53|0.67|0.71| |市盈率(倍)|9.8|9.7|7.7|7.3| |市净率(倍)|0.8|0.7|0.6|0.6| |股息收益率(%)|2.3|3.0|3.2|3.4| |净债务/EBITDA(不含租赁,倍)|2.5|3.3|1.8|1.2| |CROCI(%)|26.8|32.0|12.5|14.9| |自由现金流收益率(%)|12.6|15.0|27.0|14.2| [8] 相关概念解释 - GS Factor Profile通过将关键属性与市场和行业同行比较,为股票提供投资背景,包括增长、财务回报、估值倍数和综合四个关键属性 [12] - M&A Rank通过定性和定量因素评估公司被收购的可能性,分为1 - 3级,1代表高概率(30% - 50%),2代表中等概率(15% - 30%),3代表低概率(0% - 15%) [14] - Quantum是高盛的专有数据库,可用于深入分析单个公司或比较不同行业和市场的公司 [15]
J&J's MedTech Segment Slowing Down: Will its Sales Recover in 2025?
ZACKS· 2025-06-26 22:41
公司业务结构 - 强生公司业务涵盖制药和医疗器械两大领域 其中医疗器械业务(MedTech)占公司总收入的36% [1] - MedTech业务产品覆盖骨科、外科手术、心血管和视力保健市场 [1] 业务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第一季度MedTech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 主要得益于新产品上市和商业执行 以及收购Shockwave和Abiomed的贡献 [2] - 预计2025年下半年业绩将优于上半年 因业务度过第一季度艰难对比期且新产品动能增强 [5] - 关税相关成本可能对MedTech业务利润造成压力 [5] 区域市场挑战 - 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市场面临持续压力 受中国带量采购(VBP)政策和反腐行动影响 [3] - 公司预计2025年中国业务不会改善 因VBP政策将扩大至更多省份和产品类别 [4] 行业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美敦力(心血管/神经科学/外科技术)、史赛克(外科/神经技术/骨科)、波士顿科学(心血管/内窥镜)和雅培(心血管/诊断/糖尿病护理) [6] - 在电生理学等细分领域面临竞争压力 如美国市场的PFA消融导管业务 [4] 财务与估值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7.1% 同期行业指数下跌0.4% [7] - 当前远期市盈率14.12倍 低于行业平均的14.92倍和公司五年均值15.74倍 [10] - 2025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维持在10.60美元 2026年预期从11.00美元微调至10.98美元 [12]
高盛:威高骨科_2025 年中国医疗保健企业日 —— 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26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年营收增长指引维持在10 - 15%不变,2025年上半年增长可能慢于全年,下半年有望反弹,医保检查影响有限,新产品带量采购实施进度慢于预期,营业利润预计与营收同步增长,有一次性收益 [2][6] - 新产品推进按计划进行,围手术期产品和预灌封注射器销售有望增长,自动注射笔是关键驱动力 [6][7] - 低值耗材带量采购后利润率稳定,持续进行海外扩张和并购,关注产能扩张和新产品类别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增长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增长可能慢于全年,下半年因基数有利和新产品贡献加速有望反弹,医保检查区域受限影响有限,2024年四季度报销控制使部分手术量推迟到2025年一季度,新产品带量采购实施进度慢于预期,营业利润预计与营收同步增长,有6 - 7亿元一次性收益 [6] 新产品情况 - 围手术期产品去年销售额3 - 4亿元,2025年目标8 - 10亿元,上半年表现好目标可实现,产品性价比高,注重带量采购后抢占市场份额 [6] - 制药包装中预灌封注射器销售额预计以两位数增长,销量增长15%抵消部分价格下降,自动注射笔是关键驱动力,去年产量约200万支,目前订单500万支,满产4000万支,平均售价15 - 20元,利润率与预灌封注射器相当 [7] 利润率、海外扩张和并购情况 - 低值耗材带量采购后运营利润率预计稳定在15 - 20%,通过成本控制和扩大经销商网络渗透低线城市医院 [7] - 海外扩张重点是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在建新厂,与当地经销商合作,中美关税影响可控,密切关注贸易谈判 [7] - 公司持续积极评估并购机会,2024年下半年以来尽职调查活动增加,关注现有产品产能扩张和围手术期等新产品类别 [7] 估值情况 - 基于SOTP(使用2027年退出市盈率对5个细分领域进行9%的折扣),目标价为7.3港元 [7]
摩根士丹利:中国医疗保健_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即将启动
摩根· 2025-06-25 2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Attractive”,表明分析师预计该行业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相对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具有吸引力 [6][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第11轮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VBP)即将到来,75种拟入选药品中有14种需进一步评估,包括5种仿制药获批适应症比原研药窄的药品和9种临床实践中被认为风险较高的药品 [2][9] - 华东医药有两种关键药品受影响,但均处于专利纠纷中,可能不在最终名单;其他制药公司的影响总体可控且在预期范围内 [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药品筛选标准 - 药品选择标准旨在平衡定价与临床实践考虑,对于仿制药获批适应症比原研药窄的药品,报告量可能限于常用获批适应症范围;对于临床实践中风险较高的仿制药,VBP量可能降低,部分仿制药品牌可能仅开给新患者 [2] 对制药公司的影响 - 华东医药的吲哚布芬和阿格列汀在2024年分别占其药品总销售额的16%和3%,华东医药拥有吲哚布芬的晶型专利,正与其他仿制药企业进行专利诉讼,阿格列汀曾进入第10轮VBP初步名单,后因专利纠纷被移除 [3][11] - 复星医药的阿伐曲泊帕占药品销售额的3%,复星是原研药的独家销售代理 [11] - 科伦药业有20种潜在受影响药品,其中沙库巴曲缬沙坦在中国有30 - 40亿人民币的市场,由原研企业诺华主导 [11] 需进一步评估的药品 - 5种仿制药获批适应症比原研药窄的药品包括达格列净、艾曲泊帕乙醇胺、阿伐曲泊帕、奥拉帕利、尼达尼布等 [2][4] - 9种临床实践中被认为风险较高的药品包括艾曲泊帕乙醇胺、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洛哌丁胺、拉莫三嗪、曲普瑞林等 [5][9]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对众多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公司给出了评级,如3SBio评级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评级为“U”,药明生物评级为“O”等,股票评级可能会发生变化 [67][69][71]
高盛:中国医疗保健_2025 年 5 月中国医院设备招标_同比增长延续,而药品集中采购冲击超声设备价格
高盛· 2025-06-11 10: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迈瑞医疗(Mindray)给予买入评级 [96] - 对联影医疗(United Imaging)给予买入评级 [9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医院采购活动明显恢复,5月主要医疗设备采购额同比增长91%,虽环比下降13%,但较2023年5月仍增长33%,预计6月同比仍将保持高增长,环比或转正 [1] - 超声设备因区域带量采购(VBP)导致平均销售价格(ASP)下降,约30%的年度采购量受VBP压力,预计对迈瑞医疗超声业务收入有3%的压力,但目前不担心CT等其他设备的VBP问题 [10] -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税对GE医疗影响不显著,其4、5月投标价值同比分别增长80%、47% [21] - 奥林巴斯计划在中国建立产能以应对中国公立医院招标中的本土偏好,自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公立医院采购活动反弹后,其与中国竞争对手澳华内镜的同比增长出现明显差异 [26] - 迈瑞医疗各细分市场同比增长稳健,预计到2025年第二季度将库存周转率恢复正常,公司有望凭借多个增长驱动因素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30][96] - 联影医疗管理层对2025年新一轮以旧换新计划的规模和进度表示乐观,但收入确认周期变长,预计中国市场份额将继续上升,经常性收入将随装机量增加而增长,具有显著的长期增长潜力 [27][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医疗设备采购数据 - 5月所有设备同比均呈正增长,DR、PET - CT、CT扫描仪、MRI、超声、DSA(IGT)、患者监护仪、内窥镜、LINAC同比分别增长236%、186%、109%、107%、103%、79%、52%、52%、18%;与4月相比,部分设备同比增速有变化,如CT扫描仪4月同比增长253%,5月为109% [42] - 中国主要医疗设备采购额5月同比增长91%,环比下降13%,考虑到2024年5月是因以旧换新计划延迟导致的低基数,与2023年5月相比仍增长33% [1] 超声设备价格情况 - 超声设备ASP因区域VBP下降,如海南县级医院医疗设备采购VBP中价格降幅高达70%,5月河南和新疆的VBP相关采购在总采购量中占比逐渐提高,导致超声ASP较2024年平均下降约20% [10] - 5月河南、新疆等地进行超声VBP,河南的超声ASP平均下降61%,新疆部分设备ASP也有大幅下降 [10][15] 公司相关情况 迈瑞医疗 - 患者监护仪和超声市场同比增长虽有所放缓但仍强劲,5月患者监护仪同比增长52%(4月为60%),超声同比增长103%(4月为65%) [30] - 预计到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三个细分市场的库存周转率将恢复正常,已在估算中考虑约3%的收入受VBP定价压力影响 [30]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医疗科技设备制造商,专注于患者监测系统、医学影像和体外诊断等多个领域,2024年55%的收入来自中国,有望凭借中国强大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国产替代趋势以及海外市场的增长潜力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96] 联影医疗 - 管理层对2025年新一轮以旧换新计划的规模和进度表示乐观,但因医院招标与实际安装时间存在差距,收入确认周期变长,2024年第四季度的招标数据可能在2025年第二季度才反映在公司收入中,预计2025年第二、三、四季度中国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40%、36.5% [27][29]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业务已拓展至全球75多个国家,随着中国医疗设备采购反弹和市场份额增加,服务相关收入占比将上升,毛利率有望改善,目前交易价格接近上市以来的中值市盈率,具有显著的长期增长潜力 [97][99] 投资建议及目标价格 迈瑞医疗 - 给予买入评级,关键催化剂包括采购活动恢复、医疗设备以旧换新计划更新和新产品推出 [96] - 12个月目标价格为300元人民币,基于两阶段DCF估值法 [100] 联影医疗 - 给予买入评级,关键催化剂包括未来中国医院月度采购数据和超声产品线的推出 [99] - 12个月目标价格为173元人民币,基于两阶段DCF估值法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