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ity walk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最潮的人,怎么都爱这个“菜古里”
36氪· 2025-06-13 19:24
城市更新与商业改造 - 北京南城菜市口区域的大吉巷完成改造,形成三层环形下沉式商业街区,融合四合院建筑与现代商铺,被称为"南里屯"或"菜古里"[1][8] - 改造保留康有为故居和《每周评论》报社旧址并改建为博物馆,同时引入咖啡店和艺术展厅,实现历史与现代融合[9] - 街区吸引大量客流,奶茶店、服装店等商铺人气旺盛,显著提升南城商业活力[1][8] 历史文化资源活化 - 大吉巷历史可追溯至元代,曾名"打劫巷",清末更名为"大吉巷",2016年启动拆迁改造后成为商业与古迹结合地标[8] - 法源寺作为千年古刹(始建于唐代),保留质朴氛围并举办"丁香诗会"等文化活动,周边形成非商业化游览区[16][21] - 绍兴会馆(鲁迅故居)及烂缦胡同等胡同保留历史风貌,同时新增咖啡店、手工艺品店等文艺业态[12][15] 文旅融合与消费场景 - 菜市口区域形成完整city walk路线:大吉巷→南半截胡同→烂缦胡同→法源寺→牛街美食街,覆盖历史、文化、美食多元体验[12][16][18] - 牛街作为回族聚居区,聚集聚宝源涮肉、白记年糕等清真老字号,日均客流量大,是南城核心美食目的地[16][17] - 商业改造引入网红打卡元素,如B1层全景拍摄点、艺术雕塑等,显著提升年轻客群到访率[1][8][22] 区域发展变迁 - 南城历史上因清代"旗民分治"政策形成平民区特征,商业基础深厚(同仁堂、全聚德等老字号发源于此),但近现代开发滞后于北城[4][6] - 当前改造通过"商业+文物"模式激活片区,如将刑场旧址转化为市民活动广场,扭转"不够洋气"的刻板印象[6][14] - 交通便利性提升(地铁4号线菜市口站直连商业区),推动南城从居住功能向文旅商业复合功能区转型[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