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ousing
icon
搜索文档
Green Brick: My Top Pick In The Housing Industry
Seeking Alpha· 2025-05-20 23:10
公司研究策略 - 公司使命是发掘高质量企业 这些企业具备长期可持续的双位数回报潜力[1] - 投资策略聚焦于识别具备强大竞争优势 处于增长市场 负债水平低 且由技能高超且利益一致的管理团队领导的企业[1] - 投资组合高度集中 仅包含10至15只精选证券 旨在通过长期价值创造实现超额收益[1] - 公司由经济学家Tomas Riba领导 其拥有20年投资经验[1] 投资理念 - 关注长期价值创造而非短期市场波动 优先考虑大格局而非最新动态[1]
楼市释放3大信号,专家预测,今明两年“降价潮”或继续?
搜狐财经· 2025-05-20 07:51
楼市降价潮与老破小市场动态 - 老破小房价跌幅显著 因房龄长、设施陈旧、无电梯、人车不分流等问题导致年轻人偏好下降 [2] - 老破小投资回报率吸引投资者 例如十几万总价房产月租金可达1000元 [3] - 大城市老破小销量持续上升 北京90平米以下二手房成交占比达66.3% 上海300万以内二手房占比60% 广州60平米以下老破小销量上涨 [4][5] 楼市三大下行信号 - **库存高位**:2023年新房待售面积6.7亿㎡→2024年7.5亿㎡→2025年3月达7.98亿㎡ 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超36个月 [7] - **人口趋势**:60岁以上人口占比22% 新生儿数量同比下降15% 城镇化率接近65%天花板 未来十年城镇新增人口年均不足1000万 [8][9][10] - **政策导向**:保障房加速推进(2025年计划新建3.6万套保障房+改造270万户老旧小区) 房产税试点下持有成本上升(如1000万房产年税4.2万) [11][12][14] 逆势增值的三类房产 - **核心城市核心地段**:一线城市土地开发率超85% 上海前滩南板块地铁1公里内次新房单价12万仍抢手 [15] - **高品质改善型住房**:符合绿色建筑等新标准的住宅逆势上涨(如杭州某小区房价涨6% 容积率4.5小区跌4.5%) [16] - **租赁型保障房**:广深计划五年收购10万套存量房 租金回报率3%-4% 高于银行理财收益 [17] 市场影响与策略 - 刚需家庭购房窗口期显现 可货比三家争取优惠 [19] - 投资者需警惕资产缩水风险 避免盲目跟风 [19]
李嘉诚预言说中了!我国手握“多套房”的家庭,或将注定4个结果
搜狐财经· 2025-05-19 17:57
手里捏着多套房的家庭,未来可能要面对的四个残酷现实。 这可不是我危言耸听,2025年的数据摆在这儿: 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连续两个月环比回升,2月突破200.6万套,同比虽下降11.6%,但环比增长 2.01%17; 三四线城市更惨,南阳这类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比2020年暴增210%,平均成交周期拉长到108天,几乎 成了"不能动的资产"。 更扎心的是,全国10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价同比下跌5.15%,一线城市环比跌0.24%,三四线同比跌幅甚 至达4.48%。 这些数据比李嘉诚当年说"中国房产过剩"时还要触目惊心,咱们今天就用2025年的最新数据,拆解多套 房家庭的四大困局。 更隐痛的是房屋老化,湖南衡阳一15年房龄的电梯房,换根钢丝绳每户摊8000元,而小区房价才4500 元/㎡,业主直呼"修电梯的钱够买1.7㎡房子"。 北京朝阳某高端小区,三套房的物业费一年吃掉15万租金,这还没算房贷利息和折旧损失。 第三个雷区是法拍房大爆发,割肉都难止损。 第一个逃不掉的结果——二手房根本卖不动,尤其是三四线。我团队扒了麟评研究院的数据, 2025年重点城市二手房去化周期从2023年的20个月以上降到18个月,看似好转 ...
房子腰斩脚脖子斩,网友却说:看完心理平衡了!
搜狐财经· 2025-05-19 11:30
房地产市场现状 - 2025年楼市出现普遍价格腰斩现象,部分房产价值从140万跌至48万,跌幅达66% [4] - 高杠杆购房者面临爆仓风险,部分业主从"房奴"变为"负翁" [4] - 物业费、房屋养老金等固定支出持续存在,加剧业主财务压力 [4] 市场行为分析 - 2019年及时出售房产的业主避免上百万损失,形成"逃顶教科书"案例 [3] - 持有老旧房产的业主面临加速贬值风险,二十年老房可能随时贬值 [3] - 市场出现明显分化:早出售者实现资产保全,晚出售者承受重大亏损 [3][4] 社会反应 - 购房者通过"比惨大会"形式寻求心理平衡,反映普遍焦虑情绪 [1][5] - 8岁儿童5万压岁钱案例引发对贫富差距的讨论,转移部分房价焦虑 [5] - 市场参与者从单纯关注房价转向综合考量社会财富分配问题 [5] 市场心理 - 购房者心态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保持心理平衡被视为应对下跌的关键 [5] - "跑得快"策略被市场验证为有效风险规避手段 [3][5] - 市场悲观情绪蔓延,部分参与者认为价格回升困难 [4]
澳洲年轻人买房真相:近1/4靠借钱付首付
搜狐财经· 2025-05-15 23:45
据RealEstate网站报道,最新的按揭研究揭示了许多购房者依赖他人资金的严峻现 实:将近四分之一的 Z世代和千禧一代购房者通过借款支付首付款。 (图片来源:RealEstate)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年轻购房者通过父母的现金赠与或政府补贴来协助支付首付, 特别是在Z世代中, 这种外部帮助成为主流的购房方式。 Mortgage Choice的调查指出,43岁以下的购房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家庭支持,而 不是单纯依靠自身储 蓄。 随着房价攀升和年轻购房者储蓄能力的局限,越来越多的年轻澳洲人不得不依赖来 自他人的经济支持 以进入房产市场。 "尤其是在房价高企的悉尼,首次购房者如果没有来自家庭的帮助几乎无法入市, 这些资金赠与的金额 从1万澳元到50万澳元不等。" 这项调查伴随着Finder.com.au的另一项研究,后者揭示了许多澳洲人不仅仅依靠 收入,而是依赖债务来 维持生活水平。 高昂的生活消费限制了他们的储蓄能力,也使他们背负债务。 Equifax的报告也显 示,超过一半的18至24岁澳洲人使用"先买后付"服务,这影响了他们的信用评分。 由于生活成本上涨和迅速增高的房价,首付款成为购房的主要障碍之一。 许多年轻 ...
澳洲Z世代买房:74%硬扛首付,29%偷偷借钱…
搜狐财经· 2025-05-15 09:41
购房资金来源 - 全澳房价持续创新高,但大多数澳洲人仍能依靠个人储蓄支付首付款,无需外界帮助 [1] - 74%的Z世代受访者通过个人储蓄支付首付,千禧一代为70%,X世代为69% [1] - Z世代是最有可能借款支付首付的年龄组,29%的受访者表示这是他们买房计划的一部分 [4] - Z世代22%从家人获得现金赠与支付首付,高于千禧一代(16%)和X世代(8%) [4] 购房市场动态 - 澳洲储备银行2月下调现金利率后,首次购房者活动在第一季度特别活跃 [3] - 截至3月的一年内,贷款数量增长5.6%,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2.3% [3] - 澳洲住房中位价在4月创下新高,上升0.2%至80.5万澳元 [4] - 悉尼、布里斯班和堪培拉为购房最昂贵首府城市,平均房价分别为111.8万澳元、88.2万澳元和82.2万澳元 [4] 购房政策使用 - Z世代更可能使用首次购房担保和首次购房养老存款金计划 [4]
LSEA Q1 Loss Wider Than Expectations, Revenues Up Y/Y, Stock Soars 60%
ZACKS· 2025-05-14 01:05
核心观点 - Landsea Homes Corporation (LSEA)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低于预期,调整后每股亏损5美分,超出预期的3美分亏损,而去年同期为每股收益10美分 [1][4] - 公司总收入为3.108亿美元,同比增长6%,但低于预期的3.2亿美元 [4] - 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飙升59.5%,主要受New Home Co收购消息刺激 [3][11] 业绩表现 - 房屋销售部门收入为2.994亿美元,同比增长2.3%,新房交付量643套,同比增长27.3%,但平均售价(ASP)下降19.5%至46.6万美元 [5] - 净新订单增长11.1%至679套,价值3.178亿美元,取消率从10%降至9% [6] - 未交付订单(backlog)为426套,同比下降39.3%,价值2.308亿美元 [6] - 房屋销售毛利率下降190个基点至13%,主要由于折扣增加、利息成本上升及收购库存的会计调整 [7] 业务板块 - 土地销售及其他部门收入飙升689.4%至1140万美元 [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控制或拥有的地块数量为10,516块,较2024年同期略有增加 [8] 财务状况 - 现金及等价物为3670万美元,较2024年底的5330万美元下降 [9] - 总债务为7.275亿美元,较2024年底略有上升,债务资本比从51.8%升至52.1% [9] 收购动态 - New Home Co将以每股11.30美元现金收购Landsea Homes,交易企业价值约12亿美元,较5月12日收盘价溢价61% [11] - 交易预计在2025年第三季度初完成 [12]
公积金贷款利率创新低 正助力阳谷居民实现安居梦想
齐鲁晚报网· 2025-05-09 16:2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张同建通讯员周琰 "政策来得太及时了!"正在聊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阳谷管理部办理购房手续的张先生算起细账:他 计划购置的婚房总价80万元,首付后需申请60万元公积金贷款,按20年等额本息计算,每月还款额将减 少约80元,一年累计节省近千元,"这笔钱够交半年物业费了!"作为支持住房消费的重要政策工具,此 次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犹如"及时雨"正助力更多居民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安居梦想。 据悉,最新调整的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已创下历史新低:5年以下(含5年)降至2.1%,5年以上利率 降至2.6%,二套房利率分别为2.525%和3.075%。政策执行方面,新增住房公积金贷款自5月8日起按新 利率执行,存量贷款则需将于2026年1月1日统一调整。 政策效应迅速显现。本地某楼盘销售负责人李女士透露,利率下调消息公布当天,项目到访客户量较平 日增加10%,刚需购房者签约意向显著提升。她表示,利率优势的扩大为当前楼市注入强心剂,正推动 市场向企稳回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公积金服务大厅咨询量激增,不少购房者正考虑通过"商转公"业 务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家庭负债结构。 "此次利率调整力度空前,首套房利 ...
催买房失效后,楼市或面临4个断崖式改变,无房人高兴了
搜狐财经· 2025-05-09 04:10
房地产市场现状 - 房地产市场呈现"冻结"状态,购房者集体"躺平",中介营销策略从"恐涨"转向"促销"但效果不佳 [1] - 2025年1-2月居民新增贷款547亿,仅为四年前同期的4%,较疫情前水平下降86% [3] - 2024年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30.6%,尽管全年调控政策出台超760次创纪录 [15] 购房者行为变化 - 房价下跌导致资产缩水案例频现:南京某房产从280万降至190万仍难成交,业主亏损近百万 [5] - 收入增速放缓(2024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速3.2%)与历史高房贷利率(峰值5.8%)形成剪刀差,抑制贷款意愿 [7] - 购房者转向观望,现金持有者反而获得相对优势,300万现金购买力相当于原500万房产 [14] 市场结构性剧变 二手房市场 - 全国二手房挂牌量达1.9亿套,重点城市库存高企:重庆34万套、武汉/西安/合肥各20万套、北京13万套 [9] - 广州番禺某小区房价从800万跌至500万仍无成交,业主陷入降价竞争 [10] 房产价值分化 - 深圳前海新盘秒光而周边二手房价跌30%,上海科技住宅热销与老破小滞销形成对比 [11] - 未来10%优质房产将占据90%市场流动性,剩余90%普通房产面临流动性枯竭风险 [11] 产品标准迭代 - 住建部新规将层高标准从2.8米提升至3米,导致老房子出现15%议价空间 [12][13] 保障房冲击 - 深圳计划建设50万套保障房(租金为市场价60%),住建部目标覆盖40%新市民 [14] - 2024年全国落地317万套保障房,为刚需提供"平替选项",分流商品房需求 [16] 人口与供需关系 - 2023年全国67城二手房价格下跌,存量房可容纳1.5亿人 [14] - 适龄购房人口从峰值2500万降至1500万,预计未来十年持续下降 [14]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些买了房子和没买房子的区别
搜狐财经· 2025-05-08 11:12
10多年前,如果你没有自己的一套房子,周围的人都看不起你,找不到对象,甚至是广告也在说:"丈母娘第一个给眼色你看。" 十多年前,铺天盖地的房子广告,告诉你,只要你买了房子,就等着升值,一套房子一年升值的价值等于你上几年的班。 回到老家,周围的朋友,不是讨论车子,就是讨论房子,唯独没有买房的你,独自坐在角落头闷不做声。 房价从2009年一直涨到2018年,很多人就在这段时间买了房子。你看着一路高涨的房子,再不买,这辈子可能买不起了,于是你咬咬牙,各种借钱贷款 的,终于把首付凑齐了,拿到房子的那一天,你终于是有房一族了。 可是开心的时刻是那么的短暂,每个月的房贷,让自己非常的不是滋味,毕竟才刚刚开始还房贷,未来还有30年的房贷之路要走,想想真实路漫漫啊,而 房贷的原因,自己的生活质量一下子下降了,虽然是这样,自己还能接受,然而你更没想到,2019年,房价开始跌了,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第一次听说房 价还会下跌的,然后再经历特殊的三年时间,很多人的工作都不保了,公司倒闭的倒闭,裁员的裁员,自己的工作岗位下个月不知道还在不在,可是每个 月都房贷一分不少的要交。 好不容易熬过去了三年,发现市场环境完全变了,很多行业直接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