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钢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首份科创板一季报出炉,西高院净利润同比增34%
新浪财经· 2025-04-10 23:00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科创板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释放积极信号,多家公司经营、研发成果显著,还有公司发布回购与增持计划彰显发展信心 [2][3][5][6] 分组1:科创板公司首份一季报情况 - 4月10日晚间西高院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是科创板首家披露2025年一季报的上市公司 [2] - 西高院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12.1%;归母净利润6297.4万元,同比增长12.1%;扣非归母净利润5832.56万元,同比增长34.6% [2] 分组2:多家公司经营喜报 - 和林微纳一季度营收同比增加112%并扭亏为盈,受益于客户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和销售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优势 [3] - 泰凌微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幅43%,净利润增幅894%左右并扭亏为盈 [3] - 广大特材一季度营业收入11.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加1504.79%,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向好和募投项目效益显现 [3][4] - 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等生物医药企业在多肽行业发展趋势下实现多肽原料药业务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净利润同比翻番 [4] 分组3:公司研发与经营进展 - 联影医疗披露2025年境内和主要境外市场医疗器械注册证情况,全球注册覆盖超80个国家和地区,产品累计获批超140款并在超85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5] - 国芯科技主动披露在RISC - V架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上取得重要进展,基于该架构多核CPU研发的超高性能云安全芯片新产品内部测试成功 [5] - 中船特气2025年一季度三氟甲磺酸系列产品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42.42%,有机硅行业新增客户数量涨幅30% [5] 分组4:公司回购与增持计划 - 2025年以来科创板累计新增披露回购计划33份,拟回购金额上限32.15亿元;新增披露增持计划9份,拟增持金额上限6.96亿元 [6] - 截至4月10日下午1时,科创板在途回购计划合计103份,金额上限106.37亿元,在途增持计划合计15份,金额上限18.75亿元 [6] - 4月以来道通科技、中无人机等拟以1亿元至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6] - 艾罗能源实控人拟以2000万元至3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晶升股份实控人4月10日晚宣布以1000万元到2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 [6]
永兴材料(002756) - 2025年4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07 18:58
业务协同与竞争力 - 锂电新能源与特钢新材料业务属制造业,在节能减耗等方面可互相借鉴促进 [2] - 碳酸锂业务与多家龙头企业合作,保持云母提锂行业领先;特钢业务不锈钢棒线材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前三,是不锈钢长材龙头 [2] 成本控制与市场应对 - 锂电新能源业务搭建全产业链,原材料成本稳定,各环节可控;工艺路线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联产副产品;借鉴特钢经验,有综合成本优势 [3] - 截至2024年,基础锂盐供给端供过于求,行业面临产能出清压力,公司将关注市场变化,调整销售策略,加大技术开发,强化成本管理 [4] - 应对锂价低迷,公司持续关注市场,调整销售策略,降本增效提质 [5] 市场扩展计划 - 锂电新能源业务优化销售模式,施行“终端龙头、优质正极、特色细分和期现结合”策略,建设共赢生态体系 [5] - 特钢新材料业务加大产品结构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力度,提高在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比重 [5] 其他业务问题 - 公司关注国内外锂资源 [6] - 积极开展锂渣环保化、无害化处置研发,已成为江西省首家产线冶炼渣鉴别为一般工业固废的企业 [6] - 政府补助来源于产业扶持资金、科技专项补助、增值税税收优惠等,无固定时间规律 [6] 研发与投入 - 2024年度研发投入33,418.9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14%,未来将持续进行工艺技术研发 [6] 股东与市值管理 - 股东久立特材为特钢新材料业务客户 [6] - 已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未来将进行市值管理 [7] - 2024年9月完成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股份1,138.17万股,成交金额5亿元;制定《市值管理制度》《“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每年分红 [8][9] 项目与业绩情况 - 一期0.2GWh/a超宽温区超长寿命锂离子电池项目2022年11月投产 [9] - 碳酸锂产能3万吨/年,一期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技改,建设期预计9个月 [9] - 目前生产经营正常 [9] - 2025年4月30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9]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以锂电新能源业务锂盐产能提升、特钢新材料业务产品转型升级等方向进行资本支出 [9] - 坚持“锂电新能源+特钢新材料”双主业战略,构建高质量、智能化、可持续新发展格局 [10]